60例心电图U波倒置临床观察分析

时间:2022-09-07 09:42:01

60例心电图U波倒置临床观察分析

【摘要】 目的:分析心电图中U波倒置现象的临床意义。方法:观测心电图时,运用的心电图机为9250-P型,描记方法为12导联,定标电压定为2 MV/25 MM,走纸速度定为25 mm/s;在检查时,记录心电图变化情况,根据相关标准鉴别U波倒置。结果:60例U波倒置患者当中,8例患有心肌病,所占比例为13.33%;4例患有肺心病,所占比例为6.67%;10例患有风心病,所占比例为16.67%;13例患有高血压病,所占比例为21.67%;其余25例患有冠心病,所占比例为41.67%。结论:U波倒置对于心血管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中,应重视观测U波倒置。

【关键词】 U波倒置; 心电图; 临床观察

临床治疗疾病时,通常需要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监测。心电图可以将心脏兴奋状态以及活动过程显示出来,因此在研究疾病病理以及心脏功能方面,可以发挥出非常大的作用;例如,可以用于分析心室功能、心房功能以及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等[1]。在心电图中,U波比较微小,在临床中容易被忽视。但是近年来,U波具体形态在诊断以及临床治疗当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大,因此要重视观测U波形态;其中U波倒置作为U波的一种特殊状态,应特别关注。本文分析了存在U波倒置现象的60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来源于本院在2010年-2012年所收治的60例患者,其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18~87岁,平均54.2岁。以上60例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之后,均确诊为U波倒置。

1.2 方法 在观测心电图时,运用的心电图机为9250-P型;描记方法为12导联,定标电压定为2 MV/25 mm,走纸速度定为25 mm/s。在检查时,如发现出现以下状况,则将其诊断为U波倒置。第一,当进行12导联检查时,所有导联U波均比等电位线低,且两者相差幅度在0.6 mm以上,P波以及T波与倒置 U 波不相重合。第二,如U波发生正向偏转后,出现U波倒置现象,则诊断为U波终末倒置;如U波发生正向偏转前,出现U波倒置现象,则诊断为U波起始倒置;如U波的波谷存在切迹现象,倒置范围较广,终末位置以及起始位置之间均出现了导致现象,则诊断为U波终末起始倒置。在检查过程中,记录患者的U波倒置情况,并分析基础疾病与U波倒置现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电图变化与U波倒置之间的关系。

2 结果

在60例U波倒置患者当中,8例患有心肌病,所占比例为13.33%;4例患有肺心病,所占比例为6.67%;10例患有风心病,所占比例为16.67%;13例患有高血压病,所占比例为21.67%;其余25例患有冠心病,所占比例为41.67%。可以发现,冠心病患者容易出现U波倒置现象,高血压病患者为其次。另外,当在心电检查中发现U波倒置时,通常会伴随其他改变,其中出现左室肥厚以及ST段-T段改变的概率较大。心电图变化与U波倒置发生情况:心电右室肥厚3例,发生率5.00%;心肌梗死7例,发生率11.67%;心电房性早搏4例,发生率6.67%;心电室性早搏11例,发生率18.33%;ST-T段改变16例,发生率26.67%;心电左室肥厚19例,发生率31.67%。

3 讨论

心电图检查已经成为临床判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心电图当中包括了各种不同的波,不同的波组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心动周期。一般情况下,完整的波组包括了U波、T波与QRS波群以及P波,以上每种波在心电图中所指代的含义并不相同。本文重点论述的U波倒置现象是正常U波的异形改变[2]。如果心电图当中的U波处于正常状态,则其具体特征为小而圆;U波一般在T波出现0.02~0.05 s后开始形成,从时间上来看,大致出现在心室的舒张期,即第二心音出现以后;从U波形成的方向来看,多数情况下T波方向与U波方向保持一致。从U波的幅度以及时限方面来看,正常状态下的U波幅度一般保持在0.6~2.3 mm,超过2.3 mm的U波较为少见;正常时限一般保持0.15~0.27 s。在进行肢体导联的过程中,出现U波的概率约为65%,而在胸导联的过程中,出现U波的概率约为98.4%,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为U波幅度以及高度均较小,通常会低于T波高度的二分之一以及低于幅度的十分之一。关于U波形成的原因,目前存在三种主流观点。第一种观点为,当心室壁处于舒张期时,出现伸展扩张效应,引起延迟除极现象,进而形成U波,一般称为反馈作用。第二种观点认为U波是心脏当中的心室心肌在正常活动时出现的复极波,如M细胞复极波、基底部复极波、室间隔复极波以及肌复极波等。第三种观点认为U波为一种系统性复极波。其中第一种观点已经得到了大多数医学研究者的认同[3]。

当心电图中的U波发生异常改变时,通常会出现以下四种异常形态,即U波消失形态、U波低平形态、U波倒置形态以及U波增高形态。当出现U波消失形态时,通常观察患者是否已经出现了心肌梗死症状;当出现U波增高形态时,则观察患者是否具有低血钾的特殊体质。当出现U波不断增大的情况,则要注意预防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现象;而U波倒置作为一种特殊的U波形态,在诊断部分心血管病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证实,U波倒置为正常U波变异形态,也是心脏出现病理改变或者是生理改变的一种特殊标志,可以作为诊断部分心脑疾病或者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参考指标[4]。以下因素可引发U波倒置现象:心室处于舒展期时,心肌伸展功能出现延长现象或者是不同步现象[5]。出现高血压病或者是冠心病,也会引发U波倒置,患有以上两种疾病之后,左心室的舒张功能就会不断降低,同时也容易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当左心室不断扩张以及左心室的容量不断增加时,便会造成心肌的舒张功能失去平衡,舒张期也会在前者的作用下出现不断延长的现象[6]。当出现不平衡以及延长的舒张期时,心肌也会相应的推迟开放二尖瓣的时间,从而也就延长了反馈机制的作用时间,在以上一系列因素的作用下,U波倒置现象得以形成[7]。

在本研究中,研究的60例患者均患有心脏器质性疾病。因此,在诊断患者是否已经出现心脏疾病时,可以将U波倒置现象作为一种临床观测指标,以便可以使诊断心脏疾病的准确性以及治疗心脏疾病的疗效得以提高。另外,在本研究中还发现,高血压病患者以及冠心病患者出现U波倒置现象的概率较高。对于高血压病患者而言,当血压不断升高时,其心电图当中出现的U波倒置现象就会变得越明显[8]。当血压得到控制之后,U波倒置现象便会逐渐消失,所以在临床评估患者预后状态以及治疗效果时,可以对患者U波状态进行观察,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9]。笔者在临床中还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心电U波所存在的倒置现象与冠心病患者心电U波所存在的倒置现象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一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时相性方面的不同。起始倒置为高血压病心电U波的主要表现形态,而终末倒置则为冠心病心电U波的主要表现形态;因此,以上两种疾病分别拥有不同的U波变异机制,在临床上应仔细鉴别。总之,对于冠心病还处于早期的患者而言,ST-T段不会出现明显改变,临床症状也相对不明显[10]。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观察U波形态的方法确诊疾病,当出现U波倒置时,提示心肌缺血现象的存在,有利于早期确诊冠心病,及时治疗,使疾病预后得到改善。另外,本研究还发现,U波倒置现象不仅会出现在高血压病以及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中,同样也会出现在心肌病与肺心病以及风心病患者的心电图中;另有研究发现,在甲亢患者、高血钾患者以及瓣膜病患者的心电图中,同样会出现U波倒置现象;对此,诊断疾病时,不能仅仅依据U波倒置,而应综合其他因素进行考虑,从而避免出现漏诊现象或者是误诊现象,致使病情被延误。

在心电图变化与U波倒置关系方面,本文发现左室肥厚患者出现U波倒置现象的概率较高。导致以上现象的原因可能为左室肥厚现象的出现会推动U环不断向右移动,并增加其向量,从而形成重型U环;同时,当U波倒置现象出现时,室壁运动状态便会出现相应的异常改变,从而加重收缩期当中心肌所承受的负担,使左心室的扩张幅度加大,对心脏功能的稳定性造成严重影响。另外,ST-T段改变也是U波出现异形改变的常见伴随症状,这提示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当心电图中的ST-T段发生改变时,应高度重视U波倒置。综上所述,U波倒置对于多种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断与临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及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高血压病以及冠心病的诊治,因此在对心电图进行观察的过程当中,应密切重视观察患者的U波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出现倒置现象,则应结合症状,准确诊断各种心脏疾病。

参考文献

[1]马淑英,王春兰,魏留臣,等.试论心电图U波改变在心血管病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09,13(2):233-234.

[2]董吁钢,梁宏,马虹,等.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时核素心梗面积与U波的关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1998,13(4):713-714.

[3]柯生发,过小敏,吴佳芬,等.216例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探讨[J].心电学杂志,1989,8(1):22-23.

[4]刘艳秋,张振刚,风以良,等.心电图U波倒置在高血压病、冠心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4,8(3):76-78.

[5]周青,王希章,高晓峰,等.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9):1142-1143.

[6]韩慧媛,董秀云.心电图ST-T异常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2):240-241.

[7]瞿琼华.体表心电图慢性ST-T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4):259-260.

[8]金鑫,李拥军.心电图QRS波形态与心血管事件[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0,37(1):18-20.

[9]郭红霞,黄荣.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5):570.

[10]王光勇.U波心电图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7):123-125.

(收稿日期:2013-04-23) (本文编辑:欧丽)

上一篇:血清PCT和CRP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下一篇:对侧辅助切口结合岛状软骨瓣的改良鼻中隔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