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树木更要见森林

时间:2022-09-07 04:44:43

见树木更要见森林

一、 设计思想

在习题讲评教学中,指出典型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完成订正,进一步设计一系列变式训练,起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是教师通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但仅此只是“照方抓药”,停留在“只见树木”的传统教学的层面上。能否在此基础上,充分挖掘“错误”资源和试题的情境资源,进一步引申拓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从而达到“更见森林”的目的呢?鉴于以上思考,尝试对有关定量测定计算练习的纠错和讲评,帮助学生明辨实验原理,启发学生进行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和探究,引导学生在实验矛盾中认识矛盾、解决矛盾。通过对比认识反应体系的差异,让学生由实验的认识到理论的认识,再指导实验的认识;由定性的认识到定量的认识,再深化定性的认识;由个别的认识到一般的认识,再形成系统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评议学生在进行高考题有关测定Na2CO3样品中Na2CO3和NaHCO3含量计算时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设计多种测定Na2CO3样品中NaHCO3含量的实验方案。认识定量测定实验的一般规律,指导运用规律解决一系列相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教师启发讨论,学生合作探究,采取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分层推进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和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学风。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新学习方式。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在已有认识和纠错的矛盾中实现认知的突破,分享实验探究的乐趣。

三、主要教学过程

2005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第28题第(4)小题:

测试纯碱产品中NaHCO3 含量的方法是:准确称取纯碱样品mg,放入锥形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加1~2滴酚酞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到无色(指示CO32-+H+=HCO3-反应的终点),所用HCl溶液的体积为v1mL,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变橙,所用HCl溶液总体积为v2 mL。写出纯碱样品中NaH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NaHCO3%= 。

答案:■×100%。

学生的错解多为:

(1) ■×100%。

(2)■×100%。

(3) ■×100%。

诊断:错解(1)将总体积v2当成了后滴加的体积;错解(2)(3)将样品当成了只含有Na2CO3和NaHCO3。

(一)引发思考,发现问题

教师启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依题意,能否判断样品中除Na2CO3和NaHCO3外,还有其他杂质?

2. 若不含有其他杂质,本实验可进行哪些简化和去除哪些多余的条件?

3. 若有其他杂质,是否会对本实验产生影响?

4. 若其他杂质存在会影响本实验的测定,你认为应补充怎样的说明才使此高考题更科学严谨?

(二)共同探讨,明辨是非

学生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形成以下共识。

1. 题目中未说明是否含有其他杂质,如没有其他杂质,称取样品mg,只要用甲基橙或酚酞一种指示剂进行一次滴定就可求出ω(NaHCO3)。若用两种指示剂两次滴定,则不需称样品的质量就可得出结果。因此,从该实验的设计原理来看,应含有其他杂质。

2. 若含有能与酸起反应的其他杂质,则本实验不能计算最终结果。该题对杂质未加任何说明,不够严谨,应加上“含有不与酸起反应的其他杂质”的说明。

(三)变式训练,激活思维

根据以上分析和上题的错解情况,设计如下变式训练,以激活思维、加深理解。

训练1 某Na2CO3样品中只含有NaHCO3杂质,溶于水后滴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所用HCl的体积为v1mL,再加1~2滴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又用了HCl溶液的体积为v2mL。求ω(NaHCO3)。

ω(NaHCO3)=■×100%。

训练2 某Na2CO3样品中只含有NaHCO3杂质,取一定量的样品溶于水,若滴入酚酞指示剂,用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1mL;若滴入甲基橙指示剂,用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2mL。求ω(NaHCO3)。

ω(NaHCO3)=■×100%。

训练3 某Na2CO3样品中只含有NaHCO3杂质,称取mg样品溶于水,滴加酚酞指示剂1~2滴,滴加c(mol/L)的HCl溶液vmL刚好反应完全。求ω(NaHCO3)。

ω(NaHCO3)=■×100%。

训练4 将上题中的酚酞换成甲基橙,写出求解n(Na2CO3)和n(NaHCO3)的方程组。

2n(Na2CO3)+ n(NaHCO3)= ■

106 n(Na2CO3)+84 n(NaHCO3)= m。

训练5 某Na2CO3样品中除含有NaHCO3杂质外,还含有不与酸反应的不溶性杂质。现称取样品mg,溶于水后滴加酚酞指示剂,用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的体积为v1mL;再加入甲基橙指示剂,继续用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的总体积为v2mL。求不溶性杂质的质量分数。

ω(杂质)=■×100%。

(四)拓展延伸,培养能力

以上的教学过程,达到了纠正错误、举一反三、提升计算能力的目的,同时从根本上理解了此定量测定的原理。把握时机,趁热打铁,尝试将以上定量计算拓展为定量测定的探究性实验,引导学生探讨以下课题。

课题1 某Na2CO3样品中只含有NaHCO3杂质,试设计实验方案测定ω(NaHCO3)。

学生经过分组讨论,比较各种方案并整理后列出,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将样品溶于水,加双指示剂滴加HCl溶液来测定,用c、v1、v2来计算。

(2)将m1g样品充分加热,冷却后称量固体质量为m2g,用m1、m2计算。

(3)称取m1g样品,加入足量盐酸,充分反应后,加热蒸干灼烧,冷却后称重为m2g,用m1、m2计算。

(4)称取mg样品,溶于水,滴加酚酞指示剂或甲基橙指示剂,用c(mol/L)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HCl溶液vmL,用m、c、v来计算。

(5)称取m1g样品,溶于水,滴加足量CaCl2或Ca(OH)2溶液,将生成的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为m2g,用m1、m2计算。

(6)称取mg样品与足量稀H2SO4反应,设法测出生成CO2的体积vL,用m、v计算。

(7)称取m1g样品与足量稀H2SO4反应,设法测出生成CO2的质量为 m2g,用m1、m2计算。

(8)烧瓶中加入m1g样品,漏斗中加入足量稀H2SO4,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为m2g,打开漏斗活塞,使之充分反应并冷却后,再称量整个装置的质量为m3g,则(m2-m3)约为生成CO2的质量,进而可算出结果。

课题2 某Na2CO3样品中除含有NaHCO3外,还含有不与酸反应且受热不分解的不溶性杂质,试设计实验方案测定ω(NaHCO3)。

(1)称取mg样品,溶于水,加双指示剂滴加HCl溶液来测定。

(2)样品溶于水,过滤、洗涤、烘干,称出所得不溶固体的质量,再将洗涤液并入滤液,加双指示剂滴加HCl溶液来测定滤液中的Na2CO3和NaHCO3的量。

(3)称取各为m1g的等质量的两份样品,一份溶于水后过滤、洗涤、烘干,称出所得固体杂质的质量为m2g,(m1-m2)即为Na2CO3和NaHCO3的总质量。另一份样品按照课题1中的八种方案去做,都可计算出结果。

通过以上多种实验方案的设计,学生的实验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使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五)类比迁移,扩展成果

通过以上探究性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测定一般混合物中物质纯度的原理和方法,再提供一些针对性的思考题,让他们进行类比迁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起到巩固所学知识、扩展成果的目的。

1. 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以下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

(1)NaOH中混有Na2CO3。

(2)Na2SO3中混有Na2SO4。

(3)Na2O中混有Na2O2。

(4)Mg、Al合金。

(5)Fe中混有Fe2O。

(6)铝热剂(Al粉、Fe2O3)。

2. 确定混合物的组成(由定量测定深化定性分析)。

(1)一定量Na2O2与足量SO2反应后,产物中有Na2SO3和Na2SO4(根据Na2O2的质量和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即可确定)。

(2)确定Na2CO3样品中或混有NaOH或混有NaHCO3或不混有这两种物质(根据Na2CO3样品的质量和充分加热、冷却后固体的质量即可确定)。

(3)设计实验方案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判断反应的原理或历程。

一定量Na2O2与足量NO2反应。

假设一:Na2O2+2NO2=2NaNO2+O2。

假设二:Na2O2 +2NO2=2NaNO3。(根据Na2O2的质量和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即可确定)。

四、教学反思

1. 摒弃题海战术,分析学生的典型错误,设计变式训练,可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师从学生的反馈中发现问题,敏锐地捕捉这一“鲜活”资源,再引领学生去思考、去发现,能更好的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养成严谨的学风和缜密的思维习惯,培养敢于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优化学习方法和习惯。

3. 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已获得的经验,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创新能力和学习兴趣。

4. 探究的收获、规律的形成,应及时推广、应用,起到复习巩固已知,指导探究未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与学真正达到“见树木更要见森林”的境界。

上一篇:心脏是否有病的自我检查法 下一篇:自闭症:教育训练是最好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