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微博 第3期

时间:2022-09-07 04:27:59

市人大代表杨成长:

上海2012年发展的新机遇包括增值税改革等。增值税改革促进了服务业的分工、分化和专业化,又促进了服务业的联合,建议加大制度设计和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力度,用足、用好政策。

市人大代表薛建民:

去年财政超收300多亿但发国债71亿,在财政不缺钱的情况下,发这么多国债是否有必要?值得深入研究。因为发国债是要付息的。

市人大代表黄亚君:

建议进一步提高公证行业的服务水平,降低公证收费,尤其要降低遗产(主要指房产)的公证收费,更好地服务广大群众。

市人大代表常宏:

目前我国制定的货币经纪准入资格只适用于合资企业,将国内民资(独资)都排斥在外。建议重视货币市场特别是票据交易市场建设,希望上海能向国家呼吁政策法规支持,为进一步发展票据交易市场创造条件。

市人大代表罗怀臻:

近年来上海在发展文化方面比较注重外部建设,对内容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口惠”较多、“实惠”较少。建议重视对文化内容建设,防止社区文化中心“空壳化”;加大人才引进、破解人才引进瓶颈,尤其多引进、扶持青年人才,使上海的城市精神保持年轻活力;要加大对文化的资金投入,进一步激发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市人大代表曹宏斌:

北京为企业招收非本地学生提供户籍名额,上海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人才缺乏问题,建议进一步放宽户口政策;在培养人才方面把央企纳入管理范围,使央企和本市国企真正融合,实现资源整合、共同发展。另外,大学专业的设置和企业需求要进一步匹配。

市人大代表柏万青:

在外来人口管理上,目前存在多头管理、管理混乱现象,容易导致上海人和外地人的冲突。建议允许区级商会在上海注册,充分发挥商会在外来人员帮教方面的作用。

市人大代表金缨:

在现有土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在对本市保障性住房的刚性需求予以确认的基础上,要客观、科学地设定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指标,侧重解决本土居住的困难人群,以符合政府财力和本市要素资源的承受力。

市人大代表傅舒昆:

上海应建立的是城市安全运行体系而不仅仅是应急管理体系。城市安全运行体系应包括:对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行业进行梳理,建立各行业的安全规章,同时培养安全文化;对特殊行业加大投入力度,对从业人员采取定期强制体检等措施;建立包括公安、交通等在内的多行业应急管理联合制度,早预防、早发现、早制止。

市人大代表王其芬:

在城市供气用气方面,建议加快推进旧燃气管网改造。目前上海部分燃气管道已经老化,存在安全隐患,易引发重特大事故。由于旧管网主要集中分布在市中心人员密集地区,实施改造难度较大,因此建议市、区相关部门在确保施工安全、尽量减少施工扰民的前提下,就旧管网改造制定个性化方案,开辟审批“绿色通道”。

市人大代表徐雪峰:

着力打造不损害市民健康的环境质量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之一。建议进一步重视机动车辆控制,大力提倡公共交通,有序推进公共自行车慢行交通;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各个自来水厂出水质量的全面监测,加大监测频率;及时对土壤状况进行普查,重点对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进行监测、监控和治理。

市人大代表赵慈文:

根据国家建设部规定,黄浦江水源保护地的取水水源必须在2012年7月前进行深度处理,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新的水质标准。希望市政府在对金山供水管网建设进行财力支持的基础上,对金山水质深度处理工程也能给予政策倾斜和财力支持。

市人大代表于颖彦:

政府在医疗科研方面的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目前的研发和实验经费仅占政府财政的3%,另外应明确这其中用于临床医学方面的费用。比如说食用盐中是否一定要加碘?现在甲状腺结节现象较为普遍,建议加大投入、做一个大型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市人大代表江君芬:

医改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药品目录由原来的1000多种减少到现在的600多种,病人配部分常用药品只能到二级或三级医院,看病更麻烦也更贵了。希望能完善医改相关政策,使基本药品目录的配置向社区医院倾斜,让社区居民得到更多实惠。

市人大代表陈晓玲: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实行收支两条线,收入归财政,以收定支,导致社区卫生中心仍会通过增加收入获得更高的支出额度,建议逐步推行全额拨款。另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存在较多非编人员,其中一部分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由于绩效工资政策未覆盖到这部分人员,造成人心不稳,建议相关政策予以考虑。

市人大代表丁明:

中国是世界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达到一个亿以上的国家,面对养老压力,建议上海尽早出台老年护理保险制度,落实老年护理单位的财政补助专项经费,使老年护理工作的资金来源有保障。

上一篇:市管理立法:求新求善 下一篇:嘉定:全年监督助创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