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产褥期妇女心理特点和健康指导

时间:2022-09-07 03:54:55

浅析产褥期妇女心理特点和健康指导

摘要:对产褥期妇女进行正确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其在心理和生理上很好地应对产褥期发生的压力事件,促进和维持了产妇的身心状态,使其顺利度过产褥期。提高了生活质量,促进了母婴健康及家庭的和谐。

关键词:产褥期妇女;心理护理;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00-02

产褥期是指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需6周。此期,伴随着新生儿的出生,产妇及家庭经历心理和社会的适应过程,是产妇心理恢复的一个关键时期。现将产褥期妇女的心理特点与护理对策讨论如下:

1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特点

1.1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确立家长与孩子的关系和承担母亲角色的责任两方面。其过程一般经历3期:依赖期、依赖-独立期、独立期[1]。

1.2 依赖期一般指产后前3天,此期产妇的很多需要是通过别人来满足。产妇多表现为用言语来表达对孩子的关心,较多地谈论自己的分娩感受。在依赖期,丈夫及家人的关心帮助,医务人员的关心指导极为重要。

1.3 依赖-独立期是指产后3~14天,这一时期产妇关注重心开始从自己转移到新生儿身上,由于分娩后产妇感情脆弱,太多的母亲责任感,害怕照顾不好新生儿,是产后抑郁的高发期。加倍地关心产妇并提供婴儿喂养和护理知识,耐心指导并帮助产妇护理和喂养孩子,提高产妇的自信心和自尊感。

1.4 独立期是指产后两周至1个月。此期,多数产妇已适应新家庭的运作,接受母亲的角色。这时,产妇及丈夫往往会承受诸多矛盾和压力。

2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对策

2.1 一般护理。

2.1.1 环境。应给产褥期妇女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室内应有良好的通风透光使空气清新。天气暖和时应常开窗换气,即使天冷,也应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10分钟左右。床面的整洁、平坦、舒适有利于产妇良好的休息。

2.1.2 休息。产褥期妇女应合理加强休息。由于分娩时体力的极度消耗及产后机体的恢复,加强产后休息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产后第一天应卧床休息,以恢复体力,2-3天后可下床稍作轻微活动。卧床休息时应改变,不应过久保持一种睡姿,最好不看书、读报,以防影响视力。

2.1.3 饮食。产妇分娩后,消耗大量的体能,需要补充营养以恢复体能。最初1-2日可酌情进食流食或半流食,以后可进普通饮食。忌多食,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在恢复期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少刺激的食物。保证食物的多样化,以利于摄取全面营养。同时,泌乳及乳汁质量与母体营养状况有直接关系,故乳母应增加汤类。如鸡汤、鱼汤、红枣、小米粥等,避免生冷食物及茶和咖啡类刺激性饮料。

2.1.4 活动。产褥期妇女适当的早期活动能促进子宫复旧,使产妇保持健康及尽早恢复体形。产妇分娩次日可在床上翻身,半坐式与卧式交替休息。产后2周可以做膝胸卧位以预防或纠正子宫后倾。积极做产褥期保健操,根据个人情况运动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循序渐进练习。由于松弛的盆底组织尚未恢复,产褥期妇女不宜久立,少做蹲位,避免过重体力劳动,防止阴道壁胀出[2]。

2.2 家属支持。家属特别是丈夫应对妻子给予安慰和支持,尽最大努力关心体贴产妇,主动分担家务,照顾婴儿和产妇。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增强产妇适应角色的信心。

2.3 健康教育。

2.3.1 心理知识指导。安静的环境,舒适的,拥抱新生儿,享受做母亲的喜悦,家属的呵护照顾,倾听鼓励使产妇心理愉悦。产褥期妇女应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增强照顾新生儿的信心。在思想上不应过分焦虑和担忧如何照顾新生儿。也不应逃避承担照顾新生儿的义务。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来迎接自己母亲角色的到来。

2.3.2 育婴知识指导。提倡母乳喂养,普及母乳喂养的好处。产后应尽早哺乳,实行母婴同室按需喂哺。指导产妇正确的喂奶姿势,以减轻劳累。学会观察和判断婴儿吸乳是否正确。双侧交替喂乳,喂乳后将婴儿抱立起轻拍其背部。以排出胃内气体,婴儿应右侧卧位,防止吐奶。注意卫生,哺乳前湿热敷和3-5分钟,同时按摩,挤出少量乳汁使变软后再让孩子含吸,以减轻胀痛和皲裂[3]。

2.3.3 计划生育知识指导。产褥期内禁忌。产后不哺乳者一般在4-8周月经复潮。产后哺乳者,月经推迟或哺乳期不来潮,也有个别妇女按时来潮的应于产后42日起采取避孕措施。一般以工具避孕为宜,不可选用药物避孕。

3 结论

对产褥期妇女进行正确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其在心理和生理上很好地应对产褥期发生的压力事件,促进和维持了产妇的身心状态,使其顺利度过产褥期。提高了生活质量,促进了母婴健康及家庭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郑修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34

[2] 梁桂芳.护理干预在产褥期妇女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35-36

[3] 龙秀红,叶萍.个性化健康教育提高社区产褥期妇女盆底肌锻炼的依从性[J].广西医学,2011,33(1): 118-119.

上一篇:被试官兵心理状况测试分析 下一篇:7768例儿童预防接种的系统性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