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分析

时间:2022-09-07 03:46:50

桥梁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分析

摘 要:以?项目为例,对此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据此探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桥梁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桥梁施工;成本控制;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167-02

一、项目概况

?项目桥跨结构采用多跨预应力砂箱形连续梁,主壤为2500钻孔灌注披基础,桩长110m,边壤为2500钢管桩基础。主壤承台尺寸较大,采用钢套箱整体吊装施工。墩身为空心薄壁墩,采用现烧工艺。箱梁为变高度单箱单室截面。主梁轮为C55级,采用挂篮悬臂筑施工。

?项目的主要特点:(1)工程规模大、作业流动性大。本项目标段全长1 230m,工程规模较大。各种施工机械设施、材料、施工人员都必须围绕这个固定的产品随着工程的进展,上下左右不停的流动。所有设备、材料、人员和供给物品都必须通过船舶运输到位,无形中给施工增加了不安全因素。(2)自然条件差、有效施工作业天数少。(3)手工作业多且强度大,设施设备多且管理难。(4)人员及其素质不稳定。(5)施工组织难度大。本标段工程量大,施工作业面分散,水上作业船舶多,且受自然条件限制、有效作业天数少,施工组织难度很大。人员、设备、材料等进场均依靠海上运输,施工组织难度加大,必须精心有序的组织安排施工,统一合理的配置资源,同时要运用先进成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过程的科学控制才能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6)施工涉及面广、综合性强。

二、项目成本控制的现状

?项目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明细内容。

以下是?项目2005年底至2009年底施工期间每一年度的成本费用构成情况:

在?项目施工期间成本控制过程中,不可预料因素较多,投标报价时对海上施工考虑不充分,同时工期十分紧张等,人工、材料、船机设备等施工成本大幅增加,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人工消耗大,劳务分包单价较高。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技术难度大,海上施工经验缺乏等使作业时间相对延长,人工劳动效率相对低,人工费用相对增加。(2)材料投入大,海上运输和存储费用增加。(3)机械设备配置多,性能要求高,机械费用高。作业面分散、平行施工使得租赁或购买大量船机设备数量,以满足施工需要。

三、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施工过程中成本要素控制力度不够

在人工成本的控制上,由于存在人情和关系用工的情况,导致有些人员被安排在专业并不对口的岗位,在工作过程中并不能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并不能为成本降低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而且有些岗位在设置以后,存在一岗多人的现象,存在明显的窝工等人力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超过实际需求。

(二)成本管理的组织结构不协调

?项目分包模式采取的是包工不包料,容易造成材料实际用量成本远超设计用量成本;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分包工程量存在重复计算的现象,导致账面成本存在超支的假象;分包开始时没有招投标过程,分包单价也不合理,分包单位没有资质,由于管理不善会出现严重后果;分包单位过多,导致工程量难以合理划分,管理一片混乱,分包单位又以本项目名义对外签订合同,致使项目部承担额外的施工成本。分包单位只考虑自身的施工管理,而忽视整体项目的协调,这是常见的分包管理漏洞。

(三)缺乏质量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项目强调工程质量,而忽视工程成本,造成工程质量虽然大有提高,但是为提高工程质量而增加了大量的质量成本。例如出现过断桩、补桩、基桩下沉、桥填偏移、混凝土超灌、钢筋材料检测不过关,路面压实度不够,预制梁表面蜂窝面等质量问题,造成返工、修复、延长工期甚至变更设计的恶劣后果,导致成本严重超支,增加了不必要的额外成本。试桩增加费用380万元;基桩桩底压装增加420万元;壤身设计图数量较原招标图数量增加140万元等。

四、桥梁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改进策略

(一)技术措施

技术措施是在一定时期内为改进生产技术和完善生产管理而制定的方案及其实施方法。要使得管理中的技术问题得以解决,技术措施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应用与成本目标的纠偏意义重要。首先,在施工前,要认真审核图纸,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按图施工;其次,对技术措施进行应用,制定技术先进且经济合理的方案,再通过可行性分析对技术方案进行论证,这中间需要考虑的有规模、复杂程度、现场条件、装备情况、人员素质等因素,采用高效的工艺,创新的技术、新材料等,来实现最短工期、最高质量、最低的成本。

(二)加强施工项目的质量成本控制

1.强化项目部工程质量意识

首先要加强项目部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工作质量培训。其次是成立专门的质量控制部门,并作为独立体系单独运营,负责整个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最后要在项目成本考核体系中加入分部质量指标,各个工作中心的已完工作质量直接与挣值计量挂钩,并赋予权重,从而充分调动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工程质量控制的积极性,强化项目部的工程质量意识。

2.避免返工、停工损失

施工项目的返工、停工会对项目成本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重复的人工和材料投入不仅会加大施工项目的直接费用,而且会给施工企业带来项目质量风险,甚至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避免返工、停工损失首先要结合项目施工特征、工程造价、自然环境、施工图纸制定合理的、经济的、可行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项目部管理人员同时要与业主、设计单位、施工队就施工图纸和方案充分交流意见,综合考虑后确定施工计划。

3.降低质量过剩支出

保证工程质量并不意味着牺牲项目的成本和进度指标,而是在项目质量标准的严格约束下,尽量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特别是降低质量过剩支出。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各分部分项工程、各施工队和班组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预算定额和企业内部定额组织施工作业,确保各项人工、材料、机械消耗在定额水平之内,从而使已完成工作量符合成本、进度、质量三重标准。

(三)组织措施

明确项目参与各方的成本责任,加强施工管理,在支出水平基本稳定和合理的情况下,精简管理机构,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成本控制目标体系,完善成本控制的各类工作制度,健全成本控制组织系统。根据生产结构、施工进度及合同等进行任务分解,确定分级的成本目标,在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划分清晰的情况下,实施成本控制,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管理费。项目经理应按规定组织员工成本控制学习,提高其成本控制意识,更充分发挥项目参建员工节约项目成本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创立先进的、专业的教育系统,把成本控制教育深入到每个员工的心中,贯穿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去。

五、结束语

施工企业必须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施工企业必须综合考虑技术、进度、质量、组织等因素的影响,期望最终确立项目成本控制的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1] 张雪芹,任宏,陈赞炯,胥维桃.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3).

[2] 俞文青.施工企业成本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3] 孙慧.项目成本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3.

上一篇: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生成性教学探究 下一篇:放松才是真爱 零利率或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