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构建

时间:2022-09-11 12:21:10

论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构建

摘 要: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在充分论证“构建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的路径,为“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军民融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9-0125-02

随着当代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国防经济和民用经济、军用技术和民用技术的结合面越来越广、融合度越来越深。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而中国长期封闭、垄断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如何构建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武器装备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

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在军队建设和武器装备发展上也越来越重视使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强调“横向技术一体化”,重视信息技术的联通性和融合性,将分布在陆、海、空、天的各种侦察探测系统、指挥控制系统、打击武器系统与作战力量、保障力量无缝隙地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武器装备性能日趋复杂化,制造链条延长,涉及环节增多,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成为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推进武器装备领域的军民融合是降低武器装备系统复杂性的有效办法,也是实现“大规模定制”的最好方法。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推进军民融合,可以迅速调动全社会范围内的生产要素和资源,充分发挥各模块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的核心能力,实现武器装备的并行研制,缩短研制时间,有效满足军事需求。

2.武器装备的多样化要求越来越强

军事任务的多样性决定了武器装备需求的多样性,进而形成了多样化的武器装备体系。即使是同一性质的武器装备,由于作战样式、作战时间和作战地点的不确定性,同样呈现出个性化的需求特点。如果沿用传统的做法,靠大批量生产同一种武器装备,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推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军民融合,可以通过借鉴民营企业网络化模块组织模式,及时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武器装备需求。

3.武器装备对地方保障力量的依赖越来越大

随着武器装备科技含量的不断增大,装备的维修越来越复杂,传统的维修技术和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装备保障的需求。充分利用地方的经济、科技和人力资源,走军民结合的装备保障路子,是信息化条件下装备保障的客观要求。一方面,武器装备系统的通用部分和通用装备的保障,完全可以由社会中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另一方面,武器装备技术的复杂性,也迫切需要地方保障力量的支持和配合。

4.武器装备的研制费用越来越高

军事高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武器装备的技术含量,武器装备日益呈现出信息化、智能化、一体化的趋势。与此同时,武器装备的研制成本也越来越高。高性能、高指标、高标准必然带来高风险、高难度和高投入。武器装备研制过程中,由于技术含量过高,现实水平难以达到,这会导致高昂的研制成本。推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军民融合,可以实现武器装备的批量定制生产,有利于降低研制成本,提高武器装备生产的效费比。同时,还有利于简化了操作使用和后勤保障程序,缩短了维护和修复的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了武器装备的维护成本。

5.武器装备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现代武器装备的寿命周期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物质磨损速度和精神磨损速度。新式武器装备大多精致耐用,其物质磨损比较缓慢。然而,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争先恐后地将最先进的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导致武器装备的精神磨损大大加快。创新性技术的不断采用使国防产品迅速淘汰,甚至以崭新的实物形态进入退役阶段,造成凝结在国防产品上的技术开发成本被浪费掉。由此,武器装备的寿命周期也随之大大缩短。例如,按照传统的舰船建造程序,武器系统往往先于舰体设计,而且建成后很难改装。由于舰船的研制周期通常达到十年左右,而舰上武器系统特别是电子武器系统的更新周期不到十年。这就意味着,如果按传统的建造方法,一艘新舰刚服役,舰上的武器系统就已经落后了。推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军民融合,可以有效整合现有的优势资源,延长武器装备的寿命周期。例如,可以将武器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即将拥有同一功能、与系统相关的部件做成一个个标准功能模块,这样武器系统就无需先于舰体设计,可以同步建造、同步安装,而且可以随时更换,始终保持性能的先进性。

二、构建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政策措施

1.调整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所有制结构,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开展奠定合理的主体结构

军民融合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所有制结构,是一种“多种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1]。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是构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主体结构的基础。长期以来,中国构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实行的是单一的国有制,实现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军民融合,需要突破两道界限。一方面,要突破军工系统的界限,将符合条件的生产民品的国有企业纳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另一方面,要突破所有制的界限,将符合条件的非国有制企业纳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目前,中国军工体制的封闭性、垄断性较强,对社会上的科技力量、对竞争和协作有强烈的排斥倾向,使民营企业“报国无门”,国防经济与地方经济严重分离。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建立国企、民企公平竞争的机制,让民企在平等的基础上参与军品招标,逐步建立起以军工总承包商为核心,以非军方供应商为的科研生产组织结构。

2.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提供法律保障

政策法规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法治国家用以调控和管理社会事务的重要手段。根据上文分析,中国当前关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法律制度建设还比较滞后。因此,应建立和完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民融合的政策法规体系,扶持鼓励民用企业特别是民用高科技企业参与国防建设,提高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对国家科技资源的吸纳、整合、优化和利用能力,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开放协作的军民融合式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体系。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尽快废止《公司法》、《私营企业暂行条例》中限制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科研和生产的有关条款,制定保护和促进民营企业参与国防科技工业科研和生产的有关法律规定,为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工业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二是构建民营企业准入国防科技工业的项目招标制度。在民营企业准入国防科技工业的大背景下,通过实行项目招标制度,一方面,可以促进民营企业与军工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之间的竞争,达到降低国防采办经费,优化国防工业结构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克服民营企业在层层转包后才能得到项目的现象,使得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拿到整机、系统工程等大任务。三是加强对民营企业保密措施修订。加强军方对承制方的控制能力,在适当的时机将工作量分批次输出,限制和降低秘密等级,把生产启动前的安全保密工作做实,避免管理中的漏洞,确保装备技术的保密性。

3.多管齐下,为民营企业提供相关融资支持

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支持主要是指充分发挥政府在投入中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的科研生产。第一,要实施相关财税政策。鼓励私营企业增加对具有军用价值的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投入,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开发军民两用的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加大私营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实施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购买先进科学研究仪器和设备给予必要税收扶持政策。加大对企业设立海外研究开发机构的外汇和融资支持力度,提供对外投资便利和优质服务。在享受国家减免增值税和流转税等的优惠上,要改变目前按照企业性质的做法,采取按照生产的最终产品来计算税收,凡是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企业都可以按照产品的项目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二,要实施相关金融政策。探索以政府财政资金为引导,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资金投入为主的方式,采取积极措施,促进更多资本进入创业风险投资市场。建立健全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信用担保制度和其他信用担保制度,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良好条件。第三,设立装备科研配套资金。对一些高科技和前瞻性的具有国防应用前景的项目可以申请该基金,解决一些民营企业研发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来源可以来自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或者通过行业协会自筹的资金。国防科工委和有关主管部门以专家组的形式对申请该基金的民营企业进行评审、考核和发放,并明确基金的最终使用方向。在生产装备的技术设备改进上,国防科工委和有关主管部门也应对进入装备生产领域的民营企业给予部分的专项技改费上的融资支持。

4.加强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为信息的共享提供有利条件

一直以来,各大军工集团分别建立了集团专属的信息网络,集团与集团之间相互隔离,给信息传递和沟通带来极大的不便。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更是无法连入相关的军工企业网络,信息沟通的“瓶颈”成为民营企业加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的重要障碍。因此,在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中,应大力加强信息交流平台建设,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军方、企业和中介机构等的合力,努力实现信息的快速高效传递。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通过政府和军队授权的专业机构进行信息和情况交流,如由政府委托中国和平利用军事技术协会及有关机构开辟信息交流场所和技术市场等;二是对取得政府许可和军队认定的企业或单位武器装备技术发展指南、武器装备需求信息和项目招投标信息等;三是由军队订货部门、军工集团公司和总体科研院所组织武器装备订货、产品配套和技术合作交流等活动;四是由政府许可组织起来的产学研技术攻关、产品开发等合作组织,通过任务渠道进行信息沟通和业务交流等。

参考文献:

[1] 沈志华.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寓军于民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04.

上一篇:基于DEAP―2.1软件的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用... 下一篇:德昂族丧葬礼仪的宗教文化内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