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时间:2022-09-07 03:11:16

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分析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道路建设成就显著,因道路工程具有资金使用量大、周期长、环境复杂等特点,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风险,从而使得其在费用、工期、效益及质量方面往往同预期设计目标存在差距。道路建设涉及因素多、规模庞大、影响面广,对其实施安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道路建设领域中的必要组成。当前,我国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尚未实现行业化和科学化,对其理论与实践进行探索和研究,增强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则愈显重要。

1安全风险管理含义概述

所谓安全风险管理指的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发挥群体智慧,对有效资源加以运用,进行相关的计划、决策、组织及控制的一系列活动,从而实现道路建设中人同物料、设备及环境的和谐,达到安全建设的管理目标。在道路建设中实施安全风险管理的目标在于减少和控制事故、危害,避免因事故而造成人身伤害、环境污染、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

首先是风险的识别,这是整个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也是在对项目风险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进行的工作,在风险的识别中,必须根据风险管理计划、项目计划以及相关的历史资料确定风险的来源和每项风险可能发生的条件和对应的概率,并对识别出的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特征描述和其对项目的影响程度分析。项目分析又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两步,其中定性分析就是对可能影响项目的各风险的级别等级进行排序的过程,由此引发定量分析,而定量分析就是在前述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每个风险的概率及影响大小,两步的加总得到项目的总体风险程度。再次是项目风险的应对,它由风险应对计划的编制和实施两部分组成;最后是对风险的监控,这一步骤是对已经识别的风险进行跟踪,对已经发生并进行相应解决措施后残留的风险进行监察,对下一个项目阶段尚未发现的风险进行新一轮的识别。同时风险监控的另一个重要智能是检查风险的应对措施是否按计划得到实施,其效果是否在预控的范围内。风险监控的主要涉及选择备用方案、实施应急计划、采取纠正行为以及对项目计划的重新定制。

2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应用程序

项目建设管理的安全风险防范是一个新的管理理念,并非每一个项目建设管理过程都会有安全风险,但每一个项目建设管理都应有相应的安全风险防范对策。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建设管理也是如此。

2.1 对于风险的识别

风险识别即对道路建设中的风险因素加以分解,将其进行风险结构的层次性分类,之后运用反思维形式,来将不利于道路建设的因素找出来,并进行反向角度来对风险进行论证。风险识别亦是风险评估经验的不断积累,在不断的项目评估时间中,来提升对于道路建设风险识别的准确性。

2.2 对于风险的估测

风险估测即指的是道路建设中发生不利事件的可能性,这种估测结果概率的大小同建设风险大小呈反比关系。但是,单纯依靠这种风险估测概率来对道路建设风险大小进行衡量显然是不科学的,其实际建设风险的大小,还同风险概率分布的密集程度有着很大的联系。

2.3 对于风险的分析

对于道路建设的风险分析是以风险估测为依据的,对于具体的道路建设项目进行合理的数字处理,从而使之能够对风险因素加以反映。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对道路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将内部收益率、项目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作为风险指标纳入到风险因素当中。

2.4 对于风险的处理

风险处理是以风险估测和风险分析的结果为依据,为减少或避免道路建设风险而采取相应措施。综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对于概率大、损失大的灾难性风险采取相关措施来降低风险量;对于概率小、损失大的风险,通过合同条款或保险来将责任进行转移;对于概率小、损失大的风险,应采取积极的控制手段,即对道路建设的风险自留。

项目立项完成后,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开始启动。首先进行的是项目周围环境与建筑物的调查,通过现场定位弄清拟建项目与周边道路、建筑的相邻位置关系,通过现场详细查勘掌握周围建筑与构筑物的现状。通过查阅城建档案资料了解周围建筑的历史、建筑结构与基础状况,了解道路与地上、地下管线(含水、电、通讯、燃气)、沟渠等的现状、数量与位置。通过入户调查和走访知情人,了解无档案记载的建筑及其它有关环境、历史变迁、民俗等情况。

3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改进策略分析

3.1 加强安全风险管理相关法规建设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抑制工程事故发生,需要交通部、建设部等政府部门强有力的法规作为规范指导。当前,我国道路建设在这方面的法规尚不健全,应对其法律规定加以明确。在道路设计和施工评标中,除技术标和商务造价标外,还应将安全风险管理纳入其中,加大对于安全风险管理的投入。道路工程在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法规体系的同时,既要注重对于国外成熟、先进经验的吸收,亦要尊重中国的国情,符合道路建设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模式,从而建立切实可行的安全风险管理法规体系。

3.2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计划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计划,利于科学化的决策和减少工程事故的发生概率。道路建设必须对安全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对于安全风险等级高和一票否决的施工方案,必须加以更改。安全风险管理中应明确风险评估、辨别分析和风险控制,内容涉及风险因素、风险源、事故发生概率、风险等级评估,来建立风险监测系统,进而来规避、转移及减缓建设风险。

3.3 以信息化技术风险管理和预警决策作为支持

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中应发展工程预报和物探技术,进行地理地质信息系统的建立,将信息化手段和现代化监控手段同专家经验相结合,将工程范围内的软土、流沙等危险地质数据储存于计算机中,建立数据库支持体系。同时,加强对于数据的分析和预警,从而能够及时地采取事故应急预案。

3.4 加强对于重大事故的预测和防治

鉴于道路工程建设是一项风险较大的工程项目,不可预见的因素多对社会及周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防止技术亦存在相当高的难度。因此,建议建设单位应将围岩段塌方、岩爆等重大事故的预防和防止,列入到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内容中,并进行及时、科学地开展。

4结语

当前,道路工程建设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其长足的发展依赖于安全风险管理的不断完善,从安全风险管理的应用程序出发,针对性地采取针对改进措施,使安全风险管理从法规、计划、预警据侧及事故防止等方面不断的完善,从而使得安全风险管理在道路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钧.浅谈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安全风险管理[J].中国科技博览,2009(3).

[2] 宋群英.浅谈公路工程项目风险管理[J].青海交通科技,2009(5).

[3] 钱七虎.论我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4).

[4] 郭自立.公路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J].长安大学,2010(11).

上一篇: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工程结算阶段造价管理 下一篇:项目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