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预习方法 培养预习习惯

时间:2022-09-07 03:03:15

掌握预习方法 培养预习习惯

长期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我有这样一种体会,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听同一个老师讲同一课内容,但他们对新课的理解和吸收却有很大差别。有时一课已经学完了,但是还有一些学生甚至连新学的生字都不会读、不会写,连课文都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学生学习的被动导致了课堂效率很低。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做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怎样做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我发现预习是一条捷径,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措施。预习抓得好,学生就学得主动,课堂效率就高;相反,如果预习抓得不好,就会学得被动,课堂的效率就低。预习是合理“抢跑”,一开始就“抢跑”领先,争取了主动,当然容易取胜。针对二年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我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切实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朗读课文――走进文本

古人所提倡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课前预习过程中尤为重要,不容忽视。无论是哪个年级段,课前预习时,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就是读熟课文。课文读熟了,也就扫清了阅读过程中的第一障碍,它是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保证,也是贯穿于小学阶段语文课前预习始终的最基本方式。强调读的重要。读是真正的预习,是搜索疑难、回答问题的前奏。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自学。预习时,我总鼓励学生多读,并采取多种形式,如自由读、大声读、给家长读、给同桌读等方法,使学生在课前就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读过几遍课文,学生基本上对课文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朗读课文,就是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如果读得不通顺,那就反复多读几遍,直到把课文读熟为止。

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了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容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等。让孩子根据拼音将课文读准、读流利。这一步很关键,有些孩子读两三遍就能做到,但是有些孩子要读五遍、六遍甚至更多。

二、字词过关――扫除障碍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始终贯穿教学始终。在提预习要求的时候,我将学习生字的要求提得很具体,细致,学生可操作性很强:

⑴读:根据拼音读准课后两条绿线内的二会字和四会字。

⑵圈:边读课文边圈出二会字,用标出,用圈出四会字及拼音。

⑶笔顺。每课要求写的生字课后都有笔顺表,孩子预先学习下笔顺。

⑷描:完成书上笔顺和生字的描红。

⑸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记住生字。自己记住的生字记得最牢,不容易忘记。自己也可以试着默写,看看自己掌握生字的情况。

学生的生字过关率大大地提高了。预习时扫除了障碍,课堂上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重点词、句、段等内容,有更多的时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课文,体会情感;还可充分地交流预习中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可以想象,把字词的预习提到课前,能大大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

预习作业的检查在课上可以轻松完成。学生圈画的生字在书上清晰可见,在课上学生自读课文时只要巡视一遍,便了然于心中。我们低年级的孩子对于读读课文,圈圈生字这样的预习作业就能很顺利很自然地去做、去完成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受益无穷。我坚信孩子自己学会的记得最牢、掌握得最好。

三、文本质疑――自主思考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必定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真正的预习目的,是要找出知识困惑,以便将来课堂学习时有的放矢。

很多时候孩子们能抓住课题提出自己的疑惑。题眼是课题中的关键词,有表情达意的突出作用。课文的题目即题眼,它往往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作者思想感情的闪现。对课题提出的问题,也就成了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抓住了课题,往往就抓住了课文的内容,抓住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如《有趣的发现》,学生就提出“有趣的发现指什么?”“有趣在哪里?”“是谁发现的?”课题如《木兰从军》、《大禹治水》、《梅兰芳学艺》,学生找到了一条规律,发现课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讲“谁干什么?”对于这类课文,他们找到了一个规律性的问题:第一个是“为什么?”:“木兰为什么要从军?”“大禹为什么要治水?”“梅兰芳为什么要学艺?”第二个是“怎样?”:“木兰怎样从军?”“大禹怎样治水?”“梅兰芳怎样学艺?”第三个是“结果?”:“木兰从军结果怎样?”“大禹治水的结果呢?”“梅兰芳学艺成功了吗?”这些都是文章的精华,问题一提出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随着问题的解决,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就明白了。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带着问题上课,求知欲更强,变被动为主动,可以大大减少教师的无效劳动。因此,教师要对在预习过程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的学生,要及时地鼓励和表扬,激发阅读的兴趣。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只要老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地指导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良好预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良好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训练,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把学生的预习一抓到底。每上一节新课前,我都要组织学生交流一下预习让自己有哪些收获,重在鼓励学生认真对待每次预习,自觉地去预习,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通过预习,不但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通过预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

【作者单位:昆山市开发区实验小学 江苏】

上一篇:探究体育活动中运动器械的有效运用 下一篇:运用多重策略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