侃议地理课堂提问的花样噱头

时间:2022-09-07 02:13:31

侃议地理课堂提问的花样噱头

【摘要】生活需要“爱情”,课堂需要“味精”。有时,在沉闷压抑的课堂里,变点花样,加点笑料,弄点噱头,哪怕是“荒诞离奇”的,只要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思路走,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就不失为一种值得借鉴的方法。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动与静,笑与思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拓展性和延伸性。既要放得开,又收得拢,“形散而神不散”。适时适度而又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不失为发展学生思维,吸引学生兴趣,提高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提问技巧;爆炸性和恐怖性;离奇性和荒诞性;适时适度

“The form spread but the absolute being don't spread”――the Kan argument geography classroom lift to ask of pattern trickery

Ailimamati

【Abstract】Life the demand“love”, classroom demand“monosodium glutamate”.Sometimes change point pattern in the tediousness suppress of the classroom, add point to smile to anticipate, lane point trickery, which afraid is “fantastic odd” of, want ~only ability pair of the student's prison ground in the attention prison attraction live, let the student's thinking follow the teacher's way of thinking to walk, smooth completion decided teaching mission, don't lose for a kind of method worthy of draw lessons from.Ideal of the classroom lift to ask mode should is deep and shallow, far with near, move with quiet, smile with think of the best combine, namely problem should interesting, challenge but again have full of expand sex and extension.Since want to put open, accept again Long, “the form spread but the absolute being don't spread”.Well timed moderation but again rich ask at the lift of art technique, don't lose for development student's thinking, attraction student's interest, exaltation geography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of valid path.

【Key words】Lift to ask technique;Explosion and terror;Odd and fantastic;Well timed moderation

教育心理学认为:青少年时期是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某一方面的求知欲如果反复地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兴趣。

因而,教师要善于捕捉、珍惜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尽快地向求知欲方向发展,最终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活动才能更顺利地开展,学习效率才能得以提高。为此,在地理教学中,针对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的实际,巧妙地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结合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侃一侃地理课堂提问的设计技巧。

1. 提问的目的性和递进性

课堂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环绕这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特殊到一般来进行,让学生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层层递进中,掌握这一节课的知识点,从而顺利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比方说,地方时、区时和日界线是初一地理中的教学难点,初一学生虽然有一定的时间概念,但是对于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往往很难理解清楚,这时候,设计一组恰当的递进式的问题,就可以较好地让学生理解这一方面的知识了。

教师:“同学们都很喜欢看奥运会的实况转播吧, 2000年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在悉尼同美国女子足球队将于澳大利亚东部时间9月18日下午3点钟比赛时,我们应该在什么时候打开电视机观看直播呢?”

多数同学都明白,要是在(北京时间)下午3时打开电视机的话,可能看不到这场比赛,于是就萌发了想及时了解时区、换算悉尼和北京两地的区时的兴趣。

在完成了悉尼时间和北京时间的区时换算以后,教师再进一步提出第二个问题:

“要是其他国家呢,如英国人,他们又该在什么时间打开电视机,观看现场直播呢?”

第二个问题把学生从问题的特殊性转向问题的普遍性,学生就产生了要急于了解世界任何地点的区时与北京的区时之间换算的兴趣。

然后,借助地球仪,再向学生提出第三个问题:

“地球每小时转过多少经度?”从而引出每个时区的经度差……

这样,学生在理解了相邻两个时区的中心线相差15°经度之后,就有可能根据经度的不同,来计算区时和地方时了。

在一层一层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围绕着“时区”这一目标,始终使学生沉浸在浓浓的兴趣之中。

2. 提问的趣味性和悬念性

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乐趣之中接受知识的熏陶;悬念性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比较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异时,教师这样设计:

“2月11日晚上天气预报说,第二天地处北纬46度的哈尔滨市最低温度是零下36摄氏度,倘若有人要想在松花江的冰面上尽情散步,一般要穿上厚厚的棉大衣或皮大衣;那么,这一天假如有一名英国的孩子在北纬52度的伦敦泰晤士河边玩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呢?”

学生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都会想到,北半球冬天时,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因此,定有人会回答成这名英国孩子一定会穿上厚厚的皮大衣,在冰面上溜冰呢?

当教师告诉学生:这一天,这位英国小孩只要穿着羊毛衫,就能在泰晤士河边散步或钓鱼时,学生定会产生一个“为什么”。于是,教师就可以顺着这个思路,紧紧抓住短暂的好奇心,讲解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差别及其形成的原因,就能使学生聚精会神了。

这样,一个带有趣味和悬念的问题,诱导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加了学生急于了解世界气候类型及其特点与差异的迫切感,也就一定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了。

上一篇:浅谈对地理运用能力培养的认识 下一篇:浅析学校课外创新研究与和谐开展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