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PR教学法在中国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误区

时间:2022-09-07 12:47:39

TPR教学法在中国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误区

一、TPR教学法简介

TPR教学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由曾在美国加州圣约瑟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的James J. Asher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TPR教学法在中国被翻译为全身反应法,并在儿童英语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笔者在安徽省合肥市抽样调查了三家儿童英语培训机构,三家培训机构的负责人均表示,TPR教学法是其用于指导儿童英语教学活动的核心策略。

顾名思义,TPR教学法是一种使用动作来辅助教学,建立在言语和行动和谐一致基础之上的语言教学法。Asher认为,“人脑中有习得世界中任何一种自然语言的生理机制”,外语学习可以效仿母语学习过程。儿童完全可以像学习母语那样通过“内化”和“解码”去学习外语,而且这样的学习效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儿童也更容易对带有肢体动作的教学活动做出反应。与沉闷死板的课堂语法、词汇教学相比,TPR教学法能够营造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轻松课堂氛围,也更容易激发儿童的课堂参与热情。TPR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涉及二语习得理论、左右脑分工理论、心理学中“记忆痕迹”理论和人文主义心理学理论。

二、TPR教学法的三种课堂教学应用误区

笔者从2012年3月开始,每周末参与澳方英语的儿童英语教学活动,观摩了多名中教、外教的授课方式与流程,记录了各种采用TPR教学方法的课堂活动,从中发现有些教师,特别是中国教师在TPR课堂教学应用中存在误区。

(一)误区一:过度单一重复

第一个误区在于过度单一重复。例如在一堂教授面部器官nose, mouth, ear, eye等单词的课堂上,授课对象为6-9岁的中国小学生,所有授课对象为第一次接触以上词汇,授课教师为一名来自美国的外教。互相打招呼引入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开始结合PPT图片展示教学nose, mouth, ear, eye等单词,并结合“point to your nose”, “pull your ears”, “touch your mouth”等指令,教师配合表情进行动作示范,并鼓励学生跟着做。在教授完核心单词之后,教师通过发出指令“point to your nose/mouth/ear/eye”,引导学生用手指向正确的面部器官进行复习。最后全班玩Simon says(我说你做)游戏,同样是引导学生用手指向对应的面部器官。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持续半小时,而整个课堂基本从头至尾在重复相同的“指令”性活动:用手碰鼻子/嘴巴/眼镜/耳朵,教学方法较单一。

(二)误区二:游戏性大于教育性

第二个误区在于游戏性大于教育性。孩子喜欢游戏,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相应的TPR游戏并适当地引入竞争意识,不仅可以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还可以密切师生间的关系。然而据笔者观察,玩游戏中的误区在于游戏性大于教育性,课堂可能会走向失控。例如中国TPR教学中常用的“锤卡片”游戏,即学生每人手拿一只充气小锤,地上摆放着英语单词以及相应的图片,教师发出某一个单词的指令(例如Egg),学生就要找到地上摆放的Egg卡片,用小锤敲打一下该卡片。这个游戏能锻炼学生将学到的单词与脑海中的意象进行对应,巩固对单词的记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儿童好动的天性和小男孩争强好胜的个性,学生争抢着要第一个敲打到卡片。于是过程中出现推搡、追赶、争执、喊叫等行为,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同时当学生完全进入了游戏情绪,英语课仿佛成了体育课,那么这堂课的教育性也大打折扣了。

(三)误区三:忽视学习者性格与教学法的关系

第三个误区在于忽视了儿童性格与对TPR教学法接受度的关系。笔者认为这是中国儿童英语教学中使用TPR教学最严重的一个误区,即默认所有儿童适合TPR教学模式。通过笔者的观察,性格内向害羞的小孩在TPR教学模式下容易感到紧张、尴尬,这与TPR教学法追求“放松”的学习过程理念相悖。同时在一群活泼的小孩中间,内向害羞的小孩会明显感觉到同辈压力。例如当其他小孩均在积极地跟老师一起做动作的时候,内向害羞的小孩便显得局促不安,但又不敢跟着一起做动作。此时如果教师继续催促甚至批评,可能会导致其情绪崩溃甚至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心理阴影。曾有学者做过关于性格与语言学习策略关系的研究。Ehrman和Oxford曾通过实验研究表明,性格影响语言学习策略。外向者喜欢社交策略,与他者合作或者问问题,喜欢功能实践策略,积极寻找语言训练的机会。另一方面,内向者喜欢独自一人,避免社会接触和频繁的交流。(张芸,10)

三、TPR教学法使用不当导致的教学结果与反思

以上总结的三个误区在中国儿童英语教学实践中真实存在,而这些误区可能造成的不良教学结果值得教育从业者引起注意并深刻反思。

过分单一重复导致的直接结果使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对肢体动作的模仿不经大脑。笔者通过观察课堂发现,重复机械的肢体动作使学生的积极性显著降低,跟读和做动作只是敷衍了事,年龄小的学生甚至完全走神。因此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在同一堂课内进行单一重复的教学,应当适时搭配讲故事、简单拼写或阅读等其他教学内容。重复的另一个弊端是教师取代了学生进行逻辑思考。例如教师一边指着鼻子一边说,“This is my nose”,那么学生通常也会模仿这一动作和语言。类似地教法贯穿始终。这种教法往往会导致学生(通常是初学英语的儿童)认为只要模仿便是对的,对所说的话语本身似懂非懂,没有自己的逻辑思考。笔者曾与一名习惯于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交流,指着自己的鼻子问“What’s this”,而学生的回答同样是指着自己的鼻子重复笔者所说的话语“What’s this”,而非回答“This is my nose”。过分单一重复的弊端可见一斑。因此,在TPR课堂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重复的艺术性,有技巧地进行知识巩固而非死板地重复;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考,以弄懂话语的意义为先,模仿话语和动作次之。

游戏性大于教育性的弊端在于教学效果的大打折扣。孩子天玩耍,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课堂的纪律性和教育性必须保证,这样才能让教学活动合理有序地进行。因此规避这一误区的首要对策是对学生进行规范、规则教育,教导学生在课堂要使用“室内音量”,不能追打、奔跑、推搡等等。其次在游戏的设计上要考虑到活动的幅度和范围,要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好预期,并做好相应准备。

忽视儿童性格与对TPR教学法的接受度对特定儿童群体的影响不可估量。如果忽视不同性格的年轻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风格,一味将同一种教学方法推而广之,对内向型儿童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笔者亲眼观察到有教师在课堂上给予积极参与动作的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嘉奖,而忽略了往往为数不多的内向型小孩,与其互动较少甚至敷衍。而这种情况下内向型的小孩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逐渐失去信心乃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针对内向型儿童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对TPR教学方法做适当调整,例如可以从一些简单的小幅度动作开始,多使用言语鼓励,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敞开心扉。

四、总结

TPR教学法作为一种已经盛行了几十年的教学方法,有其科学性亦有其局限性。它所提倡的把语言和行为联系在一起,通过身体动作教授语言,强调在真正的情景里面来进行教学是有理论根基和实践成果的。然而肢体动作表达的意象有局限性,也并非适用于所有类型和水平的学习者。同样,值得注意的是,TPR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误区,而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基层教育工作者对TPR理论的理解不透彻,职业责任感不强。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儿童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素养,严格把关,让孩子接受到专业科学的英语启蒙教育。

参考文献

[1] Asher,James J..Learning Another Language Through Action[M].California:Sky Oaks Production Inc.,2009.

[2] 龚晓丽.全身反应法(TPR)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2011.

[3] 胡铁秋.TPR――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外语教学法[J].中国科技翻译,2000,13(1).

[4] 张芸.性格、语言学习策略以及学业成绩的相关分析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2012.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上一篇:浅论大学语文国学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下一篇:China needs to overhaul its growth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