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境内长城现状令人担忧 保护刻不容缓

时间:2022-09-06 11:52:18

河北境内长城现状令人担忧 保护刻不容缓

新华网石家庄11月19日电(记者白林)近年来,河北境内一些长城上不但垃圾堆积,而且城墙破坏严重,不少地方由于私采滥挖矿山资源,造成长城严重损毁。文物部门认为,多措并举保护长城,刻不容缓。

河北长城资源调查显示,在河北境内,仅就长城墙体保护状况来说,80%以上为“较差”、“差”甚至“消失”,敌台、烽火台等单体建筑近70%出现坍塌甚至彻底消失。

据了解,近年来,以长城为卖点的旅游开发项目越来越多,不考虑长城自身的承载能力,一些地方盲目发展旅游对长城造成很大损害。按照规定,涉及长城的风景名胜区需要在文物部门备案,但目前备案的没有几家。

河北省文物部门认为,矿产资源私采滥挖对长城的破坏最为严重。据了解,长城沿线河北涞源境内密布着十几个小矿,由于私采滥挖矿山等多种原因,这里的长城主要墙体已经坍塌甚至消失。此外,基础设施建设也对长城造成了很大影响,公路、铁路、管线穿越、电力设施建设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使长城遭受破坏。

据了解,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长城保护条例》,使长城保护有了纲领性文件。然而,由于基层文保单位编制不够、经费不足,地方政府为了经济利益等因素,长城保护仍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中国的长城分布在18个省、市、自治区,至今没有建立国家统一的管理机构,各省、市、自治区也没有管理长城的专设机构。文物部门建议,应明确长城监管和执法主体,并加大政府职能部门协调力度。地方政府应充实长城保护人力,加大财政支持。

记者从河北省文物局了解到,河北省人民政府日前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长城沿线各市、县(市、区)建立长城保护管理责任制,市、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负总责,并将保护长城的责任分解落实到长城沿线各乡(镇)政府及村民委员会,明确保护管理区域和目标,分段签订责任书。在长城重要区段设立专门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充实管理力量,配置必要的设备,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实行定期巡查报告制度。建立群众性长城保护员队伍,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到长城保护工作中来。

同时,长城保护维修工程的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必须依法履行审批手续。在长城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与长城保护无关的建设工程,如有特殊需要,必须依法履行有关报批手续。

此外,各级政府要将打击破坏长城的犯罪活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实行标本兼治。文物、公安等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密切配合,严厉查处破坏长城的违法行为。

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与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视为中国的象征。世界古迹基金会将其列为全世界100个最濒危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上一篇:八达岭过境线贯通 投资度假公寓升温 下一篇:旅游开发对当地社区影响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