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没有绝对公平

时间:2022-09-06 11:07:14

我发现两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在讲不公平时,都是在跟认识的人扯。如果我们不认识中国某某首富,即使有不满,可能也就是议论议论而已,不影响各自正常过日子,但要是我认识的人,比我多得了那么几百块钱,我可能就会闹心很长时间。比如,我和年轻时的同学、同事在一起,他们当中为官的、做学问的很多,我是做生意的,他们会说我赚钱多,而我则说他们走仕途、做学问清闲,这都是熟人之间在比较,很容易纠结。国外体制逐步形成生人社会,而且有钱的人、没钱的人,彼此之间只在媒体上见面,生活中每个人都是相对独立的。人们在各自不同的范围内活动,不在一起搅和,各走各的路,彼此之间就不会那么纠结,社会相对的公平感会提高,宽容度会增大。

时间也会影响人的公平感。就像你昨天什么都没有,咱俩喝酒时称兄道弟,今天你突然发达了,忽然变成我的领导,我这心里可能就不容易平衡。或者你的一个发小在你公司供职,你因为他工作出错而忽然拉下脸来炒他鱿鱼,他该多生气。而如果你不认识的人来你公司上班,他做错一件事情,公司说要解聘,那他可能也就认了。因此,如果昨天和今天的角色变化太频繁,对比太鲜明,我们的满意度、宽容度就会降低。

我去过一个台湾老板的家,那是坐落在阳明山上的一座大宅子,家里的司机、保安、服务人员都很专业,管理和服务像酒店似的。我有次跟那老板的司机聊天,我问他住那么远,每天上班会不会很辛苦。他说,他很满意这份工作,因为稳定,他就这点能力,觉得已经很好。他觉得大陆人总恨不得第二天就发财似的,有些浮躁,在台湾,财产的分配制度已经实行几十年,任何一个人进入时都是有次序感的,所以台湾社会比较稳定。当你毕业参加工作后,等于加入到一个已经开演的剧中,你会自觉地找一个和自己对应的角色演,不会乱。

大陆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相当于剧院刚说要演戏,大家就来抢板凳,这个时候闹心的程度高,都觉得不公平,因为每个人的角色都不是事先确定的。以前沿海某大老板有个司机,司机从乡下出来当兵,退役后给这位老总开车,他发现老总车后边每天都放着几十万元现金,方便办事。司机惦记着这个钱,后来有一天,他忍不住拿着这个钱跑了,留了一封信说:“我在这儿工作,每天看到这么多钱,精神上受不了。我家那么穷,有很多困难要解决,你们一个月给我的工资那么少,我看你们这些钱给别人也不是办什么好事,不如给我算了。”

这司机前年务农,去年当兵,今年是司机,3年内换了很多角色,他心理不平衡,看着身边的老板胡作非为,轻松挣钱,更觉得社会不公平。如果把收入差距保持几代,人们彼此之间都不认识,那社会的宽容度也会相应增大,相对公平感也会提高,大家愿意接受一个稳定的秩序,在已经开演的剧目里找适合自己的位置,那这个社会就能够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要实现“公平”很难,需要很长时间。我们一方面要追求公平,同时要理解在这两个字背后所发生的各种制度冲突、心理冲突,摸索怎样努力以持久的微小变革,逐步接近相对公平。

上一篇:关于开展“智能控制”双语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下一篇:为“廖丹们”解困,社会方能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