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朗读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

时间:2022-09-06 09:50:08

如何让朗读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随着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响,朗读也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教师们所重视。的确,朗读的好处是其他读书方式无可替代的,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反复朗读中品味,学生自然能感知课文形象,体会节奏韵味,领悟风格特点,就能产生无穷的美感。语文教师只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就能使各种美的模式内化为学生表达感情的模式,就能使课文的声韵节奏与学生心理感知沟通一致,主客协调,物我同一,激发学生荡气回肠的审美体验。

可是,当朗读越来越被重视的同时,它也在语文课堂上成为了一个鸡肋,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读而读,学生被点起来读书,读完获得鼓励后坐下,或者是大家一起读,读完后就进入回答问题阶段。朗读的形式就被简化成齐读和个读加教师的简单点评。以至于在个读时学生没有感情的读,或者说是不想有感情的读,成为朗读的机器;齐读的时候,部分学生在整齐的书声中保持沉默,把朗读视为负担。

朱熹曾经说过,凡读书必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而在一些语文课堂上朗读的草草了事,怎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呢?因此,笔者认为,要让朗读成为学生喜爱的环节,朗读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成为有效的教学手段。

下面就来谈谈如何让朗读吸引学生。

一、美读

这种朗读方式非常适合诗歌、美文的朗读。

读的时候,首先要给出一个朗读的范例,然后让学生模仿范例,自由地有感情地进行朗读,边读边调整朗读的基调、语速、轻重、停顿等等。自由读完后可以让学生在全班进行表演读,让学生们一同来评价,通过评价可以观察学生对诗歌或者是文章思想感情的把握程度,以及欣赏的程度。例如,笔者在教《再别康桥》的时候,首先在全班进行示范读,然后学生在下面边读边品,再到学生起来读的时候,他们把握了整体的基调,读时带着忧郁的基调,语速较慢,语调较轻,将徐志摩离别康桥的愁绪表现出来。同时他们还提出,在读诗中的“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时,应该情绪高亢,加重语气,读出陶醉的感觉。他们还提出,读整首诗时,不应该一直是“轻轻的”、慢慢的,而应该是有感情的起落,有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轻重变化。

在读完整首诗之后,让学生回家挑选背景音乐,在家里先练习配乐朗读,然后再到学校表演。虽然说这首诗学习了四个课时,朗读就用了两节半课时,但是,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同时,在朗读的过程中也很好地培养了鉴赏经验。可以说是收获颇丰。

美读就是让学生将“读”和“品”结合起来,在读中完成审美体验。

二、趣读

这种读书法比较适合文言文和一些枯燥的说理文。

文言文中部分文章晦涩难懂,学生比较难于理解,因此,往往缺少读的兴趣。首先应该让他们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然后再理解。在这里,笔者采取趣味朗读的方法。比如说,让学生先在下面读通,然后,让一组的学生起来接力读,读错了就坐下去,接着由后面一位学生继续读。看看哪一组读的学生最少,最少的组即为优胜组。这个时候学生兴致都来了,不仅每个学生都在下面认真读,并且还查字典,力求每个字读正确。同时,在竞争的氛围中,每个学生都开始听别人读,努力地寻找错误,这样既调动了所有学生读的积极性,训练了他们听的能力,也让他们反复再三地熟悉了课文。可以说是一举三得。

趣读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完成朗读、熟悉课文的过程,因此可以变换不同的形式,插入幽默的点评,让学生兴趣盎然。

三、分角色读

这种读法经常被老师们使用在小说、戏剧以及一些记叙文中。

一般我们喜欢给学生分配角色让他们来读,虽然学生会因为在扮演角色也觉得高兴、有趣,但是,在读的时候却往往没有吸引力,以至于其他的学生有时没有兴趣听,读的学生自然也失去了朗读的激情。

因此,笔者认为,在分角色读之前,应该首先让学生熟悉读的角色,分析人物心理,以及分析人物的动作表情,接着,试着掌握好读时的语气,语调,甚至朗读时的表情,然后再读。读的时候不需要全文读,只要学生读自己觉得最精彩、最感兴趣的部分。有条件的话可以先放一段电影片断,看完了讨论一下当时人物的心理,分析影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所要传达的感情。让学生模仿调整后再读。比如说,学习戏剧《雷雨》的时候,就可以先将电影片断放给学生看。鲁妈和儿子周萍见面时那一段人物心理刻画十分细腻。特别是鲁妈想认却不敢认的心理,在那句“我就是你……你打的这个人的妈”这句,很多学生都会试图去把那种痛苦矛盾的心理表现出来。这样的读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也分析和欣赏了作者巧妙的刻画笔法。

角色读就是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验人物的心理,把握人物的情感,从而深入领会文章的主旨,品味作者刻画人物的技巧,达到欣赏的目的。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我们也不能为了朗读而朗读,应该让学生在朗读中找到乐趣,发现方法,丰富情感,从而让朗读成为有效教学的手段。

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学(063000)

上一篇:壮阔的景象 博大的胸襟 下一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激感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