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时间:2022-09-06 09:37:30

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脑卒中中抑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后神经功能及负面情绪评分值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欧洲脑卒中评分(ESS)评分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护理干预;神经功能

脑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可以影响患者的后期康复训练实施及相关功能恢复,严重者甚至可造成患者自残自杀[1]。对于伴抑郁状态的卒中患者,除了必要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之外,应给与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就患者的个体化情绪状态进行疏导并辅以恰当的康复训练,最终从整体上优化患者的躯体状态。本文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脑卒中中抑郁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7~72岁,平均(64.28±5.31)岁;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8~71岁,平均(63.76±6.98)岁。两组性别构成、年龄结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嘱患者定时服药,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健康宣教:开展讲座、发放健康手册,向患者讲述脑卒中及卒中后抑郁的相关专业知识,疾病治疗及预后等,解答患者及家属的提问;②心理疏导: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真实心理状态并进行积极疏导,告知疾病治愈的可能性,重新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摒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2];③康复训练: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产生与卒中后遗症相关,护理人员对伴有语言、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按摩患者肢体、进行简单的关节屈伸运动;辅导患者进行伸舌、鼓腮、吹起等运动,张嘴诱发唇音、舌音,尝试开流;④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个人口味提供高热量、低脂、易吞咽的食物,对于有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可以采用半流质食物服用。

1.3观察指标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欧洲脑卒中评分(ESS)、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MESSS分值越高,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ESS分值越高、神经功能恢复越好。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评分,分值越高、抑郁及焦虑越严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

2结果

2.1神经功能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NIHSS、MESSS评分值低于对照组,ESS评分值高于对照组患者(P

2.2 负面情绪评分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评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负面情绪均明显缓解,观察组SAS、SDS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多伴有语言、意识、肢体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的,熬制发病后劳动能力及自我生活能力严重下降,有研究显示脑卒中患者治疗后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越为20%~60%。脑卒中后抑郁会影响患者对于后续卒中治疗及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依从性,随着自身心理调节机能的减弱,患者疾病面积可进一步扩大,对躯体功能及心理状态的恢复均不利,形成恶性循环[3]。

传统护理较少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目前认为在患者的康复进程中,良好的心态占据着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神经内科中,心理干预更是将直接决定患者的远期治疗预后。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从健康宣教、心理干预、康复训练及营养支持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显示其NIHSS、MESSS评分值较低、ESS评分值较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欧洲脑卒中评分(ESS)、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MESSS)均是评价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临床常用指标,以上结果也提示个体化的护理干预通过优化患者的整体状态及康复训练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促进损伤部位神经组织的功能恢复[4]。

脑卒中后抑郁的产生与患者的负面情绪未得到及时的抒发密切相关,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匮乏以及卒中后并发症对具体生活带来的困扰,患者可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长此以往将出现脑卒中后抑郁[5]。有效的心理沟通及疏导是逐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不二法则,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干预后焦虑及抑郁评分值均较低,提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优化患者的心理状态,最终逆转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结局[6]。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优化神经功能并减轻负面情绪,值得在日后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效东.帕罗西汀联合行为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9):902-904.

[2]张春慧,朱庆华,张振香.心理护理在老年脑卒中后抑郁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2648-2650.

[3]马再华.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6):161-163.

[4]曾雪莲.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治疗中的作用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 34(1):122-124.

[5]刘淑兰.系统性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5(35):402-404.

[6]杜光会,何晓娟,王钧慷,等.心理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10):1675-1677.

上一篇:人性化综合护理措施对重症监护室患者恢复的影... 下一篇:老年患者安全护理影响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