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膀》教学案例

时间:2022-09-06 09:26:53

《翅膀》教学案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幻想过变成一只小鸟,飞上蓝蓝的天空,去看看身边这个美丽的世界呢?今天你们不妨把自己想象成一只小鸟,跟随着梅老师一起飞到地球的另一个角落,去领略一番不同的景观。

播放视频,师根据画面解说

同学们,你们想用什么样的词语来表达自己这次飞行的感觉?

(生1:美不胜收 生2:风光无限 生3:爽)(师:你们的词语真美,飞行的感觉真是太棒了)

那么小鸟是靠什么能够自由自在畅游世界的呢?

(生:翅膀)(师:对,因为它们拥有一对翅膀)

今天就让音乐也插上翅膀,在我们的教室中自由飞翔吧。

二、学唱歌曲

1欣赏

欣赏第1遍

律动感受三八拍的的节奏韵律

歌曲是几拍子的,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3拍子)

恩,这是一首三八拍的歌曲,之前我们也学习过很多三四拍的歌曲,那么它们两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生:强弱规律一样,但是速度上比三四拍要快一些)

欣赏第2遍

说说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

(生:积极、愉快、高兴)

是呀,多么青春,多么快乐呀。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歌曲吧。咱们先来学习主歌部分,再学习副歌部分。

2学唱

发声练习

用形象的比喻(吸气想象成展开翅膀,呼气想象成翅膀慢慢放下),让学生找到正确的发声状态。

A范唱

B学谱

提醒学生唱出三拍子的韵律,气口处过渡自然

C带词演唱

难点处单独练习,并注意气息

同学们唱得不错,老师想让这首歌曲更丰富一些,让大家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你们听一听,我是怎么做的?歌曲中出现了哪些演唱形式?

(生1:轮唱 生2:齐唱、合唱)

你们的耳朵真灵,不过说得还不够准确。歌曲中出现了独唱,二声部轮唱及合唱。难度上要比齐唱大一些。我们知道,小鸟保持翅膀平衡才能飞得又稳又高又远。同样道理,合唱时只有各声部找到平衡点,音准准确,发声方法恰当,才能发出统一和谐优美的声音。

你们还记得刚才短片中,候鸟排成许多有趣的队列的画面吗?你们都看到哪些队列?

(生1:一字 生2:大字 生3:人字 生4:不规则)

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这首歌曲的副歌部分也恰巧为我们展现了类似队列飞行的画面。在座的小鸟们,你们想体验这样的队列飞行吗?

(生:想)

那让我们来试一试吧。

在这儿我也把副歌部分分成两大句。咱们先来听前半部分。

请你们用语言来描述一下,这段旋律表现了什么样的音乐形象?

(生1:像两个人在对话 生2:像是一问一答)

说的很好,我觉得这段旋律啊,就如同两队小鸟排着相同的队伍,你追我赶呢!

来看歌谱,上下两条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旋律一样,下面的旋律晚了一小节,倒数第二小节省略了)

哦,原来它们旋律基本相同,低声部与高声部一前一后进行,高声部唱完第一小节,低声部再进来,并且省略倒数第2小节,都结束在mi这个音上。这种演唱形式叫做轮唱。

咱们把低声部唱一唱。

A范唱低声部

B学习歌谱

C带词演唱

D师生合作

你们一定迫不及待想试着飞行了吧,现在请大家心中默唱,拍节奏合作一次。

将学生分成两组。为了音色更加分明,请这半边同学拍手,这半边同学蹲下拍凳子,咱们试试看吧。

(生尝试合作)

很好,再来一遍,这一次,我们把歌词唱出来,不用拍节奏了。

(生带词合作演唱)

同学们学得真快,掉队的小鸟终于赶上来了,和伙伴们又变化出了其他队形。咱们听听看后半句,它们是怎么变化得?

请仔细看看,上下两条旋律什么样的特点?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生:节奏没有变,但其中有几个音变了)

真聪明,节奏型没有变,但是音高发生了变化。

我们迅速把变化的音找出来。

(生回答,师板书)

咱们把这些音程唱一唱

(生先跟琴模唱,再试着找音高)

好的,现在我们来学唱后半句低声部,我先来唱一遍,认真听。值得注意的是在谱子上出现了连线和休止符,我们在演唱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区别。

A范唱低声部

B学习歌谱

C带词演唱

D师生合作

E分声部合唱

两句都学会了,咱们把副歌连起来唱一遍吧!注意声部均衡。

(生演唱,师指导)

现在我们把歌曲从头到尾整体唱一遍。请同学们状态积极一些,注意咬字,气息。

(生演唱)

学完队列飞行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生:开心、兴奋)

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的快乐!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速度飞行,来表达这样的心情呢?

(生:快速的)

让我们加快点速度,来一遍吧!

(生演唱)

三、总结

经过学习,我们的羽翼已经丰满了,可以自由飞翔啦!起立,跟着伴奏一起唱起来吧!

(生表演唱)

播放背景乐《那些年》

这首歌写得真好,写出了少年儿童的心声,同学们你们唱得真好,唱出了你们飞翔的梦想,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像歌里那样,插上理想和知识的翅膀,向自己美好的未来飞翔!

下课!

教学反思

合唱教学是学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集体主义观念有着重要的作用。合唱也是一种要求更高的的歌唱形式,是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体现。介于合唱的重要性,这次区教研活动以“感受合唱魅力”为主题。我借用别校五年级学生,上了一节展示课《翅膀》。

我在平时的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部分总会碰到了一些困难:

1.学生的识谱能力较好,但歌唱基础、音高感觉、合作能力和发声习惯等方面参差不齐、各不相同。

2.在二声部合唱歌曲中第一声部的旋律通常是主旋律,旋律比较流畅,音区较高,学生易学、易唱、易记;而第二声部往往比较拗口,学生就出现了音不准,跟着主旋律跑的现象。

3.学生对于合唱的概念还是了解的,但缺乏训练,声部和谐的感性体验和合唱成功经验较少,因而一首合唱歌曲常常花费好几个课时。

针对上述情况,我在这节展示课中,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注重营造合唱氛围,用视频、律动、节奏拍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用分析、对比帮助学生感受声部间的联系与区别,达成了合唱的目标。

1.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合唱观念。合唱各声部不是搞竞赛,不是看谁唱得响、唱得突出,而是相互烘托,追求音色整体的和谐。应培养学生在合唱训练过程中自觉判断、调整的意识。

2.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呼吸是歌唱发声的基础和动力,歌唱的呼吸与人的自然呼吸有一些区别,须根据乐句的长短、强弱、快慢安排呼吸量的大小,做到有意识地控制。在教学中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吸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采用打比喻的方法进行练习。

3.培养唱谱能力。

小学合唱里的歌曲大多只有音高上的区别,词是完全一样的,学生很容易把声部混淆。所以应在学生掌握歌谱以后再教唱歌词。在唱谱的过程中解决学生的音准、节奏、快慢、情绪等问题。

4.音准和节奏的训练。

合唱的音准问题较为复杂,大多数学生不能准确地掌握副旋律的音准和音程。克服这一困难,要利用钢琴引导学生把握好音准和音程,通过听、辨、找、唱等方法重点练习。再利用律动声势动作,或者打击乐伴奏,单独对节奏进行训练。

由于这个班级同学,整体音乐素养较好,整节课上得十分流畅顺利。通过这次成功地合唱教学,我收获颇丰,在今后的教学中也一定更加努力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探寻合唱教学的有效方式,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合唱的魅力!

上一篇:力学中的变质量系统问题研究 下一篇:深化农村改革工作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