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殉情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时间:2022-09-06 09:16:05

“殉情”是对日语“情死”的翻译,而“情死”在日语中有一个专门的词“心中”,这是日本大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将汉字“忠”字分解开,将其上下部首调换一下就成了“心中”,就是真正的心意,真心的意思,转意为对他人应尽的义理,特指男女互相坚守着彼此的爱情,或者是指相爱的男女向对方表露心迹的证据,有切指甲、文身、断发、断指、情死等。后来,“情死”就极端化为了“心中”,进而“心中”成为专指两人或两人以上的集体自杀。这是日本人寄希望于来世的思想,此生不能相守,但愿来生能永远在一起。

日本人一向对殉情有特殊的迷恋,无赖派代表作家太宰治曾五次携自己的情人自杀,终于在第五次成功“心中”。日本许多电影和文学作品中都有“情死”和“心中”的情节,比如《曾根崎心中》、《白鸟之湖》等等,而不同文本对殉情往往均有正面的歌颂。近年最成功的例子无疑是渡边淳一的小说《失乐园》。一对恋人把情死作为获取“来世”爱情幸福的途径,梦想着借情死使他们的爱情永恒化。他们怀着对生的留恋和对死亡的向往,为情而死,双双自尽以实现最终的结合,这在日本文化传统中是根深蒂固的。对于重人情、重人性的日本民族来说,没有比死亡、比双双情死更能引起人们深切的感动和崇高的审美享受了,感情在自杀的那一刻得到了升华和宣泄。

文化影响着人的观念,而人的观念又推动着文化的发展。那么,尚死的文化又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死观。日本每年的自杀率居高不下,更出现低龄化的特点,政府每年都会公布自杀的数字,在东京的电车站几乎每天都有跳下站台选择自杀的人。日本人如此独特的生死观到底和什么有关系呢?

1、死是生的一部分,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

这和日本人的自然观相连。在日本人看来,人与自然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距离,认识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没有绝对的距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一个人从生到死不过是自然的简单轮回,就像是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生与死的界限并不像其他民族那样泾渭分明。《挪威的森林》中,木月,直子,初美的死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中国人感觉中的不可理喻。他们觉得死亡是生活的一种选择方式,是一种无法摆脱生活痛苦的最后选择。是一种自我的解脱,是生存的另外一种形态。书中反复出现的:“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就是对日本文化中的那种生死观念的最好注解。

2、死能摆脱现世的痛苦,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

这和日本人的无常观相连。佛教传入日本后,对日本人有着深刻的影响。世间万物没有恒常的存在,一切都是运动变化的,没有常态,没有规律性。日本人之所以接受无常观也和日本的地理环境特点有关,日本国土狭小,自然灾害频发,对于很多难以预测的灾难,在潜意识中就形成了无常观。一切事物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的时,瞬间就会化为灰烬,生命也是如此。今天平安无事、风平浪静,但任何人都不知道明天会怎样。日本人喜欢樱花,恐怕也和无常观有着联系吧。樱花是一种花期很短的植物,大概一周左右就会凋谢,很多日本人每年都会结伴去看樱花,看到樱花从盛开到凋零才能感觉安心,通过这一现象也能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一切美丽都不是永久的,唯有死才能得到真正的永生。

3、死是对集体责任的承担和忠诚。

这和日本人的集体观念相连。日本人一向把个人的价值维系于其所存在的团体价值之上,为了团体(甚至是国家)的利益,可以抛弃个人的一切,这样为团体而献身就成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在古代这种对团体的负责主要表现为对封建藩主的忠心,而现在则表现为对国家和对团体的忠诚,这种以自己的生命为团体乃至国家殉节的精神非常强烈,时至今日虽然有所削弱,但仍顽强地保持着。50年代全日本航空公司因为一场空难事故,公司的总经理谢罪自杀,这便是一种为团体过失负责的表现。

4、死是一种律己的行为,应该被宽恕。

这和日本人的善恶观念相连。日本人认为死亡是道德的自我完善,是一种律己的行为。所以不管生前犯过多少罪行,一旦死了他的罪孽也就消失了。无论他们生前做了什么,死了的人都应该获得平等的尊重和礼遇。而且自杀行为并不是可耻而罪恶的,也不是失败者无路可遁的懦弱选择。相反,在日本的传统观念里,自杀是以对自身最极端的惩罚来洗去失败的耻辱、赢得别人尊敬的最后方式,因而自杀行为从来就不被日本社会所排斥。所以,日本人认为,一个人不论生前是善还是恶,死后都变成了佛,其牌位也理应放入神社,受后人供奉。在这方面,尽管一再被全世界人民尤其是东亚人民的强烈反对,依然有一些日本政府要人屡次参拜供奉着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的原因。日本人的这种生死观,是一种不分善恶、不分是非的世界特有的生死观。这和绝大多数国家有善恶、有是非的生死观不同。

总的来的说,日本人看轻生死、宽容生死、尊重生死。这是一种独特的生死观。日本在长寿世界第一的同时,自杀率高居世界之首。这和日本社会经济状况、人们生活压力有很大关系。而另一方面要归结于日本人的生死观,和他们自身文化的影响,这种独特的生死观与他们的自然观、无常观、集体观念和善恶观紧密相连,同时也造成他们不只自杀还会集体相约“心中”,来逃避现世的苦难,渴望来世得到幸福。

上一篇:浅谈人教版高中生物遗传相关知识的教学方法 下一篇:咬文嚼字品《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