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160例分析

时间:2022-09-06 08:55:15

小儿急性粒细胞减少症160例分析

[摘 要]目的 探讨小儿怠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8年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60例急性粒细胞减少症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婴幼儿发病占75%.病因为感染占87.5%,药物性占9.40%,肿瘤性占3.1%,结缔组织病占1.9%,做病原学检查84例,病毒抗体阳性43例,支原体抗体阳性18例,细菌培养阳性5例.本组中15例患儿用过病毒唑、头孢类抗生素及退热药包括安痛定、泰诺林滴剂等.单纯治疗原发病与同时口服升白细胞药及应用GM-CSF治疗,三组治疗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χ2=42.48,P

中图分类号:R7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3-0024-03

急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血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ANC)低于正常而出现的一种综合征.为了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我院近2年来确诊为该病患儿160例,现进行分析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60例患儿均为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患儿,诊断标准参照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160例患儿年龄范围(1月~14岁),中位年龄1岁2月,其中

1.2 辅助检查

血常规改变:160例患儿WBC范围(0.08-3.6)×109/L,均数 1.23×109/L.ANC 范 围 (0.0-1.5)×109/L,均数0.35×109/L.RBC降低95例,范围(2.0-3.2)×109/L,均数2.6×109/L.Hb降低95例,范围(75-105)g/L,均数91g/L.PLt降低49例,范围(15-99)×109/L,均数6.3×109/L。骨髓象:在160例中查骨髓象检查32例,除原发病的结果(如急性白血病)外,其中符合粒细胞减少骨髓象3例,符合感染骨髓象23例.血培养:在感染所致粒细胞缺乏137例中,曾做血培养15例,阳性5例,其中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铜绿假单孢菌1例,绿脓杆菌1例.抗体检查:160例中作抗体检查69例,其中IgG/IsH均阳性43例,其中有6例同时有两种病毒抗体阳性,巨细胞病毒感染8例,EB病毒感染6例,单疱病毒感染3例,克萨奇病毒感染6例,支原体抗体阳性18例.胸片检查:共检查58例,支气管炎25例,肺炎12例,间质性肺炎3例。

2 结果

患儿确诊后均以治疗原发病为主,病毒感染给予更昔洛韦5mg/kg/d治疗5~7d,支原体感染给予红霉素20~30mg/kg治疗7~14d,细菌感染给予进口头孢曲松(罗氏芬)100mg/kg治疗,症状严重者予以静滴丙种球蛋白(IVIG)400mg/kg,连用2~3d,药物所致粒细胞减少症15例,停用药物后白细胞回升13例,主要治疗结缔组织病后有效3例,160例中仅治疗原发病45例,有效28例,有效率62%.口服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及维生素B4及升白片等65例,有效56例,有效率86%.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GM-CSF)瑞白5ug/kg/d治疗50例,有效49例,有效率98%。三组治疗有效率经χ2检验χ2=42.48,P

3 讨论

儿童时期的粒细胞减少症最多见的原因是感染,其次是药物本组研究中感染性疾病140例占87.5%,药物性15例占9.4%,肿瘤性5例占3.1%,结缔组织病3例占1.9%,与文献报道一致。本组中感染性疾病140例,其中呼吸道感染占43.1%,出疹性疾病占25.6%,肠炎占11.3%,败血症占3.1%,脑炎占2.5%.做病原学检查84例,病毒抗体阳性43例,支原体抗体阳性18例,细菌培养阳性5例,可见以病毒感染为多见.本组中15例患儿用过病毒唑、头孢类抗生素及退热药包括安痛定、泰诺林滴剂、锌布颗粒等,说明粒细胞减少与用这些药有很大关系,因而用这些药时要慎重,切忌滥用,退热药特别是安痛定,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故儿童要禁用。

从本组病例的年龄分布看,中位年龄为1岁2月,1岁以下患儿68例占42.5%,1~3岁患儿52例占32.5%,婴幼儿占75%,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大.一方面年龄越小,免疫功能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犯:另一方面,婴幼儿时期周围血白细胞中细胞比例以淋巴细胞占优势,推测粒细胞减少症的年龄分布与这些因素有关.

本组部分病例伴有贫血或/和血小板减少.贫血多为轻度贫血,从红细胞指数分析为小细胞低色素和正细胞正色素,结合其年龄分布,考虑有营养性和感染性因素,以前者为主.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贫血少,临床无出血倾向,多数病例血小板减低少经短期随访自然恢复,相关性分析没有发现ANC减少的程度和贫血及血小板减少有协同关系.2例以ANC减少患儿随访4周后产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由于其在ANC减少时未能接受骨髓细胞学检查及随访,不能确定ANC减少和白血病发生的关系,但是由此可见对于ANC减少的患儿进行骨髓检查是有必要的。

本组病例中所有患儿都住院接受治疗,仅治疗原发病与口服升白细胞药物如利血生及维生素B4及升白片等及应用CU-CSF治疗,三组治疗有效率经统计学统计,有显著性差异。GM-CSF对ANC减少的恢复产生了较快速的良好作用.由于周围血中粒细胞主要分布于循环池和边缘池,因此GH-CSF使用之后ANC的快速上升与边缘池粒细胞的释放有关,长期的作用尚需要进一步的随访。

参考文献

[1] 廖清奎.小儿血液病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73,311,691.

[2] 尹芳,平宝红,郑维扬.72例药源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1,9(3):182.

[3] 王小衡.儿童退热药的选择[N].医药卫生报,2004.11.25.

上一篇:异型钢板固定跟骨移位关节内骨折 下一篇:中药灌肠联合腹部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