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的内涵与路径探索

时间:2022-09-06 07:24:53

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的内涵与路径探索

摘要:为了不断加强幼儿园课程建设,提升幼儿园课程能力,本文笔者从行动层面和理念等要素进行幼儿园建设路径探索和研究,希望能够通过这一举措,实现幼儿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促进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课程能力 教育目标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0(c)-0000-00

本文笔者就幼儿园课程建设问题及挑战入手,对儿童发展过程中的提炼要素和教育建议等进行研究,不断积累、丰富自身教学经验教训,优化幼儿园资源生活化、经验化,明确幼儿园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园教育改革深化,加强特色化幼儿园建设。

1. 幼儿园课程建设问题及挑战

1.1课程理念与实践相背离

幼儿园课程基本理念在相关《指南》中就可以知道,但是在课程教学实践当中许多幼儿园仍以集体活动为核心,幼儿教学完全停留在会念一首诗、一个故事这样的认知维度上,儿童知识掌握仅停留在初步阶段。

1.2课程实践及研发相脱节

幼儿园课程建设基本与园内领导掌控研究方向、思路,并由骨干教师进行课程方案的研制和编写,正因如此,课程研发和实践过程受教师自身教学理念和课程方案限制,也就难以保证课程实施质量。

1.3n程制度和文化相矛盾

幼儿园课程制度建设应与课程文化相配比,推动幼儿园课程发展,不然则会阻碍幼儿园课程建设阻碍。甚至有些追求以儿童师幼和中心课程文化建设,却在管理制度上要求教师教材文本和教育教学活动的一致性,让教师不能够擅自更改作息活动,这就造成了课程制度与文化的矛盾。

1.4课程意识和能力方面的缺失

幼儿教育领域有众多的名目繁多的教师和园长培训,更多的就是针对教师教学组织和园长日常管理等相关培训,但是却没有针对教师课程能力和课程内涵等课程体验、认识相关内容的培训,严重影响了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

2.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内涵及概念

根据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实践逻辑,本文笔者就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概念重点内容总结如下:

幼儿园课程能力作为一种机构能力,它完全以园长的教师课程能力和课程领导力等为支撑,幼儿园课程实践体现的是课程建设中的“合力”。幼儿园课程组织、设计、规划与课程制度建设和自我完善、发展等。幼儿园课程能力并非院内个人能力叠加,幼儿园课程建设需要对幼儿园资源整合、文化环境和机制建设等因素的影响作用。按照幼儿园课程价值追求的不同,并以幼儿园课程理解内容,明确课程能力方向性。幼儿园课程能力概念理解为课程实践主体实现课程建设合理。笔者将幼儿园课程能力核心要素作出如下分解:

幼儿园课程能力主要来源有内、外影响因素、园内个人能力相互作用,就是机构能力。幼儿园课程能力并非简单的个人能力叠加,促进各因素相互作用的能效状态。因此,我们可以进行幼儿园课程能力理念和行动分解,幼儿园课程能力理念重点强调了课程文化自觉能力和理解能力;而行动层面则强调了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规划、课程管理和支持能力、课程组织和实施能力、课程发展与创新能力。

3.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思路及举措

按照幼儿园课程实践资源优势和建设现状为基础,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基本思路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3.1课程实践能力

幼儿园课程建设关键在于它需要完全贯穿于幼儿园活动的始终,是在课程实践当中的贯彻落实。幼儿园课程能力发展与建构必须以幼儿园课程实践为基础,进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建设,课程实践全面结合儿童的思维活动、发展课程实践、幼儿园课程理解,不断增强课程资源分析和使用能力、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组织,推动课程能力发展。

3.1全面提升幼儿园课程能力

幼儿园课程能力是一种机构性能力,它的构成要素和牵涉人员面广等特点,必须紧抓幼儿园建设要点,这样才能够发挥幼儿园课程能力作用。首先,明确科学课程观,幼儿园课程应具有明确理解和分析,完全按照《指南》课程建设理念,贯彻落实幼儿园课程建设课程实践和目标。教师还应加强情景化与个人化课程理念建构和诠释,树立正确的幼儿园课程课程观、实践性和儿童观。

幼儿园课程教学开展由来已久,有一些开展童话剧教育活动研究,且拥有极为丰富童话剧教育经验。幼儿园可以以此为切口,不断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水平,深入分析幼儿园课程现有资源,进行园长和教师研讨,明确课程研究思路。幼儿园童话剧课程核心理念应当始终围绕幼儿园系统和交流,课程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出了教师集体智慧,教师应准确掌握对童话剧项目课程特点和理解,深化幼儿园课程建设。

3.2加强幼儿园课程制度

幼儿园课程建设主要以长期发展动态为主,其牵涉人员多、课程能力建设覆盖面广,这就要求幼儿园课程建设应当不断优化课程资源的组织能力和调配,协调多方力量,促进幼儿园课程能力长期发展机制,进而形成园长、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课程合力。我们应当不断完善人员的调配和建设,深入理解《指南》精神所在,幼儿园课程制度建设,必须要加强较为稳定的课程审议机制、课程研讨机制与资源评估机制等,并充分调动教师课程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专业领导作用,不断提升课程能力、课程主体反思性实践和研究。

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应当深入幼儿园教育的过程和内容,不断加强幼儿园综合课程,建立以“主题活动”综合课程框架实施方式,增强幼儿园课程能力的影响,深化落实课程教学研究。建设幼儿园“和谐教育文化”入手,不断推动“幼儿园和谐教育文化建构研究”,构建相同景象,推动幼儿园管理制度变革,充分凸显儿童文化课程建设核心位置,挖掘教师综合课程建设,完全体现出了生长教育智慧。

3.3加强教师课程能力建设

传统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往往是园长或少数教师骨干的事,专门的课程研究小组将完

成的课程开发文本交给教师执行即可。基于《指南》精神的幼儿园课程建设应该是开放的、动态发展的,课程建设的主体不仅是教师,儿童以及家长都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的课程能力发展对于幼儿园课程能力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幼儿园课程选择、开发与实施需要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课程研究共同体,围绕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展开研究与反思性实践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的实践引领作用,引领教师突破优势专业、执教年段等方面的限制,使更多的教师对于幼儿园课程具有更清晰的认知、更有深度的实践反思等,以教师课程能力整体水平的提升推动幼儿园课程能力的有效提升。

据某幼儿园当前“开放性课程”研究内容而言,我们以当地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实现多维良性互动促共同体和谐发展”为载体,以特级教师吴邵萍为核心引领,转变观念,将家长作为教育的“共同责任人”,着力探索家园共同体构建的路径与策略,使家园共同体成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主体,家长不仅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更成为幼儿园课程自我发展与完善的重要信息提供者与激励因素,教师也在这一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儿童、理解家长、理解课程对于儿童发展的价值与影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是促进幼儿园课程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激励因素、重要信息提供者,构建儿童学习和活动的良好教学环境。因此,我们必须要深入探索幼儿园课程能力建设路径,促进幼儿园多番互动的共同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健华;从教学能力到课程能力:基于新课程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与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13期

[2]杨跃;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阻抗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02期

[3]孔庆红;崔冰;“好爸爸爱心志愿团”――拓展幼儿园课程的新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上一篇:浅析高职院校专业英语教学① 下一篇:坚定不移走农业现代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