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时间:2022-09-06 07:17:46

浅析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城市绿化环境的设施。而城市道路绿地具备着净化空气、调节温差、减少噪音等生态功能,这对城市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标志着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相当急迫。

【关键词】道路绿地;设计;绿化

在经济物质快速发展的当下,交通、垃圾等因素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此城镇绿地建设在改善环境工作中尤为急迫。而城市道路绿地有着美化城市、优化环境的重要作用,在经过人工的处理后,也更加能够符合现代人们的视野需求,并能够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可谓是给城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绿地的生态功能,也可针对性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环境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道路绿化在城市中的作用

(一)调节城市温差

植物本身对辐射、温度等均有调节作用,同时对气候的改善也有一定的帮助;同时,植物亦可通过光合作用,增强空气氧度。并能发挥其叶片的过滤、吸附的功能,对空气中的尘埃、气体等物质进行净化;对噪声的控制也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并能够通过枝叶对声波进行分解反射,从而发挥消耗声能的作用。

(二)美化环境陶冶心境

道路绿地中的花草树木,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形成各种特色的自然景观,帮助长期处在快节奏生活下的人们舒缓压力,帮助其身心健康发展,从而更加利于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和热爱生活。

(三)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打造道路绿地需要较大的人力资源,对其进行管理、养护。这在无形中带动了社会就业率的提高。同时,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绿化要求也日益渐高,也使得在购买房屋时,变相地关注起绿化条件,也就成功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

二、目前我国城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环境质量较差

在我国的道路问题上,长期无法得到有效治理的问题中就有环境问题、道路绿化问题,其中包括了人为破坏后修整不及时;城市建筑没有特色呈现出杂乱无章的现况;道路周围的围墙在没有经过修饰的情况下,光秃秃地墙面总是出现乱贴乱画等情况;道路的绿化没有较为系统的设计。

(二)公共活动的场地较少

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在进行道路绿化设计时,较少考虑到人们的活动场所,以至于在城市人口日渐加剧的今天,使得城市的交通规划多以实用、经济为主要方向,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绿化的要求度也越来越高,但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任然没有更新观念,加大对活动场地的增加。

三、道路绿化设计的原则

(一)整体布局统一规划

在建设道路绿地前,首先应结合城镇发展实际情况,配合政府发展规划,切实按照绿化标准打造覆盖率在35%以上的道路绿地[2]。建设城市道路绿地不但要起到绿化城市的作用,还应具有美化城市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建设的过程中,因地制宜,结合构建环境的不同,选择适合其地形建筑等方面的植物,才能够真正保证道路绿地的科学合理。

(二)植物配置应广泛,搭配合理

为了符合当下社会追求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在建设道路绿地时,还需结合其植物不同周期的不同特性,掌握不同植物的季节特点、生长特点、对抗病虫的特点等信息,同时还需考虑到地理条件、水土情况,多样性配置植物,从更加长远的角度出发,配置以最为合适的植物,在保证品种多样的同时,起到一季一景、一区一格,从而促进城市道路绿地的美化,同时帮助植物发挥其最大作用,使其光合释放的氧气和有机物质更多,发挥维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1]。

(三)绿地规划应满通需求,保证安全

道路主要是应用于交通中,因此在进行道路绿地规划时,应当考虑到交通安全,将人行道、车行道进行整体的设计,在美化城市的同时注意避免造成城市交通堵塞,并能够有效地发挥疏通交通的作用。对人流动量较大的道路,应该以舒适及安全为主要方向,使人们能够感受到绿化所带来的闲适及快乐。

(四)符合城市的地方特色及历史涵养

在道路绿地的建设中,还需要注意的是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将历史涵养载入到道路绿地的规划中,使城市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人们对城市的热爱度也越来越高。

4 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

(一)人行道的植物规划

1、人行道植物的生长环境

建设城市道路绿地的根本目的是改善调节城市化现状,改善环境问题,为此,在建设道路绿地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保持绿地的生态结构,维持绿地原有生态系统,从而促进道路绿地具有更加持久的功效,帮助城市生态机构维持稳定,调节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生活环境,增强人居质量。

2、人行道的树种选择

在进行人行道的树种选择时,除考虑到植物的生长条件外,还需要注意:一是选择容易适应城市道路环境的树种,并且在移植后较容易成活的,生长过程也较为迅速,因此应多考虑选择乡土树种,其树种的苗木也较容易获得,成本也较低,成活率相较于其他树种也较高;二是由于城市道路的范围较广,因此选择时应考虑到较容易管理的,对土壤以及养分等条件不高,且具有较强的病虫害抵抗力,自我愈合能力也较强;三是道路绿化是为了使城市更加美观,因此,选择时需要注意树木的树形条件,以枝叶繁茂、遮阴效果较好以及树形挺拔的为最佳;[3]四是为了能够较快地发挥树种美化环境的作用,应选择发芽时期较早,并且展叶早落叶迟条件的树种,同时还需注意的是,在进行植物的配置时,也需要考虑到此条件,将落叶时期较为统一的进行集中安排,切记选择根茎很发达且较为隆起的树种;五是为了保证城市的环境质量更高,应选择无味、无毒,同时其花果亦无飞絮、飞粉、飞毛等情况的树种,并需要考虑到树种是否容易招惹害虫、蚊虫等,成熟后的花果掉落后不易伤害行人的树种,不易污染衣物路面的情况。

(二)车行道的植物规划

车行道两侧的绿化主要发挥分车及美化的作用,主要是位于机动车上下行道两者之间,具有隔离人行道及车行道的作用。在进行绿化时,应考虑到行车的安全性,因此,在进行绿化时应采用较为矮小的植物,以免阻碍行车的视线,进而引发交通事故,同时尽量保持简洁大方、整齐干净,使绿化整体效果能够发挥美化的作用。配置植物时应以枝叶繁茂、株型娇小,且间距应保持在冠幅的5倍范围以外。两侧的宽度也应保持在1.5m以外,并尽量以乔木为主要植物,在进行配置时,应结合乔木的基础上进行其他植物的种植。

(三)路侧到的植物规划

路侧绿带主要位于人行道到道路红线两者的绿地范围。在进行路侧绿地的规划设计时,应结合附近植物配置的设计进行统一的设计,使设计效果更加具有整体性。由于路侧的宽度不容易统一,或宽或窄或高或低,因此在进行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路侧的宽度。在路侧较窄的情况下,主要是以乔木作为主要的树种,并在乔木的基础上植入其他植物,并使其发挥防护的效果。若路侧较宽,则应当种植两排乔木作为基础,再通过植入灌木,若能够保留出人们的活动场地为最佳[4]。若对临水的路侧进行规划,则需要考虑到水、植物以及岸线形式,以便于使植物配置更加具有持久性。

总之,在城市道路绿化的规划设计当中,还需要各位规划设计人员的共同研究,才能够为城市设计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宋晶, 徐银芳, 胡国玉. 论植物配置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21)

[2]李康淳.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J]. 山西建筑, 2010,(28)

[3]胡军,关艳清. 浅谈城市绿地中园路的布局与设计[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上一篇:从平面特征和立体导向性简述校园图书馆及核心... 下一篇:室内设计中式风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