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惹的祸

时间:2022-09-06 06:27:46

常言道“春捂秋冻,不生杂病”,但你对“秋冻”了解多少呢?不合时宜的“秋冻”对我们会有危害吗?如何才能“冻”出健康呢?――让《健康之家》来告诉你!

何谓“秋冻”?

“秋冻”是指在秋季气温渐凉时,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适宜的凉爽刺激,有利于锻炼人体生理机能,适应即将到来的冬季,增强皮肤的耐寒能力。所以,“秋冻”又叫“低温习服”,意思是在温度逐渐降低的环境下,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体内的新陈代谢,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增强机体的抵抗能力。

Tips:“秋冻”其实也包含运动锻炼。不同年龄可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但都要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以防寒气通过排汗而扩张的表皮毛孔进入人体。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即可停止。

“秋冻”要点ABC

A 因时制宜:初秋,暑热未消,“秋老虎”还时常光临,虽然气温开始下降,却并不寒冷,这时是开始“秋冻”的最佳时期。而在昼夜温差变化较大的晚秋,则切勿盲目受冻。晚秋常有强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若一味“秋冻”,对健康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容易引发呼吸道和心血管疾病。所以这时应注意添衣保暖,以防感冒。

B 因人制宜:青壮年、体质好的老年人和儿童不用早添厚衣,这样有利于人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相反,一些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孩子就该根据气温变化随时添加衣服了。由于自身调节能力差,这部分人在遇冷后,抵抗力会下降,身体会很快发生不良反应,容易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C 因病制宜:有慢性病的朋友不宜“秋冻”,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的人。

“秋冻”致病一箩筐

“秋冻”也应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节,否则不但达不到强身健体的预期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那么,对不同的家庭成员而言,会惹上哪些常见疾病呢?

时髦一族

即便入秋,还是会身穿裙装、低腰裤、露脐装,而就算气温骤降仍然不改本色,正是“要风度不要温度”啊!

寒冷性脂膜炎

寒冷性脂膜炎,顾名思义,是由于人体遇到寒冷刺激所致的一种皮肤病。寒冷的空气刺激皮肤,致使表皮血液循环不畅,血流缓慢,皮肤及皮下脂肪血沼流动不足,脆弱的脂肪细胞也会因寒冷而变性。这样,皮下脂肪层较厚的大腿、臀部等部位,就容易出现杏核大小的单个或多个硬块,表皮呈紫红色,触摸较硬,还伴有轻度的痛和痒,严重者还可引起溃破,这就是寒冷性脂膜炎。因为这种病症好发于爱穿裙装的女性,人们又称之为“裙装病”。爱美的MM如果因为短期的美观而影响了身体健康,真的是得不偿失哦!

如何应对:预防方法很简单,就是衣裤穿着要宽松暖和,使皮肤免受寒冷的刺激。平时多参加各项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和提高耐寒能力;多食入高热量、多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一旦发生寒冷性脂膜炎,治疗也较为简单方便,只要适当增添衣裤,注意保暖(如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局部外敷),促进血液循环,数周之内便可自愈。若是症状较重,特别是发生溃破,就应及时到医院皮肤科诊治。

风湿性膝关节炎

某些风湿性膝关节炎,其实也是一种“裙装病”。女性在阴冷、潮湿的天气着裙装,暴露在裙装外面的下肢,就会因风寒的袭击而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尤其是膝关节处,因皮下脂肪组织少,缺乏保护,更容易受到寒风的侵袭,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例如,非洲突尼斯的女性一年四季都着裙装,在潮湿、寒冷的季节,大多数40岁以上的妇女都患有慢性关节炎。

如何应对:首先还是要保暖啦,不想这么快就穿上秋裤的话,可以带护膝。另外,晚上用热水(可加入中药或用姜片熬汤)泡脚和蒸熏双膝也很有效果。严重时,可贴些去痛膏药。

骨科旧伤复发

由于天气转凉会使腰肌,劳损,韧带损伤,关节炎、外伤等骨科疾病的症状加重,原本并不明显的痛症会一下子暴露出来。一些人已患关节疾病,但无明显症状。在天冷的时候如果穿得非常少,容易出现关节疼痛、红肿等症状。

如何应对:一是保暖,尤其是关节炎患者,对患病部位加以保护,比如,使用护膝等防护用品;二是多洗热水澡或用热水烫脚,以改善四肢的血液循环;还应适当锻炼。如果出现关节、腰腿疼的症状,最好及时诊治,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中年一族

对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估计不足,或者硬逞强,正所谓“死要面子活受罪”!

哮喘发作

秋季空气干燥,过敏源较多,极易侵犯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常引发哮喘。

如何应对:有哮喘病史的应尽量查出可能引起哮喘的致敏原因,避免与致敏物质接触。要随气温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被褥,防止受凉。还要注意加强营养,重视锻炼身体。

慢性支气管炎复发

中医学认为“天人相应”,室内应安静整洁,常开门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18℃~20℃之间,相对湿度在40%~50%之间。慢性支气管炎其中70%是旧病复发者。

如何应对:有旧病者要注意锻炼身体,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要注意保暖防寒,少食辛辣食物,戒烟少酒。

胃病

传统医学认为,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不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或使原来的胃病加重。严重者还会引起心血管疾病。

如何应对:饮食上,注意多摄入含蛋白质、镁,钙丰富的食物。总的说来,要做到5点:1,防止腹部受凉2,加强体育锻炼3,注意饮食调养4,讲究心理卫生5,避免药物刺激。

银发幼齿一族

老人易受“老经验”左右,忽视自身慢性疾病;儿童贪凉,不懂事,或者父母不够关心。

呼吸系统疾病

秋天是锻炼孩子御寒能力的最好时段,通过对外界气温突然变化的逐渐适应,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使自身抗病能力不断增强,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加强“秋冻”锻炼,还能提高肌肉和关节活动的能力,促进血液循环,流向四肢骨骼的血液也随之增加,对儿童生长发育有益。但是,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自身调节能力较差,遇到寒冷刺激,身体会很快发生不良反应,诱发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

如何应对:不要为使孩子得到御寒锻炼而着凉生病,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大气温度变化灵活掌握,使其逐渐适应。

心脑血管疾病

人到老年,阴阳俱衰,全身抵抗力下降,御寒能力减弱,寒冷刺激可导致支气管和血管痉挛收缩,不但易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旧病复发,甚至有些冠心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高血压病人发生中风。深秋季节气温变化大,温差、风速,大气压都处于较大的波动状态。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会使老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也会引起血液粘稠度增高,甚至还会使血管脆裂,引起偏瘫,危及生命。

如何应对凡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在深秋季节不但不应该“秋冻”,相反还应该注意保暖,随着天气的变化及时增添衣服,以免旧病复发影响身体健康。

上一篇:新手妈妈心理压力调研结果分析 下一篇:我美丽我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