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如何“发表”的

时间:2022-09-06 06:21:29

在我国历代文学中,唐诗最为繁盛。在当时印刷技术受到限制的情况下,诗人们是怎样发表自己的作品的呢?

1.科考佳作,宫廷发表。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每有佳作问世,宫内便配乐以歌,作品得以发表。相传祖咏在考场应《终南望余雪》之题,即席写诗一首:“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因其句佳,宫中人人吟唱,很快传遍京城。另外,一些宫廷诗人的应制诗也属此类。如唐玄宗游玩时,李白应制的三首《清平调词》等。

2.投诸名流,“干谒”发表。许多举子文士为达科场能中的目的,兴起了用诗“干谒”(类似请人推荐)之风。他们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献给朝中有文学声望的人,希望获得赞赏和褒扬,以扩大知名度,并能推荐给主考官,此谓之“通榜”。如朱庆余的《近试呈张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入时无?”呈给时任水部员外郎的张籍,希冀代为传扬。张籍读后颇为欣赏,令朱送来新旧之作,选二十余首,向世人推荐。文人争相传抄,朱庆余达到了目的,一次就发表了诗作二十多首。

3.互相寄赠,友助发表。这是当时最流行的一种发表方式。如白居易在杭州当刺史时,与元稹、崔应亮为挚友,他们常以诗寄赠唱和,后结成《三州唱和集》发表。

4.墙壁题诗,随机发表。在唐时,驿馆驿亭、饭庄酒肆、寺庙道观及宝塔名楼的墙壁、廊柱上,都是诗人约定俗成的题诗之所。他们或乘酒兴正酣,或乘游兴正浓,寻一醒目之处,笔走龙蛇,题下诗作。如崔颢的《黄鹤楼》一诗,就是题在武昌黄鹤楼内壁上的。这些地方因食客云集、游人如织,众口传诵,作品也就不胫而走,顺理成章地发表了。

5.提供“诗板”,协助发表。中唐以后,各地驿亭及风光旖旎之处,都有好诗者为集诗而提供的“诗板”,供过往诗人泼墨挥毫。据史籍记载,晚唐咸通年间,诗人薛能经过蜀地的“飞过泉亭”时,见“亭中有诗板百余”。可见诗板是晚唐诗人发表作品的“园地”之一。

【李世昌/供稿】

上一篇:与对手合作 下一篇:三大故宫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