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过好作文起步关

时间:2022-09-06 05:17:03

用好教材过好作文起步关

摘要:小学三年级是习作起步的关键年级。本文结合笔者的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以苏教版《石榴》一文教学为例,就做好三年级状物类习作的起步教学作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石榴》作文起步教学状物类习作教学

《石榴》这篇课文用非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石榴园的美,石榴的花的美和石榴果的特点,是一篇进行阅读教学的好文章;另外,文章按果实生长的顺序写,拟人和比喻的手法的运用又都恰到好处,故又是一篇读写结合的好材料。通过阅读教学,能让学生初步体会文章是如何逐步把石榴这种常见的水果介绍清楚的,更能让学生领悟作者是如何把状物类文章写活的。

小学三年级是习作起步的关键年级,从苏教版上册教材来看,习作主要包括以下序列:

不难看出,在三年习作起步序列涉及到状物、写景和写简单的读后感等要求。在该序列中,没有像《石榴》这篇文章一样,具体要求写果实的生长特点、果实的色、状等特点,此类要求只在课后练习中提及。这对三年级学生的状物类文章的写作是内容上的缺失。

笔者查阅了部分老师对这篇课文进行的教学设计,发现他们也未能活用教材,把该篇文章真正作为读写结合的材料,因此失去了重要的写作指导契机。在阅读教学中,他们主要让学生感受石榴园,石榴花、果的特点,读一读,品一品,阅读教学就告一段落。

而课后的习题“品尝一种水果,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却放在小作文的指导课上,与文章的阅读教学脱节。笔者细读文章,发现这是一篇较好的进行读写结合教学的文章,故用尽心思,挖掘了文中可以让学生练说、练笔的空间,扎扎实实让学生阅读、观察、体验、说话、习作,可谓一气呵成。由此,对教师如何进行教材的利用和二次开发,有了更多的想法。

三年级学生对作文还比较不熟悉,辅导学生作文一方面可让学生准备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事情,然后集体进行口语交际;另一方面可利用教材,让充分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后,让学生把口语交际的内容写下来,再在全班交流,学生也就愿意去把口语交际的内容写出来。这样作文的雏形就出来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接触了作文现笔者结合课堂教学环节展开叙述。

一、 内化教材内容,放飞想象,注重说话

课伊始,伴着学生对第二自然段的朗读声,在多媒体视频的引导下,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竞相开放”,绝美的画面让学生仿佛走进了石榴园。学生眼前的石榴园如火海一片,学生的想象空间由此拓展。随后,当石榴花的图片逐一放大,绝美的展示在同学们的面前的时候,学生更是浮想联翩:

“石榴花像刚点燃的火把……

“石榴花像火红的铃铛……

“石榴花像少女飘动的红舞裙……”

学生的想象各异,叙述生动,而这一切都是围绕着文中一句话“走近看,石榴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再吹呢。”生发开来的。笔者观察时,有自己的感受,所以以“活泼的小喇叭”作比来写石榴花。可是,石榴花的形象可以想象很多,教师没有把文章的内容先入为主,而是让学生在看见了满园的石榴花以后,发挥丰富的想像,各种各样的美妙的意象在同学们脑海中浮现,汇成了一句句精彩的语言,学生的语言仓库得到充实,说话训练得到落实。

随着一个个学生的发言,教师即时把闪烁着学生智慧的文字打出来,展示在屏幕上,这无疑又给学生的灵感注入了强心剂。就这样,从文本阅读―图片观察―想象放飞―说话训练,中年级的作文起步的前奏浓墨重彩的开始了。难能可贵的是,这一教学环节还为下文状物类习作指导创设了一个非常好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很愿意观察、想象和说话。而三年级作文起步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把自己感受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大胆的表达出来。虽然此处教师没有做明显的作文指导,但已经把习作指导的思想渗透到了阅读教学中了。

文本中的语言非常生动,富有引导性,在文本中“……像……”这一种语言形式的引导下,学生知道了如何把自己看见的石榴花用一定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但又不显得拘谨,学生的想象空间并没有的受到限制,语言表达出乎内心,规范又有灵动,流畅而富有个性。尤其是教者及时的把学生所表达的语言,用电脑转化为文字显现在频幕上,更加强了学生主动表达的积极性。

二、明了表达顺序,规范语言,注重表达

观察石榴花,感知花形状之美是一个阅读和习作指导的开端,而感知“石榴的成长”这一部分,笔者则以《我是石榴娃娃》的第一人称的说话训练为激发学生把握石榴成长经历的方法,学生结合课文,把书上的语言变成了说话的素材,以第一人称创编了语言,进行了中年级习作的段落训练。

师:小朋友们,石榴花是怎么结出石榴来的呢?如果你就是石榴娃娃,你是怎么长的呢?

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的相关段落,用简洁的语言加以复述)

师:同学们说的也很正确,可是书上是怎么说得?(结合文章,学生能结合文章的内容,大概的把石榴成长的过程讲出来,但是语言不够规范。)

师:你觉得作者和你一比,写得怎么样?

生:书上写的很清楚……

生:书上写的很有顺序……

这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的“一天天”“先是”“逐渐”“逐渐”“最后”等词体会教师文章按着一定的顺序写得很清楚,写得时候抓住了果实表皮颜色的变化。琅琅书声中再一次积累了语言,规范了语言。这次学生说话训练和语言的规范训练,让学生内化了语言,知道了植物一般的生长过程。下次遇到观察并写苹果、橘子、桃子、梨等果实的时候,学生自然会运用积累的语言.先细致地观察,再有序地表达。

课程标准对中年级的习作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虽然课标说是“不拘形式”,但是笔者认为,不拘形式并不意味着没有顺序,也并不意味着不讲究语言的形式。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文章都蕴含着习作教学的极好契机。既然文本中就出现了很好的表示“表达顺序”的词,就要让学生有意识的关注这些词,从而知道原来事物的发展变化可以用表示顺序的词写得很清楚。如像本课《石榴》的教学中渗透一些语言表达的顺序和规范的教学,对三年级的作文起步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由观察说话到品尝,语言实践,注重过程

在三年级乃至中年级,平时状物习作指导课,往往是教师拿出一种物体,然后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写,未免有造作文之嫌。学生的学习情境是人为生硬地创造的,没有经历阅读―内化―观察―模仿―表达的经过,习作仿佛就是由老师组织观察,然后把看到的事实用一句句话连起来,就成了文章。笔者认为,学生在阅读中碰到一种可爱的水果,描述这种水果的语言虽是作者的一家之言,但充满了对学生习作的引领。

学生对美丽的石榴园、可爱的石榴外形,晶莹的石榴果自有独特的看法。不仅是作者可以观察石榴、描述石榴、赞叹石榴,学生也可以观察、描述、赞美。作者描述时所用的语言并不是唯一的,并不是最精彩的。教材无非是个生动的例子,观察、表达、习作,这是每一个人面对满山的石榴都可以做的事,虽然说语文教学应该以文章的语言为主,但是开发教材、利用教材更是我们应该做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按看、摸、闻、剥、尝的顺序,指导学生观察、品味,真切地经历了像作者一样的体验过程,边体验边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的一看、一摸、一闻、一剥、一尝,正是学生感知语言文字来源的最原始,也是最真实的途径。语文阅读课任务绝非只是品位语言文字本身,更要品位语言文字怎样产生,为什么要这样表述;为什么文本作者这样表情达意,状物呈色才是正确的、生动的,我还有没有别的方法……这些都是习作起步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只有这样,才会真正的达到从会读到会写的目的。

鲁迅说过:“写作并非有什么技巧,读得多了,也就会写了……”我想这无非是这些作家文人在读书的时候,揣摩到了文章中文字是如何产生的缘故。如多愁的词读得多了,就知老树、昏鸦、江枫、渔火、梧桐、芭蕉,淋些许愁雨,便能表达出愁的情怀来。但在节奏较快的现代生活中,在远离了自然的孩子们面前,我们应多一些指导和引领,让学生在上阅读课的时候,研究适合学生读写结合的文章,让孩子们和文章的作者一样经历同样的事和物,知道如何去观察、去想象、去表达,让他们以独特的孩童的眼光去观察,以童真的语言去表达,真正让孩子“我手写我心”,方能创造出语文教学中一片晴空!

利用教材,用好教材,抓住教材中非常重要的篇目,读写结合,以阅读带动写作,是三年级作为起步必须抓好的环节。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诵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之根本 下一篇:教学相长 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