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教材指导学生阅读写作

时间:2022-03-24 03:53:59

用好教材指导学生阅读写作

[摘要]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材的权威性与实用性不断得到加强,现行的各种版本既保留了传统教材中的名篇,又增加了时代感强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学习积累,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了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阅读语感,这种知识能力的积累为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教材阅读写作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教学,特别是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阅读和写作一直是有待加强的薄弱环节。可喜的是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训练已占有了重要地位。相应在初中语文学科评价体系中,阅读与写作的能力考查也占有了极大比例。那么,该如何用好教材指导学生阅读写作呢?为此,笔者在这方面浅谈几点粗略的看法。

一、教师应树立大的语文教学观

也就是说,不能把语文学习看作是语文课本的学习。语文课本不应该是知识的本身,而是知识的载体。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如何用新理念、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审视和驾驭教材,让教材焕发出新的活力,是作为教学课程“实施者、决策者和创造者”的教师应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焕发新的活力呢?如果把语文课看作是语文书,这不适应学生的创新。因此,作为教者,应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正如学烹调技术,学者首先应学会有关烹调理论知识,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付诸实践。因为实践需要靠理论来指导。但如果只学理论,而不去实践的话,再精湛的理论也会成为空洞说教。因此,要成为真正的烹饪师,必须在理论的指导下亲自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印证理论的正确性。同样的道理,学生如果只读课本知识,而不在实践中运用的话,那学到的知识也只是空洞的理论而已。因此,作为教者,必须认真在认真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教材生发出去,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写作,从而提高学生读写能力。如:教材中的不少综合性活动,对促进阅读也是不可忽略的。如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是“环保小课题研究”,只要该活动精心安排,顺利开展,撰写研究报告对强化说明文的体裁特征,提高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类似的还有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为本地人物立传”,对学生阅读传记文学富有意义。

二、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能,培养阅读能力

阅读技能指的是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分析和提取文章或文段的关键信息,并用准确简练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并在阅读检测中挖掘并用题目所提供的有效信息去解决相关问题的技能。

要学生掌握阅读技能,首先要立足教材。教材中的课文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教读课文多是名篇佳作。因此,教者必须利用这些“例子”来传授知识。在教学中,本着帮助学生提高技能的目的去点拨学生掌握文中有关的课文,做到每一个知识点都过关,特别是阅读和写作知识。另一方面,还必须举一反三,严格训练。如此二者兼顾,才能发挥“教读课文”的最大效用。如:以《季节》为题,我布置学生写作,我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收获了很多灵感,如“人生的四季”,“自然的规律和人生规律”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让学生举一反三,联想课内外相关篇目,很快学生对《石缝间的生命》蕴涵的“敬重生命的情感和在逆境中顽强拼搏的精神”、《更浩瀚的海洋》包含的“对理想境界追求不止的精神”、《永久的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等主题,有了更新更深刻的理解。对“自读课文”,我也作了灵活的处理,指导学生自学。目前,由于近年升中试题涉及课文的内容较少,课外阅读偏多。以致有的教师认为课本知识不学也罢。其实不然。作为教者,可以精选一些典范篇目用以检测学生对文章知识的掌握情况,以训练他们的阅读技能。此外,还要加强课外阅读,培养和提高阅读迁移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内掌握了阅读技能后,自然就会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这样,教者就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而延伸到写作。在阅读中,教者要给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并给予适当的阅读辅导。只有经过足量的课外阅读,学生所学的阅读技能才能不断提高。

三、指导学生运用规范化的语言

语言是文化载体同时也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这是大家公认的。也可以说,语文课就是“语言的运用课”。语文课传授知识,分析语言是要总结善于运用语言之人的经验,引导学生了解和思考“它为什么是这样”。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它要求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说话、写文章时必须会运用规范化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再达到熟练操作。在阅读方面,学生逐渐进入“扫读”阶段;表达方面,则表现为不断提高言语表述的清晰程度和流畅程度,这大体相当于“简明”和“连贯”。此外,还须注意到言辞所在的环境,以求得更佳效果。这方面的要求,就是“得体”。

四、以写作来促进阅读,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掌握了阅读技能,还需要会运用。这不仅包括做大量阅读训练题,而且包括大量的写作训练,这一点可以具体体现在每个单元的写作训练中。例如缩写、仿写、写读后感等。这就要求学生在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同时整理自己的学习思路。所以阅读之后让学生写作,用写作来促进学生阅读,这是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法。如: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要求仿写诗歌,我布置给学生的作文训练内容是仿写《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让学生对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切身体会到:现代诗歌抒情性强,形象鲜明,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等特点,然后又从泰戈尔的《纸船》迁移到冰心的诗歌《纸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去领悟冰心的满腔真挚的思念母亲的情感,整个过程操作性强,学生也易于接受。

此外,我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还需更新观念,调整语文教学的方向。

目前,学生阅读量加大了,写作训练也不断进行,为什么效果不那么好?这就需要我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树立大阅读观和写作观,利用课外学习拓展学生的活动领域,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以发展语言发散思维为中心,指导学生大量阅读,多读课外读物,增长见识,拓展视野。提倡让学生记“读书笔记”、写观察日记、办“手抄报”等训练。为避免厌倦心理,让学生多读贴近中学生生活的校园文学杂志,感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以此产生写作兴趣,再进行各种文体的作文,并将这些作文中的“精品”推荐到校办文学社。这样,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阅读和写作既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所以无法回避。为此,我们必须认真把握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实际,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掌握语文,运用语文。

上一篇: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下一篇:注重阅读积累,构建语文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