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印象 第1期

时间:2022-09-06 03:19:14

中图分类号:K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北欧的人口密度是我国人口密度的1/10,人均国民收入是我国的10倍,人民生活富足,北欧民族是欧洲大陆上最为朴实的民族,而这种朴实的精神贯穿在人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包括建造朴实的城市,在这里原有建筑延续着欧洲的历史文化,现代建筑则采用了自然、简约的风格,在自然与文化之间平衡着历史与现在的关系。

初踏北欧的土地上,立刻被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新奇的建筑所震撼… …石砌的街道,青铜的雕塑,广场上的喷泉,成群的鸽子环绕四周,丰富的建筑立面、跳跃的建筑色彩都使我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芬兰赫尔辛基------

2012年7月19日我们搭乘芬兰航空飞往第一站-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开始了我们的建筑考察之旅。优美的绿化环境,色调淡雅的建筑,干净的街道都使我感到了这个城市的亲切与质朴。

在这里,著名建筑师阿尔瓦· 阿尔托的作品比比皆是,我们有幸参观了矗立在市中心的芬兰大厦和位于卫星城埃斯波的赫尔辛基理工大学。芬兰大厦是一座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现代化综合建筑。整个建筑犹如一架巨大的白色钢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置身于建筑之中,外跨楼梯、长长的步行走廊形成的灰色空间,将建筑与空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光线与结构的完美融合—赫尔辛基理工大学,整体建筑外观均以红砖砌筑为主,造型简约但富于变化,报告厅主要体现在流动的空间、自然光线、空间的分配以及大量的细节,利用室外的踏步造型与窗户衔接使阳光自然的洒落在报告厅之内,以达到动感十足的效果。

走在建筑这内,结构之美令我震撼,只有建筑与结构的完美结合才能创作出这样优秀的建筑。

马尔默的明日之城

“扭转90度”你会联想到什么?翻转的手机屏幕,玩具,演员的舞蹈,旋转的车轮等等。。。当汽车行驶在瑞典马尔默这个城市的街道上时,映入眼帘的是高耸云霄扭转90度的建筑--HSB旋转大厦,令我震撼的同时也让我心奋不已,当书本中的图片跃然成为真实景象的时候,心中由然敬佩创造出这样特色建筑的设计师。在小区里除了这栋高耸云霄的建筑外,大都以多层建筑为主,小区内潺潺的河道水流,小区外碧蓝的海水与金色的沙滩,人们慵懒的躺在沙滩上沐浴着阳光,漫步在小区内,色彩艳丽的房屋外表,沐浴着阳光的雕塑,形态各异的阳台,你无法想象转过街角又是怎样的一番天地。整个小区在设计理念上采用100%能源再循环利用,电力来自太阳能和风能,热水来自地热能和太阳能,房屋均设有雨水收集系统,安装在屋顶和墙壁上的太阳能板,为家庭热水和保温系统提供电能的同时,也与建筑外立面很好的结合在一起,使得整体形式协调统一。

童话世界-哥本哈根

花瓣上睡着可爱的花精灵、森林里住着挥舞魔棒的小天使、海底里沉睡着美人鱼、湖畔里游玩的丑小鸭。。。这里就是童话的世界-哥本哈根,安徒生的故乡。市区里新兴的大工业企业和中世纪古老的建筑物交相辉映,这里既是现代化的都市,同时也保留着古老的历史文脉。在市政厅广场上,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安徒生塑像前驻足,谁不曾是他忠实的读者呢?他所营造的童话世界伴随着我渡过了愉快的童年,当来到长堤海滨公园,看到神清略带悠悠哀伤的小美人鱼静静的坐在海边的石头上时,想着她为了忠贞的爱情化为泡沫,心中也泛起了一丝淡淡的忧伤。在这个童话的王国里,建筑也同样充满着童话的色彩,大胆跳跃的建筑色彩,浓郁的商业氛围,创造出的浪漫气氛吸引着各国游客到此,漫步其间,生活的安逸、悠闲令人向往。

柏林印象

当精美的设计遇到了精湛的工艺时,大家都会想到一个国家-德国,在这个严谨的城市中,处处体现着精湛的工艺之美和浓郁的文化氛围。

用乳白色花岗岩筑成的勃兰登堡门,其庄严肃穆、巍峨壮丽充分显示了处于鼎盛时期的普鲁士王国国都的威严;气魄雄伟的国会大厦体现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罗克式的多种建筑风格,顶部新修建的玻璃穹顶令人震撼,采用了现代的玻璃和钢结构,轻盈而又庄重,将现代艺术与古典建筑完美的融合在一起,沿着环形的坡道行走,你便能俯瞰柏林这座美丽的城市;记录与展示犹太人在德国前后共约两千年历史的犹太人博物馆,为人们打开了时光隧道,全面展示了德国犹太人两千年的生活历程;空间虚实有致的历史博物馆改建项目,在一实一虚之间,可以看出贝聿铭大师欲以玻璃体将这座暗藏深巷的重要建筑彰显于外,让大家在大街上就可感受其建筑魅力… …

结语

结束了13天的愉快旅程,此次考察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北欧的建筑设计手法简约而富于变化,极其强调空间的近人尺度和舒适感,建筑的布局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空间设计,在住宅小区设计中致力于营造良好的交往空间和氛围,每家都设有晒太阳的庭院或者露台,与自然亲密接触,公共空间良好的绿化布局提供人们交流、休息的空间,美化环境的同时也突出社区和谐温暖的人情味。建筑的细部处理和材料的选材、使用都非常的细腻精致,建筑与结构融合之美都令我赞叹不已,这些都触动着我手中的设计之笔,使我明白一个道理-就是无论在什么地方,建筑都应尊重环境、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材料,将自然与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人本主义放在设计的最首位,认真对待手中的每一笔,才能创作出真正朴实、富有亲和力、令人感动的建筑,才能使自然环境与人文和谐统一。

作者: 韩佳伶

工作单位: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上一篇:探讨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北欧之行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