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研思维的高校教学思维构建

时间:2022-09-06 02:26:23

基于科研思维的高校教学思维构建

摘 要:教学投入与教学成效的严重失衡折射了当前高校教学研究忽略了对教师教学思维存在的问题的研究,自组织系统理论为教学元思维构建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教学元思维的自组织运行机制将真正推进素质教育往更深层次发展。

关键词:元思维 自组织机制 科研思维

在流派繁多、多元并存的“方法”时代,高校教学课堂改革却是如履薄冰、举步维艰,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国内学者研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往往照搬国外教学理论去观照国内教学,缺乏实证研究,导致许多理论在课堂操作环节无法践行或流于形式。其次,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推进人―教师,面对繁多纷杂的各种教学流派及理论方法,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力不从心,无法深入各种教学理念的要领与精髓。[1]

一、传统教学思维特点

1.封闭式和线性思维。传统的教学思维是一种固化的封闭式思维。师生在课堂上被物化为两个截然分开的系统,两者角色地位被定格在知识的传授者和知识的接受者上。教学沿袭

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评估这一线性思维,不是一种交叉、互动、循环的模式。即使教师采用了一些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依旧未触及深层面教学理念的改革。

2.以结果和成果为导向的教学思维。目前英语教学存在“重语言、轻思维培养”的倾向。教师的教学思维局限在语言分项技巧的提高上,对专业四级、八级通过率的过分关注形成了以结果和成果为导向的授课和评估模式。至于学生如何通过语言习得来获取各种知识,锻炼思维能力,如何进行自我评估与纠错等都往往被忽略。[2]

3.局部和点状思维。传统的教学思维指导下,教师往往围绕语言知识点与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课程的体系被孤立、零散的知识点和内容所取代,形成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部和点状思维。局部和点状思维不利于学科框架、知识体系和认知图式的构建,从而阻碍学生实现从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和经验水平向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理性思考的转变。

二、以科研思维为依托的教学元思维构建

教学元思维究竟应包含哪些品质,又如何形成与培养?教学元思维是指导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不断修正模式化、确定化教学思维的一种抽象了的思维,因而应具备科学性。科研思维是一种抽象了的思维,符合于元思维的特征。教师若能将科研思维内化为一种教学元思维,则可实现从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思维向动态复杂的教学元思维的转变(见图1)。

三、教学元思维自组织机制在教学原则与手段上的实现

自组织系统中外部各种参量的变化达不到一定的阀值,系统内部的状态变量也不可能达到突变。教学元思维自组织机制的形成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为教学元思维品质训练创造一定的积极条件,使思维系统在涨落中走向新的稳定有序状态。

1.推行开放性、弹性式和非线性教学模式,实现向过程教学法的过渡。教师必须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和教师授课―学生练习的线性模式,打破一本教材、知识点中心论,将学生思维从书本和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协助学生认识学习过程的具体环节,挖掘潜力、激发思维。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参与、思考、发现,帮助学生发现他们内心的声音,在整个外语学习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有效的反馈。

2.强化输入,推行全语言教学法。传统教学每门专业课程往往只侧重某种技能或知识的传授,将各项技能割裂开来,将语言技能与知识获取割裂开来,授课模式单调,限制了信息量的提供。而全语言教学法能将某一种语言技能与相关语言技能结合在一起学习,将语言技能与专题及专业学习结合起来,融语言培养、知识获取和思维训练融一体。帮助在输出前进行大量的资料和信息输入,延长习得语的输入时间,通过理解课题和语言,不知不觉地习得语言、形成观点。

3.以专题为依托的案例式教学。案例教学将“讲解、演示、再现、比较等方法融为一体,使各种活生生的材料全方位、立体式地呈现出来,能充分促进学生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接受信息的效率。”学生从分析案例、提出观点、到寻找论据论证、师生研讨、论辩,最后付诸于口头表达或文字,有助于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批评和论辩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3]

4.基于网络与语料库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与语料库的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发现式和探究式学习,能够使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学习模式更加弹性化和个性化,使学生掌握学习和思维的基本方法。第一,利用网络和语料库的丰富而真实的语料资源从事专题研究、写作所需的文章和资料,培养搜寻和获取信息和资料的能力。第二,利用网络和语料库进行自我纠错、自我评估,可以提升意识,强化学习动机,内化问题意识。

5.反思性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善于创设疑难情境,并鼓励学生在学习语言技能与技巧的同时对语言材料进行质疑,然后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搜集资料,提出各种假设,并进行逻辑推断和实证研究,去验证并论证先前的假设。[4]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教学改革如舟,教学思维如水。教师应从以往单一、确定、封闭和线性的教学思维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积极地将科研思维精髓内化为教学元思维品质,为教学元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其自组织机制形成创造条件。不断反思、论证和探索各种教学原则和方法,改进思维方式,提高专业素养,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推进素质教育往更深层次发展,真正将教学改革落实到实践。

参考文献:

[1] 岳欣云。课堂教学变革中的教师思维方式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7,(3):75-78.

[2] 庞海波。论创造性思维的自组织机制[J].心理科学,2000,(2):250-251.

[3] 张伟刚著。科研方法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 单中惠。杜威的反思性教学思维与教学理论浅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54-62.

[5] [美] Brown,H.Douglas. Teaching by Principles: 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auge Pedagogy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上一篇:小学数学课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浅析 下一篇:刍议职业教育管理中现存的问题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