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浅析

时间:2022-09-06 12:13:27

绿色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浅析

摘要:人们对住宅环境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绿色住区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基于对绿色住区的概念的解读,提出其规划理念的四大要素,并结合合肥新店花园小区规划加以详细说明。

关键词:绿色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

Abstract: People of residential environment quality requirements increasing, the green settlements growing concern to the community,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settlements,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the four elements of its planning, combined Hefei Haitian Garden District planning in detail instructions.Keywords: green Settlements, landscape environment,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 X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引言

随着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美的园林绿化环境已成为居住小区最基本的要求,并且直接关系到小区的整体水平及质量,而且居住区绿地在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局部环境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2绿色住区内涵及其规划理念

关于“绿色住区”的概念,目前国家还没有一个规范性的释义,但学者们普遍有一个共识认为绿色住区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现代化科学手段,合理安排和实施住区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寻求自然、住区和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它关注的是人居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创造利于人们可持续发展的生活空间。强调能源与资源的利用,关注环境保护,采用高科技建筑节能材料和技术,实现持续高效地利用一切资源,追求最小的生态冲突和最佳资源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延长建筑寿命。绿色住区一切从居住者出发,追求自然、建筑和人文的和谐统一,是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理想居住地。其规划理念有以下几点:

2.1 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高现代城市住宅小区的宜居性,满足人的居住、交往、购物、游憩等基本需求,突出均好性、多样性、协调性,是我们进行本住宅区规划的根本基点。小区的规划设计要服务于特定的人群,满足他们的需求。作为本小区的居住人们,青年人、小孩和老人三个年龄层次特征明显,表现出三种不同的需要特征:

(1)从居住行为心理分析,中、青年的生活节奏快,其对小区规划布局的最直接要求是节约时间,紧张工作之后能最方便迅捷到家,能方便省时地购置生活物品,并尽可能就近停车入户。

(2)儿童就近入托、就学,有充足游戏场所,有更多的接触外界的机会,能就近方便地得到家长的照顾,保证出门的方便安全。

(3)为老人提供足够的休闲、健身和集聚的空间。

除上述三者之外,现代城市生活需要更加丰富的社会化服务,需要更为完善的保安设施、信息技术设施,也需要为居民创造更多的参与接受再教育的机会。在当前的小区建设中,重视环境塑造,精心处理“人——建筑——自然”三者关系,创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居住环境的总体思想已得到普遍认同。

2.2 可持续发展

小区建设力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综合优化,按照符合地块特性、遵循建设规律、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原则,布局上体现科学、理性和文化情怀。

经济的可持续性,主要考虑开发分期建设的可能性,充分考虑分期建设的可操作性,便于前后衔接与过度,使将来施工时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做到弹性规划、有序发展,保持相对稳定性。

社会的可持续性体现在社区的社会性,即社区在满足社会需求,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正方面起的作用。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是科技的时代,同时也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时代。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真正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社会的公正,以赋予每个居民以均等的享受生活、享受良好环境和生活设施的权利。公平性是一个社会的大课题,而均好性则是居住去所特别强调的,从规划设计的源头就注意避免社会分化和社会对立,促进社会和谐。

环境的可持续性体现在维护生态环境,节约利用土地、能源,减少污染方面起的作用, 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各种资源的消耗,提倡“4R”原则,即减少使用(reduce)、回收(recycle)、重复使用(reuse)和使用可再生资源(renewable)。

2.3 生态环境的利用和重构

小区基地现状周边生态环境要素丰富,设计中贯彻如下设计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全面综合规划、精心设计,以现状自然环境和城市景观为依托,创建空间层次丰富、环境优美舒适、交通便捷、设施齐全、具有独特文化品位、居住游憩相结合的智能化生态住宅社区。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自然地形高差,土方就地平衡。

2.4 追求绿色住区的宜居性

安全性原则:住区环境设计不仅要保证居民日常生活安全;还要考虑突况下的安全,如火灾、地震、洪水等,因此要有防灾设施和避难场所。

方便性原则:住区环境对居民提供的方便主要体现在住区的内外交通、内外系统关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服务方式的便利程序上。

舒适性原则:一般应当保证居住区环境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无污染,安静无噪音,宽阔的绿地和活动空间等。

过程性原则:住区环境生态系统是不断变动的,在环境生态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这种变动性,充分考虑适应环境不断变动的环境管理问题。

3绿色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原则

3.1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坚持因地制宜是绿色住区景观环境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它主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立地条件的合理利用;二是对园林植物的选择。合理利用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资金投入,降低维护成本,且显得朴实无华,真切自然。自然起伏的多变地形比平面整齐的地形更令人感到轻松、温馨与浪漫,更富有诗情画意。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倡导以乡土植物为主,还可适当选取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改善住宅小区的植物种植结构。设计施工中应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

3.2 贯彻绿地景观生态网络思想

规划设计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时,应贯彻绿地景观生态网络的思想,以植物造景为主,使小区内外的绿地景观连接成网络。住宅小区内中心花园绿化、宅前屋后绿化、阳台绿化、道路绿化、特色绿化等绿色植物系统交融在一起,赋予小区绿地景观空间多样性和脉络线;小区外设置区域性绿地,成为绿地的过渡和延续,也为居民放松游憩的场所,同时形成绿色屏障,美化、净化住宅小区。

3.3 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原则

随着景观生态思想的发展,在规划设计住宅小区绿地景观环境时,首先要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居学、社会学、美学等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重新认识身边自然景观要素。以人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界组成有机整体,体现生物多样性。其次要从视觉景观形象、生态环境、大众行为方面,崇尚绿色;不仅要有绿化的数量,更要考虑绿地的质量和功能,创造回归自然,溶于自然的诗意天地,使住宅小区景观生态建设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的层次,而是迈向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是对美和情的追求。这样才能保证住宅小区环境的社会活力,才能与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

上一篇:县名溯源 第14期 下一篇:浅议装饰材料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