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析新形势下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时间:2022-09-06 11:51:29

研析新形势下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

摘要:作为城市道路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对于道路整体质量是非常关键爱你的,也是道路安全使用的前提。文章对于市政道路的特点以及质量控制的难点进行分析,对于新形势下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重点分析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

关键词:新形势;市政道路;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的建设也越来越多,政府不断的加大投入力度,而道路建设的任务也在不断增加,在修建道路的过程中,许多不良问题丛生,为了不断完善市政道路建设,应当对其施工技术进行提高,加强道路质量管理,有效的保障施工道路符合相关标准,保障人民的出行安全,因此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2.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

2.1以公共交通和集约货运交通为主

城市发展过程不断的集聚更多的人口,导致交通出行人数也不断增多,对于城市交通来说拥堵是一个非常常见且复杂的问题。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公共交通是日常出行的主要工具,因此城市交通规划应该不断提高公共交通服务的质量,加快向公共交通转化的步伐,不断向集约化城市发展。对于合乘、集装箱运货等交通策略也要大力推行,可以有效的降低道路使用率,避免道路交通拥挤的发生。

2.2准备期短,开工时间急

通常市政道路的施工经费都是有政府部门出资[1]。由于在修建期间不影响城市的日常生活,加大了施工的难度,而且时间比较紧,道路的修建往往不能退后,只能提前或准时。施工单位为了在一定的期限完成任务,务必有一些疏忽现象发生,并且缺乏科学性。

2.3施工场地狭窄,动迁量大

修建的城市道路往往都在各个大街小巷,施工场地较窄,而且动迁量较大,对施工路线的环境与交通造成了干扰,给市民的出行与生活带来了麻烦,同时也加大了道路工程的质量管理难度。

2.4地质条件的影响大

由于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开会遇到供水、供热以及电力、煤气等管线的位置干扰,因此不可盲目的切断地下管线,可能会对市民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切断管线可能会造成一个区域内居民生活的不便,有时候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害,对于道路建设的施工进度也是严重的影响,而天气等因素也会对施工的进度产生影响,一场暴雨可能是的施工现场地下水位上升,土质变得松软,因此对于施工难度是很大的提升。

3.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

为了便于市民出行以及增加地方的经济流通,修建城市道路,将道路作为主体对象进行规划与设计,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因此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对于道路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

3.1路基工程

路基不均匀沉降在市政道路修建过程中经常发生,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多方面因素引起的,具体如下:一些石粒或杂物会夹杂在施工过程中,颗状物对于不均匀沉降的影响最大,而且颗粒之间容易发生挤压,整体的密实度会降低,有的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厚度来进行施工,导致建设的厚度不够而出现含水量较高的情况,对于路基形成损害。

针对这种情况,应当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对于回填土的质量要进行严密监测,特别是在堆填的时候要细致检查,避免出现杂草、石块参入其中;压实道路之前要将积水排除干净,对于水分含量较高的湿土应当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对于湿土水分进行降低,如果没有在处理过程中将积水排除,应当将淤泥清理干净;对于施工设计以及要求应当严格遵照相关规范,水平分层进行回填并压实,在振压时段落的端头每层倒退台阶长度不低于1m,当要接填下一端时,下段的端头要与上段的端末相重合。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出现边坡松软并且稳定性差的现象,由于边坡过陡容易引起滑坡,使道路密实度低,严重影响了道路的质量。

3.2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层不够平整

沥青路面经常呈现波浪形,有的部分甚至严重下沉,出现裂缝等情况,这种道路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对于这种情况应当采用以下的防治措施:首先,提高路面的平整度,有的路面使用的沥青混凝土,利用吨位较大的压路机将其摊平,提高道路的压实度与平整度。如果压实的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的现象,应当在施工过程中反复碾压,或者采用热沥青灌封,避免出现渗水的情况导致裂缝恶化;其次对于路面材料的选择也非常关键,应当采用的材料具有均匀性强以及强度性高的特征;最后,对于沥青混合物应当加强管理,不能将不合格的材料混入其中。

3.3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方法

首先,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并且加强落实各级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在安全管理人员中,要对他们进行持续性的安全管理教育,提高从事安全管理人员的水平,提高工人的素质首先就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教育和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工种进行不同的专业技术培训。

其次,加大安全施工设备的投入,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要加强管理,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对违反机械保养制度的操作人员予以严肃警告,保持机械处于优良的运行状态,对利用率高、易损坏、易出故障的设备应做好跟踪诊断,变事后修理为预防性修理。机械发生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以便能迅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抢修。

结语:国家与社会发展与市政道路建设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质量高的道路工程会给市民带来便利,而且可以增加社会经济效益,而施工技术是市政道路工程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技术不过硬,则会造成深远的影响,不仅浪费资金,而且阻碍交通业的发展。文章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希望对于促进新形势下的城市交通建设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 马文彬,蒿景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8)

[2] 武向阳,盛春杰,张明选.关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浅析[J]. 科技信息. 2009(29)

[3] 韦树杰.基于市政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措施分析探讨[J]. 广东建材. 2009(09)

[4] 周敏.施工组织设计对市政道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的影响研究[D]. 浙江工业大学 2011

[5] 凌建明,王硕,钱劲松.浅覆土路基构筑物结合部力学响应与设计方法[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上一篇: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探讨 下一篇:循环流化床锅炉磨损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