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育人之道多些“泥泞”

时间:2022-09-06 11:33:04

邻居家的小萌刚进一年级,一天忽然吵着要做一份手抄报。说是老师要求每个孩子都要做一份,并规定了尺寸和主题。为了不耽误小萌完成学科作业,邻居只好自己动手做起了手抄报。我问小萌:“爸爸替你完成的作业老师发现了怎么办?”“没关系,班主任也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允许家长帮着办,只要办得好就行。班里的黑板报不就是一些同学的家长帮着办的吗?”看着她振振有词的样子,我只好无奈地笑了笑。时下,许多育人者热衷为孩子铺设“零障碍”学习之路,什么颠簸与泥泞,什么曲折与阻拦,影子也不会让孩子见上一回。每个人都明白这样的施教倾向和素质教育的初衷刚好是南辕北辙。最近读到鉴真大师的一则小故事,相信可以让许多育人者意识到在施教途中多留些“泥泞”的重要。

故事的大意是:鉴真大师在剃度一年多以后,寺里的住持还是让他做行脚僧,每天风里来雨里去,辛辛苦苦地外出化缘。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推开房门,见床边堆着一大堆破破烂烂的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鞋干什么?”鉴真愤愤不平地说:“别人一年连一双鞋都穿不坏,我刚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鞋子。”住持明白了他的弦外之音,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透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看看吧。”寺前的路是一块黄土坡地,由于刚下过一场透雨,路面泥泞不堪。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问:“你是愿意做个天天撞钟混日子的和尚,还是愿意做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我当然想做个名僧啦。”住持捋着胡须接着问:“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当然。”“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上又干又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住持没有再说话,迈步走进泥泞里,走了几步后,住持停下来说:“今天我在这路上走一趟,你是否能找到我的脚印了呢?”鉴真答道:“那当然能啦。”住持听后说:“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鉴真顿时恍然大悟,重新踏上了化缘之路。

鉴真大师的故事形象地演绎了“泥泞”在育人之道中的神奇魅力,并警示每一位育人者让自己的育人之道多些“泥泞”,而不是一路平坦。首先,育人者应该让学习内容多些“泥泞”,时刻保持各种内容上“泥泞”的天然状态,不主观臆断地扩大或者缩小其应该存在的面积,更不要自以为是地拉扯或伸缩其实际位置,通过真实的“泥泞”教育内容让孩子有机会去全方位地认识、体验、理解客观实际,而不是有意粉饰或者排除孩子本应自己面对的困难。再者,育人者应该让学习条件多些“泥泞”。物质生活条件再优越,也不可以省略让孩子亲身体验“泥泞”状况下学习生活的环节,因为只有布满“泥泞”的学习生活才会有效锤炼他们意志品质,完善其综合素养。同时,育人者还应该让学习途径、学习方法多些“泥泞”。让孩子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获取的“知识”和“能力”,其实际价值当然会大打折扣,而他们通过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排除一个又一个障碍、经历一个又一个挫折学到的东西,才会持久。

让育人之道多一些“泥泞”吧,这样的教育才会为孩子们的成长留下清晰的脚印。

(稿件编号:100617003)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实验小学,277101,电邮:)

上一篇:我不想孤单 下一篇:小学生习作心理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