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升白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06 11:27:44

健脾升白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健脾升白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出现白细胞降低后,试验组应用健脾生白汤,对照组应用地榆升白片,4w为1疗程。结果 试验组比对照组白细胞升高快,且能改善慢性乙肝患者应用干扰素后出现的乏力、纳差、发热、身体酸痛等症状,缓解患者痛苦,且试验监测无任何毒、副作用。结论 健脾生白汤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白细胞

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西医采用核苷(酸)类药物或干扰素,我科在应用上述抗病毒药物的同时,均应用中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病情好转。临床应用干扰素常引起白细胞下降,影响临床治疗,自2009年3月~2013年10月我们应用健脾升白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发现应用健脾升白汤能快速改善白细胞数量,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3年10月在我科应用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120例,诊断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纳入标准: 符合诊断标准,并获得知情同意书,可纳入试验病例; 年龄18~60岁的男性或女性。 根据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分会颁发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提出的符合干扰素治疗条件的患者,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注射液(商品名:派罗欣)180ug ih qw。④应用干扰素前白细胞计数为4~10*109/L,应用干扰素后出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计数为1.5~2.5*109/L。根据2009年中国抗病毒治疗指南,需要应用口服升白细胞药物或使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液。排除标准: 白细胞计数为

1.2方法 本研究是随机、成组设计,平行对照的回顾性研究。按就诊的先后顺序120例患者以1:1比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a-2a)(购自上海罗氏公司)180ug ih qw,出现白细胞降低后,试验组应用健脾生白汤,对照组应用地榆升白片;4w为1疗程,2个疗程后总结疗效。

1.3疗效判定 脾肾两虚症状、体征记分,症状体征内容以病例选择纳入标准为准,记分(参照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拟定)。无该项症状记"0分";症状轻或不经常存在记1分;症状显著或持续存在记2分;症状严重、舌象、脉象有1项以上异常者记3分。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各观察记录一次。应用干扰素治疗前、治疗后每周检查白细胞计数。

1.4安全性指标 每周监测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观察服药后患者新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热、腹胀、恶心等)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以n和%描述,计数资料的各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为双侧检验,P>0.05为无显著性差异,P

2结果

2.1疗效分析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数值的变化情况,见表1,表2。

由表1可见,经t检验,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有显著性差异(P

由表2可见,经t检验,分析试验组在治疗前后乏力、纳差、发热等主要症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2.2安全性分析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情况,见表3。

由表3可见,经t检验,分析治疗前两组患者ALT AST TBIL TB Cr BUN TSH T3 T4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后两组患者ALT AST TBIL TB Cr BUN TSH T3 T4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试验组患者ALT AST TBIL TB Cr BUN TSH T3 T4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患者ALT AST TBIL TB Cr BUN TSH T3 T4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实验室检查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肾功能、甲状腺功能均无明显异常。

3结论

两组病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进行检查,通过以上试验发现治疗组较对照组外周白细胞升高快,连续用药2个疗程后,白细胞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可以证实健脾升白汤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有疗效,并能改善慢性乙肝患者应用干扰素后出现的乏力、纳差、发热、身体酸痛等症状,缓解患者痛苦,且试验监测无任何毒、副作用。

4讨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传染病。HBV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一些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3]。我国是世界上HBV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2005年首次将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肺结核、血吸虫病并列为危害最严重的四大传染病之一。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最关键的治疗方法,持续抑制或清除HBV可改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降低HBV相关并发症。单纯中药抗病毒治疗,效果欠佳;干扰素是目前被批准治疗HBV的药物中仅有的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的药物,即同时具有免疫调节和抗病毒作用,具有疗程固定、不产生病毒耐药、HBeAg和HBsAg血清转换率高且应答持久等优点。应用干扰素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后可以改善肝脏组织学,显著降低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最终提高患者生存率[4]。

然而,干扰素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过程中,均可引起白细胞下降,与血小板、红细胞相比,白细胞半衰期较短,约为以6~8h,因此通常最先出现下降趋势的是白细胞,白细胞减少的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全身肌肉或关节酸痛、咽部疼痛、红肿、溃疡,甚至可并发严重的细菌、霉菌或病毒感染,以致突然出现畏寒、高热。临床发现白细胞在会在应用干扰素1~2w后下降。直接影响治疗的继续。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肝藏血",《金贵要略》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肾同居下焦","乙癸同源"。故肝病与脾、肾关系密切,以健脾益气和胃之黄芪、白术、党参、茯苓、陈皮加温阳补肾之淫羊藿、山药、熟地黄等组成健脾升白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应用干扰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符合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效果佳。编辑/许言

上一篇:情景模拟训练在优化护理流程中的应用 下一篇:异甘草酸镁和硫普罗宁治疗化疗后药物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