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德育工作中几个案例的反思

时间:2022-09-06 10:33:47

对当前德育工作中几个案例的反思

摘要: 我们的时生了深刻的变化,市场经济的自主经营、等价交换和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深深扎根在人们头脑当中,由此产生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嬗变。这种社会现实对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方式及教师、学生的思想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冲击学校“德育”工作。目前学校在“德育”工作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进行反思。

关键词: 德育 案例 反思

这几年笔者一直在思考着当前教育所面临的困惑,在发展的后面隐藏着深刻的危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德育”问题。我们经常可以感受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很多的学生自私懒惰、冷漠无情、目光短浅、粗鲁无礼、学习缺乏动力。我们看到学生在智力单向发展的背后,掩盖着学生人格成长的不足和缺陷。这一切是谁造成的呢?是这个时代、社会、教育制度?还是教师本身?我们的教育该走向何方呢?

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想找到新时期的社会环境下“德育”的出路,就必须仔细去反思以往“德育”的问题出在哪里,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及其产生的思想根源,也许这样才有可能找到正确的方向。根据这些年来本人教学生涯的观察、了解和思考,现特选择学校“德育”工作中典型的案例,对此进行分析,反思其得失之处,以希望能引起“疗救”的注意。

案例一:德育和智育分裂,重智育而轻德育。

期末考试结束了,教师分组流水改卷,统计分数、把成绩登入计算机,然后由教务处汇总,制作各班各科成绩汇总表,算出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最后在教师大会上公布,与教师个人的评优、评先和奖金挂钩。而除此之外,对于那些在书面上看不到的学生的道德品质,却无人问津。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对此都漠不关心,以致教师也只是“教书”而不“育人”。

反思: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很多学校,德育和智育似乎是两回事,两批人去做。虽然学校整天讲德育为首,但很少贯彻到实处。学校领导只停留在“讲”的层面上,而一般的教师只停留在“听”的层面上,中间虽然有政教处、团支部和少先队去做一些德育工作,搞一些活动,但这些活动多半流于形式,虽然场面轰轰烈烈,但最后收效甚微。

这是应试教育制度本身的缺陷,考试成绩成为选拔和评价人才的唯一标准。一方面,社会和学校把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学习优劣和能力高低的标准;另一方面,社会和学校又把成绩当作评判教师工作能力和优劣的标准。在这两个“标准”的指挥下,学校领导、家长、教师和学生不得不只关注一纸成绩。他们既都是这“标准”的制定者,又同时是这标准的受害者,这就形成了一个谁也无法独自从里面逃脱的恶性循环。

案例二:忽视德育的形式与本质、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的统一。

学校的礼堂里正在召开“向……英雄学习”的动员大会,学生们正襟危坐,听着一位位领导的讲话,“要在学校掀起学习英雄的高潮。”接下来,一些学生代表上台慷慨陈词:“我们一定以英雄为榜样,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让我们郑重地表示我们坚强的决心和永远的承诺。”接着学生们排队,在一幅幅长卷上龙飞凤舞地签上自己的名字。隆重的场面,激动人心的口号,新闻媒体的宣传,貌似德育效果很不错。而真实的一面却只是活动结束时,全体学生争先恐后地蜂拥而出,嘻嘻哈哈解散……

反思:在道德教育中,教育形式或教育方法本身不是目的,它们只是为了达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养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手段。单纯的活动不能达到这个目的,活动一定要和必要的事先和事后或进行当中的道德诱导和启发密切结合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如果学校道德教育只能在学生个体道德形成的外部起作用,而对学生心灵世界无所触及,那么就不能起到唤醒、激活与弘扬个体道德潜能中积极的、建设性的因素,其结果只能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道德是“自律”的,强调的是自觉,从心理学角度讲,思想道德教育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一种道德的形成,从道德认知到道德情感,再到道德行为、道德习惯,最后才能形成稳固的道德品质。利用签名进行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将复杂的教育过程简单化了。当我们的教育真正触及孩子的心灵,唤醒和鼓舞他们的道德自觉,在他们身上焕发出惊人的道德力量,最终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时,学生生活上求自理、学习上求自强、情感上求自控和思想上求自立,那么,德育工作的实效将大大增强。

案例三: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的双重丧失。

领导检查或大型活动时,许多学校都有这样的场面,一阵震耳欲聋的鼓号声响起,几位老师正忙活着“摆放”夹道欢迎的孩子们的位置,“训练”孩子们的欢迎姿势。为了迎接领导、嘉宾们的到来,孩子们在太阳底下不知等候了多长时间,演练了多少遍。尽管他们站位准确,动作整齐,但却一个个表情木然。因为,那是大人们要求他们做的,并不是他们自己的欢迎方式。

反思:德育存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存在于师生的相互交往中。一个人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是最真实、最稳定的行为,只有教育者对学生的教育、监督回到自然生活状态时,我们的德育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而以上的事例中,教师屈服于学校的管理,学生屈服于教师的权威,造成了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体性的双重丧失。一方面,学生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被迫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学生只是一个被迫接受的容器,没有自我选择的自由,丧失了主体性。而这种“自我选择的自由”正是道德形成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教师只是按照学校要求去做,把固定的道德规范强加给学生,对于这些规范,教师本身不一定认同,也不一定去实践,造成严重的言行不一,这是教育者对学生集体欺骗和压迫。教师成为机械的“传声筒”和道德监督工具,而不是通过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和感化学生,教师也丧失了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但却没有“人”存在。教师和学生在这种的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都丧失了,“德育”如何还能取得成功呢?

案例四:只重规范约束而忽视道德的内化过程。

一个学生与同学在楼道里追追打打,不小心碰碎了挂在墙上的镜框,闻声而来的教师厉声就问:“你是哪个班的?”然后上报政教处登记、处罚、扣其班级竞赛的分数,再由政教处通知其班主任。似乎打碎镜框不是他个人的过失,而是他所在班级的责任,扣下他班级的分数就可以了。最后,班主任气急败坏地找学生来训斥一顿,责怪其拉班级的后腿,给自己丢脸,至于对学生错误行为本身却不关心。于是,搞好卫生是为了保住流动红旗,并不是出自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遵守纪律是为了维护集体荣誉,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反思:一次次这样的教育,给孩子的心灵带来了什么?分析以上这个德育实例,我们不难发现,学校重视的是让学生服从规范,重视竞赛的结果,却忽略了在日常生活小事中对学生的帮助和教育,忽略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道德水准的提高。

对中小学生采取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方法来进行道德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并使他们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文明规范是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如果道德教育未能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思维与情感体验使之内化,他们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操作仅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上,则难以培养其自律品质。因为他律必然是有时空条件限制的,当学生处于失去外部道德规范制约的环境中,不少人就可能会有不道德的言行。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与在家、教师在与教师不在表现不一样,在国内与出国后道德言行判若两人的根本原因。即使是在他律的环境中,学生对行为规范的遵守也并非完全是出于内在良知的需求和自身的道德责任感,也可能在不道德的动机驱使下做出符合道德规范或貌似道德的行为。

案例五:动机教育只注重现实功利,缺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的正确引导。

一个教师在课堂上鼓动学生说:“你们要好好学习,考一个重点高中,然后才有可能考一所好的大学。考上大学后就不用再这么刻苦学习了,毕业后找一个好的工作,一生都不用愁了。”

反思: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等价交换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渗透到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头脑之中。教师、家长和学生在考虑学习目的时,都把经济利益放在了第一位,正如教师所言,努力学习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这对于生活在困顿中的学生也许有一定的激发力,但对于那些家庭富裕、不愁工作的学生来说,学习不等于自讨苦吃吗?我们能从如此现实功利的角度来设定我们的学习目的吗?这样价值观和人生观能支撑起学生追求知识的长期艰苦的过程吗?这显然是不能的。这也许正是目前不少有钱人家的学生学习缺乏动力的原因所在吧。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作为一个教育者,也仅仅把学习当作是为未来的人生混饭吃,那就显得目光短浅了,而这种现象还是相当普遍的。以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来引导学生,不但不能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动力,而且会使学生心中产生侥幸心理,更严重的是这种价值观和人生观会诱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的倾向,这对社会整体将会产生巨大的危害。

以上列举了目前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常见的几个典型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学校在德育的手段和目的上存在着一些偏差,致使青少年在全面健康成长上存在种种的问题。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其次才是追求高深的学问。学校的教育应把育人放在首位,努力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进行养成教育,贯彻“先学做人,再做学问”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目的始终是为了改造人、塑造人,学习知识也是为这个目的服务的,知识是完善人、改造人,使人之成为人的手段,而不是教育最终的目的。“智育”和“德育”的分割,犯了把教育的“手段”当作“目的”的错误。这种教育模式的结果是扭曲了人性,阻碍了人的健康发展,影响了正常人格的形成。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努力扶持学生心中“善”的观念,不断增强其力量,使其能抵制诱惑,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发展和完善健康而高尚的人格,这才是我们所有教育的最高目的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2004年7月第1版.

[2][美]David R.Shaffer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1月.

上一篇:关于程序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下一篇:面向情境的变式学习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