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机组维修外包管理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06 09:35:01

核电厂机组维修外包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红沿河核电厂机组维修服务外包需求,研究分析核电厂维修外包服务市场资源状况,从电站长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角度提出核电厂维修外包服务采购策略和承包商管理策略。

【关键词】核电厂 维修外包 采购策略 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TL4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维修业务外包是核电企业在国家法律允许条件下,充分利用社会专业分工,通过合理使用外部承包商资源,综合考虑安全、质量、进度、成本等因素,满足公司维修类业务需要,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基本手段,也是核电厂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沿河核电厂自2007年8月18日开工以来已历经近六年建设,1号机组已投入商运,涉及电站运营的机组维修相关合同已陆续签订。为使电站运营期机组维修业务长期、稳定和顺利开展,有必要结合红沿河核电厂维修目标、维修策略、外包需求等研究并制定机组维修外包(采购)策略。

核电厂维修目标、维修策略及外包需求

维修目标

维修活动是对构筑物、系统、设备或部件实施的任何保持或恢复其设计功能的工作。对与安全有关的构筑物、系统、设备和部件进行有计划的维修活动,包括预防性维修、纠正性维修和改进活动等,红沿河核电厂的维修目标是:

确保维修过程满足核安全法规、导则和规范的要求;

使电厂的核安全保持在较高水平,至少是与原设计水平相同;

获得电厂最佳可用率;

使人员的受照射剂量保持在“合理可行尽量低(ALARA)”的水平和防止污染扩散,尽量减少事故频率,保证维修人员的安全;

制订并优化维修承包商政策;

在上述目标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维修费用。

维修策略

红沿河核电厂的维修策略为:在DCS、特殊仪控(堆内外通量测量,控制棒调节,汽机调节与控制等)、继电保护等与机组运行安全可靠密切相关的核心系统和设备领域中培育自主维修能力,其它外部资源充分且成熟的维修工作采用外包方式依托社会资源,实现专业化、社会化的维修模式。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合理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持续改进,使电厂主要性能指标进入行业的先进水平。

外包需求

红沿河核电厂目前在编生产人员约1000人,需同时承担四台机组移交接产、运行、日常维修和机组大修任务,这些人员将主要是负责维修计划,机组状态,安全、质量控制等工作,能够投入机组维修工作的人员数量有限,现场具体的检修活动需依靠外部承包商来实施。参考同类电站经验,2015年后红沿河核电厂维修承包商总人数将达到约4000人。

市场承接维修外包需求的资源现状

核电厂设施维修工作质量要求较常规电站高,维修工作具有严格的工作程序规定,对维修工作人员技能要求更高,导致核电维修市场进入和退出成本都较为昂贵,维修市场供给呈现刚性。

国内核电厂核岛维修资源不足,除核电厂自主维修外,仅有深圳中核二三核电检修有限公司等少数几家承包商,其他承包商尚无核电检修经验,资源现状难以满足国内电站需求;常规岛/BOP维修资源相对丰富,但受限于传统的主、辅业管理模式和上、下游公司的经济关系,导致可用资源缺乏、资源可靠性不高;其他通用服务外包资源有限,大部分项目未得到市场重视。

新承包商的引入和培养未得到核电厂业主应有的重视,随着新核电厂的逐步投产,现有承包商骨干流失严重,技术水平将进一步稀释;如不注重引入和培养新承包商,核电厂在与承包商合作方面的主动权将逐步丧失,致使外包项目安全、质量、成本等可靠性降低。

外包项目的采购策略

市场化项目

市场化项目与承包商的关系是基于市场化的合同关系,应立足于市场竞争的内在动力,通过招标、竞争性询价、竞争性谈判等竞争性采购方式执行采购;从资源的长期可靠性和经济性角度考虑,针对同一类项目应争取同时使用两家以上承包商,从生存基础上形成良性竞争条件。

战略合作项目

与承包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是市场化合同关系的延伸,是市场化发展中强化双方合作的新需要,是核电项目外包及承包商管理的需求,与承包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的条件:

承担核电运营中常年或周期性项目;

掌握关键技术,市场资源紧缺;

有独立、完善的安质环管理体系;

具有优良的战略性项目合同的记录及业主方的评价;

经济及管理模式适应与核电长期合作,具有成熟的社会化资源的培养能力。

针对战略承包商,应依据其所负责任的大小,对其成本予以测算,并结合市场价格水平商谈具有合理价格优势的合同,形成战略合作层面上的市场价格化。

对于同一类的战略合作项目,应争取两家以上承包商在用,力求以维修活动为中心展开竞争,通过良性竞争不断提升资源品质,实现优胜劣汰。

承包商管理策略

核电厂运营管理主要活动包括生产管理和维修管理,维修工作主要依靠承包商完成,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生产管理指标,因此承包商管理是核电厂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以重视。

承包商管理策略应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公司内部的承包商管理体系,二是公司与外部承包商的关系策略。前者需要在公司内部建立承包商管理机制,包括承包商管理组织机构(承包商管理委员会)、管理策略和工作流程。后者是承包商管理工作的延伸,通过制定合理的外部承包商关系规划,以指导各项承包商管理工作。

承包商管理体系

核电厂成立承包商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维修外包需求识别、决策和实施,对承包商资源进行规划和配置。承包商管理委员会下设承包商管理工作小组,作为承包商管理委员会的操作层负责完善承包商管理政策,处理现有管理程序不能覆盖的问题,跟踪电力检修市场,向管理层提出人力资源及商务管理方面的建议。

核电厂基于承包商关系策略而施的有针对性的一系列管理措施,主要体现在对关键承包商(战略承包商)的管理方面,主要措施举例如下:

与战略承包商签订长期合作的框架协议,达成长期合作意向;

与战略承包商共享计划及预测的需求,督促承包商制定长期的人力资源培养规划;

将战略承包商工作负责人以上员工培训计划纳入核电培训体系;

向战略承包商开放相关培训设施。

核电厂应针对承包商管理建立一系列管理程序和流程,如承包商引入流程,承包商评价流程,承包商等级确认及调整流程、安全培训与授权管理、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工作过程管理等。

承包商关系策略

根据成熟核电厂经验,四台机组合格服务商的数量约200家,其中重要承包商比例与其承担的项目合同总金额比例较符合“二八定律”,即与20%的承包商签订的合同总金额占全年服务项目合同总金额的80%。因此,与关键承包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承包商关系策略的重点。

针对战略承包商,应培养其核心竞争力,扶持做强做大;保证其价值观及战略目标与公司趋向一致;强化有效沟通机制,建立相互高度信任关系;共同探索,全面有效控制成本;加强对其信息化管理,促进高度信息共享;以正向激励以促进战略合作为目标进行控制。

结语

核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核能已经成为人类使用的重要能源。我国已进入核电高速发展期,根据国家核电发展规划,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合理引导和培养核电厂专业维修承包商资源,使用好、管理好维修承包商,对确保电站长期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1、2号机组维修大纲》(桑广义等编写,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 2012年 第2版)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7)

上一篇:核电专用管道20控Cr钢焊接技术 下一篇: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施工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