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提升小学数学“学案导学”的教学实效

时间:2022-09-06 08:15:29

巧用多媒体提升小学数学“学案导学”的教学实效

摘 ;要: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如何巧用多媒体的优势提升小学数学“学案导学”的教学实效性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多媒体 ;优势 ;学案导学 ;小学数学 ;实效性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22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4-0-01

新课程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小学数学应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中,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促进了多媒体和“学案导学”的深度融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了“学案导学”的最大教学效益。

1 ;利用多媒体优化“学案导学”的整体教学环节

在小学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利用多媒体可全面优化整体教学环节: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多媒体数学学案,认真研读数学课本,然后根据学案要求通过多媒体学习助手的帮助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掌握相应数学学习内容。在学习期间,通过网络平台或信息平台,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从而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1 ;多媒体教学学案设计要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多媒体可创建声、图、影像等丰富多彩的学案,可拓展生硬、枯燥的文本学案,更合理地突出教学重点,分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更好地为“学案导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利用多媒体,可设计直观形象、有层次梯度的问题,逐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思维导图等头脑风暴的软件有利于呈现教材整体知识结构,控制学量,明确学习目标。对于课本上的一些抽象数学问题,就可以通过多媒体动画或音视频进行演示,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找出问题,理清数学学习的重难点,并受到有效激励,提高学习自信心,积极深入到数学探究中,形成自学能力。

1.2 ;多媒体教学小助手辅助学生自学教材,灵活完成学案的相关问题任务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就是要学生独立自主完成学案中的相关问题。为充分促进学生自学,小学数学教师可提供多媒体课件,即教学小助手,提供学案中重难点问题的完整提示信息,在学生自学教材或讨论交流需要帮助时,可通过教学小助手获得高效辅导资源,让学生快速掌握教材,独立完成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任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多媒体教学小助手要在学生预习、自学、探究、总结、复习等“学案导学”教学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更要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并且在学生的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点拔、汇总、调整,引导学生紧扣学案,尤其是教学重难点问题,通过探究实践,形成共识,促进学生将知识内化理解。

1.3 ;巧妙进行多媒体信息整合,强化精讲释疑环节

在学生充分自学、讨论交流,已初步掌握本节教学知识点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和教学重难点,再进行精讲释疑,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遵从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原则,有机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进行整合,扎实落实好教学目标,让那些学生经过教师的适当点拨能解决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自主解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1.4 ;有效应用多媒体评价检测平台,落实好练习巩固环节

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练习巩固。可通过多媒体制作一个评价检测平台,如填空题、选择题、趣味题、小游戏等,通过交互功能,对学生认知能力和学习目标进行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通过交互性测试让学生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最终教师根据评价检测结果,调整教学进度,做到有的放矢。

2 ;高效进行多媒体信息整合,提升“学案导学”教学效率

2.1 ;创设多媒体“学案导学”教学情境,唤起学生求知欲望

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一个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也便于学生理解,让抽象的知识和内容更加形象化,易于学生接受与消化。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创设不同卡通动物开着不同形状轱辘的汽车竞赛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思考学案中的问题:哪个动物先到达终点?为什么呢?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整合各种教学信息,学习热情高涨。

2.2 ;利用多媒体增加“学案导学”的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把全面、大容量的课程资源以及多姿多彩的课外知识呈现在学生眼前,既增加了课堂的容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节省了导学案的空间,更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例题讲解中,笔者把例题解题过程和学生作业直观的呈现在大屏幕上,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规范解题过程,并当堂进行例题的剖析,这样做省时、直观,便于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教学方法。

2.3 ;有效提高学案导学的执行效率

教师在学案导学教学时要巧用多媒体,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生活体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效提高了学案导学的执行效果。

综上所述,教师要有效促进多媒体和“学案导学”的深度融合,合理创建教学情境,安排师生的交互活动,搭建高效的教学结构,突破教学重难点,加快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的速度,拓宽了数学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以期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从而提升小学数学“学案导学”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袁智强.关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调查与分析[J].数学教学学报,2002,11(2):95-97.

[2]邵万强.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价值和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10(3).

[3]王妍,李忠海.媒体技术优化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3(1).

上一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认知学徒制的实践探索 下一篇:主题 收获 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