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VⅡ—DNA在生殖器疱疹检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6 07:49:55

HSVⅡ—DNA在生殖器疱疹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HSVⅡ-DNA检测对生殖器疱疹中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Ⅱ)阳性检出率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性病门诊收治的生殖器疱疹患者135例为实验标本,分别予以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FQ-PCR)检测 HSVⅡ-DNA和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SVⅡ抗体,再以病毒培养法评价以上两种方法的检出率。 结果 FQ-PCR 法HSVⅡ-DNA检测的HSVⅡ阳性检出率为74.1%,ELISA法HSVⅡ抗体检测的HSVⅡ阳性检出率为65.2%,作病毒培养标准检测的HSVⅡ阳性率为80.7%;FQ-PCR法检测HSVⅡ的灵敏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特异性显著高于ELISA法。 结论 FQ-PCR 法HSVⅡ-DNA检测的HSVⅡ阳性检出率更贴近于金标准值,并且检测上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等优越性,对于临床诊断生殖器疱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阳性率;生殖器疱疹;病毒培养;单纯疱疹病毒

[中图分类号] R7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3-0092-02

生殖器疱疹(简称G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由感染单纯疱疹病毒(HSV)所引起[1]。HSV又分为Ⅰ型和Ⅱ型,近年来研究发现,GH的主要感染病原体为HSVⅡ,且发病率逐年增加,已成为最主要的生殖器溃疡疾病之一[2]。目前HSVⅡ的实验室检测方法颇多,本文采用FQ-PCR法检测GH患者的HSVⅡ-DNA,并与ELISA法HSVⅡ抗体检测进行对比,探讨该方法对于GH诊断的临床检测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性病门诊收治的生殖器疱疹患者135例为实验标本,其中男91例,女44例,年龄21~56岁,平均(35.3±7.7)岁,病程3 d~5年。入选标准: ①有非婚不洁性接触史或者是配偶有GH病史;②生殖器、外阴或者是宫颈皮肤或黏膜有红斑、裂隙、丘疹、水疱、糜烂、溃疡、脓包和结痂等,局部刺痛瘙痒;③近两周内未使用过抗病毒药、抗生素以及免疫调节剂。

1.2 方法

1.2.1 标本的采集 采用无菌棉签擦取患者皮损部位的液体或者是阴道分泌物,放入0.5 mL的生理盐水中;另同时采少量标本,立即放入0.5 mL的病毒移送液中,置入-70℃的冰箱中保存备用。同时抽取2 mL的患者静脉血,进行离心取血清备用。

1.2.2 HSVⅡ检测 ①HSVⅡ抗体检测:采用美国Trinity公司生产的HSVⅡ检测ELISA试剂盒,根据试剂盒说明进行具体严格操作。采用酶标仪(美国Hyperion-MR生产)对血清样本进行HSVⅡ抗体检测。②HSVⅡ-DNA检测:采用的试剂盒为深圳匹基生物工程公司生产,在HSV-DNA保守聚合酶基因序列的设计引物上进行FQ-PCR检测,根据试剂盒说明严格予以操作。③病毒培养:取0.1 mL病毒移送液,将其接种到已经成片的Vero细胞上,在37℃温度中吸附2 h后再注入维持液,进行37℃恒温培养,观察细胞的每日病变(CPE),第3天后若无CPE出现,即汲取培养液0.1 mL,将其转种于新制单层Vero细胞上继续进行观察,如此盲传3代,仍然没有出现典型CPE,病毒分离报告即可定为阴性。

1.2.3 评价FQ-PCR和ELISA (1)以病毒培养检测出的结果为金标准,对上述两种方法检测 HSVⅡ的特异度、灵敏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予以计算,并进行评价。(2)特异性是指HSVⅡ检测在生殖器疱疹患者以外的人群中的百分比或者是真阴性率,抽选非患该病者为对照组,然后与本组实验对象进行“+”“-”分布频数计算。特异性(%)=真阴性/(假阳性+真阴性)×100%, 灵敏度(%)=真阳性/(假阴性+真阳性)×100%。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SVⅡ阳性检出率

135例患者FQ-PCR法行HSVⅡ-DNA检测检出HSVⅡ阳性100例(74.1%),135例患者中ELISA法HSVⅡ行抗体检测检出HSVⅡ阳性88例(65.2%),135例患者作病毒培养检出HSVⅡ阳性109例(80.7%),FQ-PCR法HSVⅡ阳性检出率明显更贴近于标准值。

2.2 评价HSVⅡ检测效果

FQ-PCR法检测HSVⅡ的灵敏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特异性显著高于ELISA法。

3 讨论

生殖器疱疹(GH)较容易复发,常给患者的性心理障碍及生活质量造成巨大影响,并且HSV感染者大大提高了HIV的易感性。因此,GH患者HSVⅡ的早期检测、及早诊断和治疗对于促进病人皮损愈合、减少其危害性、降低传染性具有重要意义[3]。

目前实验室HSVⅡ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免疫荧光检测(简称IFA)、病毒分离培养、免疫印迹检测(简称WB)、抗体检测(简称 ELISA)及分子生物检测(简称PCR),但以从皮损或水疱组织液内分离培养出HSVⅡ为检测的“金标准”[4]。虽然病毒分离培养是作为GH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受成本较高、实验条件严格且操作繁琐等因素影响,只作科研用或者是流行病学调查。目前临床诊断中仍以血清抗体检测方式( ELISA)为主,但当在HSV-Ⅱ感染的初期,患者血清中尚未出现病毒抗体,还有当机体对感染HSV-Ⅱ的免疫反应较低时,并不能产生易检测抗体,其特异性和灵敏度有待提高。FQ-PCR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检测技术,为分子生物学检测,用PCR实时荧光定量法对患者皮损中的HSV Ⅱ-DNA进行检测,能直接检测出患者皮损部位的HSV-Ⅱ病原体,具有检测速度快、高灵敏度及特异性强的优势,大大提高了GH的确诊能力。同时不需要开盖进行PCR产物检测,避免了传统PCR技术上易发生假阴性或假阳性污染的不足,增强了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临床上应用亦越来越广泛[5]。

本文研究显示,135例患者FQ-PCR法行HSVⅡ-DNA检测检出HSVⅡ阳性100例(74.1%),135例患者中ELISA法HSVⅡ行抗体检测检出HSVⅡ阳性88例(65.2%),135例患者作病毒培养检出HSVⅡ阳性109例(80.7%),FQ-PCR法HSVⅡ阳性检出率明显更贴近于标准值,且表1中显示FQ-PCR法检测HSVⅡ的灵敏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特异性显著高于ELISA法,充分论证了FQ-PCR方法检测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FQ-PCR 法HSVⅡ-DNA检测的HSVⅡ阳性检出率更贴近于金标准值,并且检测上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快速等优越性,对于临床诊断生殖器疱疹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付玉梅,张晓坤,杨晓仪. 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测在生殖器疱疹诊断中的应用[J]. 广东医学,2011,32(22):2970.

[2] 蒋源,黄述江,韩永智. 伐昔洛韦抑制疗法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J].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2):2053.

[3] 方小娴,林贤娜,方苗. 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单纯疱疹病毒抗原及抗体检测与分析[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7):2519.

[4] 陈志瑾,黎庶,杨杰,等. 细胞培养与PCR法检测生殖器疱疹病毒的对比研究[J].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21(2):155-158.

[5] 尹兴平,张海平,曹蕾. 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生殖器疱疹病毒的对比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7):1261.

(收稿日期:2013-02-25)

上一篇:前列腺癌经直肠超声声像图与病理组织类型的关... 下一篇:异位性皮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3与干扰素—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