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价值转移决定新的机遇

时间:2022-09-06 07:44:04

互联网价值转移决定新的机遇

郭 伟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合伙人

互联网的发展依赖于社会的发展,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与大众生活与需求结构的发展模式有相应的一致性。新的需求模式也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新的商业价值模式。互联网的价值转移,正从静态信息转向动态信息;从延时信息转向实时信息;从固定平台转向移动平台。

基于动态信息的价值转移,互联网的竞争与发展机遇,也正从基础文字信息传播能力的竞争,转向图文、影像信息创造和编辑、整理能力:转向动态增值信息传播能力,传播交互能力的系统竞争。具有增值信息加工能力和持续服务能力的专业互联网也因而获得更大价值成长。

基于实时信息的价值转移,实时信息价值凸显,部分受众因额外付费获取实时信息,这在财经领域尤为明显。在实时内容领域,互联网在特定领域增强实时信息的采集、创作、编辑和加工与整合能力,有利于占据有利的竞争态势和价值成长基地。在生活资讯、交通咨询、商业资讯、财经资讯、灾害救助等众多领域,新的实时互联网价值成长的蓝海,仍将不断涌现。作为实时传播竞争的载体,及时发展和掌控更多的实时互联网资源,也是互联网获得价值成长的蓝海。

基于移动平台的价值转移,移动互联网以其无线互联的先天优势,正不断创造着日益繁多的应用内容,也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包括移动影音服务、移动金融服务、个性化定制等领域。

中国营销系统的价值创新

“体系”贯穿于整个营销流程与行为之中、体现在每个营销细节之中,任何一个小的块面都不能脱离其他的块面而孤立存在;每个块面、每个营销细节又是一个小的体系、是大的营销体系的单元,企业也总是在不断构建自己单一块面的优势中,实现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比如说,看似简单的新产品上市问题,也有着从完整的产品层次和不同市场周期的具体要求,包含着从产品、价格设定、渠道促进和动员、竞争对手反击、营销执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基于各企业在内外营销资源的储备与营销能力上的具体差异,营销系统的基础建设与全面竞争能力的打造不是形而上学的,营销体系的各子系统的排列、组合不能是盲目与想当然的,更不能是简单跟随效仿别人的。营销要素和各子系统之间的不同排列组合都将会产生不同量级的竞争能力。

一言以蔽之,中国营销的“转”、“合”路径就在于能力与要素导向下的营销系统的价值创新,但关键还是做到用自己的方式实现增长。

中国经济的变化为中国营销带来了新的注解:国民经济转向以适度投资与以消费为核心驱动的内需导向时代,市场景气度有待恢复,企业营销基本处于低价驱动的“微利时代”;很多产业将告别过去高速增长时代,步入“中速”时代等。

在此背景下,一切营销战术战法的创新都应该摒弃浮躁、回归理性,秉承价值驱动而非纯机会导向的逻辑。

上一篇:领导力的理解:领导者≠老板 下一篇:中小企业网络直销模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