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时间:2022-09-06 07:39:05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摘 要] 虽然行政事业单位一般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但是,对于整个社会再生产却起着基础性作用,甚至是先行的作用。因此,它是整个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其财务管理进行探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作用,其次,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问题

一、 前言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是客观存在于财政、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业务工作和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国家与单位、单位与单位以及单位内部的经济关系,它是事业管理的重要内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必须与事业的发展相适应。

财务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与时代要求。在新的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财务管理,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必须包含科学、依法、成效等新的内涵。本文就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来进行探讨。

二、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作用

(一)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以各种形式存在的资产得到全面反映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不仅行政事业单位以各种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应当作为资产予以确认;而且行政事业单位以各种非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也应作为资产予以确认。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事业单位无论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还是以非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都同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都需要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上予以确认。所以,只有引入资产的概念,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以各种形态存在的资产得到全面的反映。

(二)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资产的管理

由于多种原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缺位”现象,即只重视对一部分资产的管理,而忽视对另一部分资产的管理。譬如在无形资产的管理上就是如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明确了资产的概念,对财务管理做出了比较系统、明确的规定,将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资产的全方位管理,更好地发挥资产的作用和效益。

(三)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合资、合作、横向联合等形式发展事业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国家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励利用多种形式发展事业的方式;在实践中,一些国有行政事业单位通过合资、合作和横向联合等形式发展事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国家没有对行政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行为的审批做出统一规定,导致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行为的盲目性;国家没有对行政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所利用的资金、实物等的范围做出统一规定,导致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利用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和为维持事业正常发展、保证事业计划完成的资产对外投资,影响了事业的健康发展。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没有进行严格,准确的资产评估,有的甚至没有进行资产评估,使行政事业单位在合资、合作和横向联合中没有得到应有的投资回报,造成了资产不应有的损失或流失。《行政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引入资产概念,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做出了规定,对于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外投资管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依法组织收入活动和多种形式发展事业格局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就要以科学管理为第一要务

财务管理的核心价值是科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就要以科学管理为第一要务。科学管理的基础是精细管财。精细管财的科学性体现在服务大局,对事关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身心健康,事关地方宏观经济战略调整与经济发展,事关行政事业单位事业发展大局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要事项,预算编制时,要先行调研、加强规划、重点倾斜,做到科学合理、精细可行。同时,又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日常业务的开展,力求“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精细管财的科学性体现在广开渠道,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利用现行的有关政策,帮助扶持行政事业单位在公正平等的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拓宽经营服务性收入渠道。科学管理的保障是民主管财,民主管财的科学性体现在“管财决策者”、“家和万事兴”,阳光透明的民主管财是实现精细管财科学化的重要保障。充分发扬民主,不搞“家长制”,不搞“一言堂”,对重大财务决策坚持民主讨论,集体研究;经费管理从严,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坚持“一支笔”、“一本账”、“一盘棋”。科学管理的前提是专业管财。

(二)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培训工作,提高其专业技能

要加强对财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熟练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以及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资金支持力度。资金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改革成功的保障,为推动改革顺利进行,应切实解决好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会计工作改革经费不足问题。专业管财的科学性体现在“管财执行者”本身,高素质的财会专业队伍是实现精细管财科学化的首要条件,要满足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事业的发展需求,财务人员除传统的财务核算能力外,还应该具备预测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各级行政事业单位部门要高度重视财务工作,对财务人员必须加强政治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职业道德和诚信教育,营造出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必须对财务人员加强后续教育、加大培训力度,营造出浓厚的业务学习氛围;必须稳定财务队伍、关心财务人员成长,营造出和谐的财务工作氛围。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以依法管理为第一要求

财务管理的基本前提在依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要以依法管理为第一要求。依法管财是依法管理的关键,必须严格执行预算和财经制度,牢固树立依法管财的观念,巩固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依法管财在于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做到“依法收费,应收则收,应收尽收”。常言道:师出有名,“依法收费”就是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部门作为执法的主体,在执行收费任务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必须做到“不该收的一分不收,该收的一分不少”。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要严格执行国家扶持政策,坚决杜绝乱收费、违规多收费;但又要克服片面理解国家政策,少收费,甚至收人情费,人为导致不公平竞争的现象发生。依法管财还在于加强审计与监督,要实行“铁算盘”管理,“铁将军”把门。

(四)定期组织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

固定资产清查,要注意盘点实物、查核账目,及时编制固定资产盘盈盘亏报告单。对于固定资产的盈亏、毁损,在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其次,要针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如对长期闲置固定资产,应建议及时处理,对运转不良的固定资产,要建议及时修理,对保管、维护不妥的固定资产,应建议及时改进等。

同时,出纳应根据《现金管理条例》的规定,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并将超出库存限额的现金及时存入银行,保证现金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于因经营需要而不必当日存入银行的现金收入,应得到会计主管的签字批准。

参考文献:

[1]J.Aharony,J.Lee and T.J.Wong.Financial Packaging of IPO Firms in China[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8 Spring

[2] Marin,D.,G.Aldhizer III.,J.Campbell and T.Baker.When Earnings Management Becomes Fraud[J].Internal Auditing,2009 Jul./Aug.

[3] 财政部企业司.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信息化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上一篇:餐饮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试论房地产公司绩效考评与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