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难”

时间:2022-09-06 04:29:29

如何解决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难”

【摘 要】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音乐教师,你是否在教学中感到快乐?感到轻松了呢?我想更多的音乐老师常常会因音乐课上学生不配合教学,纪律松散,对音乐的不屑而伤脑筋,那么,如何让我们的音乐课改变这种情况,使学生真正兴趣并且和老师一起动起来,这个问题常让我深思。初中音乐教学的“难”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策略

一、我们的音乐教学为何“难”开展

让我们的音乐教学难开展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青少年的心里特征。初中,是学生的少年时代,这个时期的少年“一半是儿童,一半是少年”幼稚与成熟并存,是一个生理与心理发展迅速时期,令人烦恼又充满希望,一些学生情绪不稳定,具有叛逆性和闭锁性。他们开始非常关注自己的一举一动将会产生什么后果,别人如何看待、评价自己。因而会有“自保”的态度,不愿当众表现自己,显出一定的“闭锁性”,这些生理和心理发展快的学生就没有了儿童那种幼稚天真活泼的性格了,他们对音乐课中的表演这个环节已经没有兴趣,认为那很丢脸,在音乐课中也不愿唱歌,不愿举手发言,担心自己如果回答错了或唱不好,同学会笑话自己,有损自己的“形象”。如果不正确对待,这种心理会导致他们更加封闭自己。中学生一般对“面子”的问题都看的很重,稍有不慎就会伤及他们的自尊心,这时很可能出现反抗心理,也称“逆反心理”,他们觉得你让他表演就表演很幼稚很丢脸,有了这种心理现象的学生往往会与你背道而驰,而且会一个影响一个,从而影响教学的正常开展,老师不改变对他们的要求只会造成师生间的不愉快,因此,我们老师要尊重学生,理解他们这个时期的心理特征,改变教学方法:

二、了解当前初中学生学习音乐的需求

目前初级中学使用的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1年实审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至今内容都没有更新和增加,在内容上已经不能适应新世纪初中学生音乐的需求,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音乐也在发展,多年的素质教育已经让我们的很多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能力和基础,没有学习音乐的孩子他们也可通过电脑,电视,市场上找到他们喜欢的音乐,有了他们这个年龄喜欢的音乐类型,所以,初中音乐教科书的音乐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加以更新。歌曲教学的内容的更新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育观念,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与身心发展。在保留音乐教材中传统经典歌曲的同时,每单元要增加选学歌曲的数量,并要有完整的曲谱。留给学生选择的空间,唱他们想唱的歌,提高学生的歌唱热情,音乐课才会有他们真诚的歌声,这样你结合歌唱的要求,音乐知识的讲解,他们就会更能接受。其次,音乐欣赏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为首要任务。音乐欣赏教学内容要保留原有的经典作品,更要根据中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既要保留世界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还要有现代的流行音乐,时尚音乐,不要总给学生旧的东西。可以增加一些当代有名的音乐天才的作品、表演,是学生平常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的,听到的,近距离的。从现实生活中去了解民族的东西,先让他们愿意接触这些东西,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再指导学生从本质上认识这些音乐,拓展初中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和音乐鉴赏能力。

三、初中音乐课的教学常规更是让音乐老师感觉音乐课“难”

说实在的音乐的课堂纪律实在是不好维持,特别现在的学生对流行乐坛的羡慕!无法描述!他们总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或者是说话课!作业课!唉……有时候真受不了。这是音乐老师很普遍碰到也难解决的一个问题。我觉得这里有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音乐课不用考试,不影响升学,没有很明确的要求,学多学少,学与不学没关系的思想有直接关系。其次,既然是常规,是一种行为习惯,音乐课学生的自由、放松行为不是一次形成的,而是从小学开始就要被重视,因为教学都有一个连续性。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集体,要使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得以正常进行,就必须有铁的纪律作为保证。音乐课也不例外。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个问题,对学生常规要求必须从小学做起,要让学生明确音乐课和其他课程一样要守纪律。而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目标、课堂纪律、学习评价要有一个明确的要求,这样学生才知道我的老师对我有什么要求,我要怎么做,音乐课是快乐的轻松的,但不是随意性的,自由性的。我们可以根据这个学科的特殊性形成一个不同学科的规则来要求学生。从小抓长期抓才会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硬件跟不上,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造成音乐教学“难”

学校为音乐教学与音乐活动提供的必要设施是音乐课程的重要资源,是实现音乐课程目标,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物质保证。《音乐课程标准》中详细地规定了学校音乐课程应配备的专用教室、各类乐器、音像器材、多媒体设备以及图书资料等要求,并阐述了学校广播、电视、网站、礼堂、体育馆以及校园各种文化设施对音乐教育的潜在作用和无形影响。对此,学校领导和音乐教师应给于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是的,二十一世纪是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生手中MP3、MP4、电脑已经让他们听多了看多了,相比我们的录音机,用的是磁带怎么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呢。特别是用录音机和磁带,我们能有多少资料可以补充给学生,声音差些就不说了,教学内容不能灵活使用是最糟糕的。音乐教材配的是磁带和光盘,没有多媒体光盘又有什么用呢?多媒体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有的设备,这样的配置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应配上VCD和DVD片方便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能有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介入,就才会丰富音乐教学的内容,使抽象的音乐变得更加感性、活泼和生动,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才能满足现在学生对音乐的要求,才能吸引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在音乐教学中实施美育的目标。

总之,音乐学科虽然没有考试的要求,但却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每个音乐教师在每个不同的岗位上运用他们的智慧改变音乐教学中的“难”,提高自己的教学素质,我们也期待音乐教材内容能不断改进,教学硬件能有改良,为我们理想的音乐教育而努力吧!

上一篇:《勇气》的备课与教学笔记 下一篇:“三段式”阅读教学法引爆学生阅读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