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时间:2022-09-06 04:28:34

工程地质勘察中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摘要:工程勘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甚至关系到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然而很多建设单位对勘察行业不懂不重视,只图便宜,不管质量,宁可在桩基或基础施工中多花钱,而不愿在工程勘察中花小钱!由于部分的建设单位的不重视造成了一些勘察技术人员的不重视,从而导致工程勘察中常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就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常见问题,勘察,解决措施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survey is building engineering a indispensable link, and even related to the whol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problem, however, many construction unit to survey industry don't understand not value, only pursue cheap, no matter the quality, would prefer the pile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spend more money than in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to spend a little! Because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t does not value caused some survey of technical personnel not value, leading to problems in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this paper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 common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ving measures.

Keywords: common problem, survey, solutio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常见问题分析

1.1现场钻探中常见问题

加人WTO后,工程地质勘察业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技术与劳务逐渐分离,勘察单位的勘探设备越配越少,且原有的钻机在经济责任制名义下都转为个体钻机。勘察合同签订后就到社会上联系个体钻机,即使有的单位自有一些钻机,由于工期过短,要在短期内完成外业工作也必须联系个体钻机参与抢工期。社会上的个体钻机越来越多,但对个体钻机的管理几乎是空白,最多只是到工地后临时签个安全责任状和技术交底而已,有的甚至都没有进行技术交底就大规模开工。个体钻机的钻探劳务费(钻探、取土样、标贯等综合单价)很低,而钻机工人工资近年不断提高,且钻探设备、耗材等不断涨价,钻探成本不断提高。个体钻机业者要挣钱就无法按规范要求进行钻探,必须违规才能盈利。现场常见的违规行为有超管钻进、不取岩芯或少取芯、开水扫孔钻进、不做标贯或不按规范要求进行标贯;取土样不规范或采用人工包芯样;甚至编造钻孔资料等。

1.2土工实验中常见问题

规范要求采样密度大,一个工地往往要取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土样,除个别工程外,大多工程工期较短,有的工程甚至要求外业结束后3一5天出勘察报告,扣除报告编写、审核、修改的时间,留给土工实验的时间只有1一2天,而不管有多少土样、不管实验仪器有多少,因此除个别实验室外,大多实验室无法100%满足工期要求,加上目前实验室大多实行经济责任制,满足客户的工期要求是其生存的前提,迫使实验室对一些占设备、费工时的项目(如剪切、固快、压缩、三轴等)不按规范步骤做,或只做部分就编出实验报告。

1.3现场技术管理中常见问题

很多勘察单位的现场作业不是由专业人员承担,而这些人员又未进行过专业技术培训,其技术水平远不能胜任所从事的工程勘察工作,从而导致现场作业出现大量的不规范行为,还有少数技术人员不能自觉加强对规范、标准及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很多时候勘察项目多,工期紧,后续服务多,人员紧张,一个项目往往只配一名技术人员,有的项目勘察技术人员配备与工地上多台钻机不相对应,在个体钻机要违规钻探才能盈利的情况下,技术人员配备不足,给个体钻机违规的机会。

1.4勘察报告编写中常见问题

由于勘察增长过快,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不足,勘察单位不同程度的启用学校毕业不久的年轻人进行现场管理及报告编写,受工程经验限制,他(她)们有的不能准确的把握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性,有的不能就拟建物特征紧密结合岩土体特征提出最合适的地基基础方案,尤其是地基处理方案、边坡治理方案及基坑支护方案等。由于缺乏经验,他们对岩土设计参数不能有个正确的认识,经常直接取数理统计值作为设计参数,而不能对统计值的失真部分进行分析和修正,因此他们编写的报告总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2解决措施分析

2.1加强行政管理

2.1.1加大政策宣贯力度

加大政策宣贯力度,尤其是新规范、新技术的宣贯以及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促进勘察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在落实国家政策的同时,应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的要求各勘察单位按现行规范、规程要求进行勘察,遵守国家强制性条文,保质保量完成业主委托的任务;要求各勘察单位按国家的取费标准取费,不得扰乱勘察市场。

2.1.2加强技术管理

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可能导致现场技术管理不到位,岩芯编录不及时,取样测试质量低劣。要提高勘察质量,必须加强技术管理:要求勘察技术人员持证上岗,上岗证分项目负责和技术员两大类,项目负责应该具备注册岩土工程师资格,或经验丰富、取得显著技术成绩的本专业工程师以上职称资格;技术员应该具有一定工程经验且经培训考核合格。项目负责主持项目勘察,编写勘察纲要、勘察报告,参加施工验槽及工程专题会议;技术员负责执行勘察纲要技术要求,进行现场编录等。每个项目合同备案时,勘察单位应提供相应的项目负责和与钻机数量匹配的技术员资料同步备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进行随机抽查,确保技术管理到位。

2.1.3加强钻机管理

钻探质量的优劣决定了地质分层的准确与否,原位测试、取土样的规范与否决定了岩土参数的准确与否,加强钻机(尤其是个体钻机)管理,强调质量与责任挂钩。要求钻机按规范钻探、取土并进行原位测试,对钻探报表的真实性负全责。每个项目合同备案时,勘察单位应提供相应的进场钻机、机长、报表记录员资料同步备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进行随机抽查,确保钻探质量。

2.1.4鼓励先进,批评落后

勘察最终产品是勘察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经常组织专家对勘察产品进行质量检查,每次检查应进行评分,对质量较好的给予表彰,对质量低劣的给予批评,并记录在案。质量检查应是随机的抽查,既检查勘察报告,也检查勘察质量管理程序的实施和实验室是否符合标准。勘察资料包括野外钻探记录、测量记录、野外地质记录、实验记录、合同、纲要、计算书等。

上一篇:基于风力发电对电网运行的影响问题分析与探讨 下一篇: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探讨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