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在小儿胃肠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6 03:17:29

七氟烷在小儿胃肠镜检查麻醉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胃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30例胃肠镜检查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 各15例。记录患儿配合程度, 入室至诱导完成时间, 苏醒时间。观察患儿反应, 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七氟烷组患儿配合程度明显高于丙泊酚组, 而在患儿入室至诱导完成(睫毛反射消失)时间, 苏醒时间七氟烷组显著短于丙泊酚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七氟烷;丙泊酚;小儿胃肠镜检查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30例患儿, 男17例, 女13例, 年龄3~8岁, 体重12~30 kg, ASA I~II级, 术前无明显心血管疾病史, 肺部器质性病变及肝肾疾病史。按照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七氟烷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 每组15例。A组男8例和女7例, B组男9例和女6例。两组的年龄分别为A组(6.8±3.2)岁, B组(7.1±2.9)岁;体重分别为A组(18.5±5.0)kg, B组(18.8±4.7)kg。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麻醉方法与监测 A组患儿入室后, 以玩的形式引诱患儿面罩吸入8%七氟烷[1], 睫毛反射消失后, 胃镜检查患儿插入喉罩[2], 肠镜检查患儿面罩, 胃肠镜检查开始, 检查中吸入2%~3%七氟烷维持麻醉, 检查结束停止吸入七氟烷。B组患儿入室后, 吸氧, 尽一切可行方法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行静脉穿刺, 穿刺成功后以1.5~2.0 mg/kg丙泊酚行静脉诱导, 睫毛反射消失后胃肠镜检查开始, 检查中根据情况静脉注射丙泊酚维持麻醉, 检查结束停止静脉注射丙泊酚。

1. 3 监测项目 患儿入室开始监测无创血压, 脉搏, 氧饱和度至完全苏醒。观察患儿反应, 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记录患儿配合程度, 患儿入室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M时间), 苏醒时间。

1. 4 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使用SPSS10.0,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进行t检验,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

2 结果

2. 1 配合程度 七氟烷组在患儿配合程度明显高于丙泊酚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儿配合程度(n)

组别 例数 配合程度

好 中 差

A组 15 9 5 1

B组 15 4 6 5

注:两组患儿配合程度比较, P

2. 2 麻醉效果 患儿入室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M时间)两组均值分别为(2.1±1.1)min和(5.3±1.8)min;苏醒时间两组均值分别为(4.6±1.7)和(8.7±2.4)min。两组患儿在入室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M时间)及苏醒时间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 两组M时间及苏醒时间( x-±s, min)

组别 例数 M时间 苏醒时间

A组 15 2.1±1.1 4.6±1.7

B组 15 5.3±1.8 8.7±2.4

注:两组M时间及苏醒时间比较, P

2. 3 生命体征 两组均生命体征均平稳, 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理想的患儿胃肠镜检查麻醉, 要求麻醉起效迅速平稳, 能在术中提供遗忘和镇痛, 恢复期短, 不良反应少, 并尽可能减少手术麻醉对患儿心理和行为的影响[3]。丙泊酚静脉麻醉起效快, 苏醒平稳, 已广泛应用于患儿短小手术麻醉[5], 但其需建立静脉通路, 并且静脉注射时存在注射痛, 使患儿难以接受, 配合程度降低。七氟烷气道刺激小, 带香味, 面罩诱导, 无创伤性, 以玩的形式引诱患儿吸入, 患儿常乐于接受, 甚至能主动配合, 明显减轻患儿恐惧心理, 同时减少了患儿的精神创伤, 从而避免患儿术后产生抑郁、焦虑、夜梦及其他行为改变。另一方面, 减少患儿痛苦也是减轻患儿父母的痛苦及心理压力, 影响父母的情绪和心态, 甚至影响整个治疗进程。实验中发现七氟烷组入室至睫毛反射消失时间(M时间)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丙泊酚组, 这与七氟烷血/气分配系数(0.63)[5]低, 诱导迅速, 苏醒快, 麻醉深度易调控及七氟烷吸入操作简单有密切关系。七氟烷吸入麻醉尤适用于胃肠镜检查, 其吸入操作简单, 诱导苏醒快, 使胃肠镜检查总体时间缩短,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 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胃肠镜检查麻醉中具有明显优势。

参考文献

[1] 孙亚斌.吸入不同浓度七氟烷在小儿麻醉诱导中的临床效果观察.医药前沿, 2012(29):32.

[2] 上官明化,吴桂寿,范双炽,等.小儿喉罩置入时七氟烷和丙泊酚合适浓度临床应用比较.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24):51-52.

[3] 范伟民,张琴.七氟烷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体会.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27):36.

[4] 陈燕.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价值与风险.中原医刊, 2007, 34(2):2.

[5]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37.

[收稿日期:2014-04-22]

上一篇: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急性咳嗽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心胸外科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