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分区体育活动的环境创设

时间:2022-09-06 03:14:53

幼儿园分区体育活动的环境创设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强身健体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强壮人的体格,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不稳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此,笔者所在幼儿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以幼儿的动作发展和认知发展为依据,努力营造一个开放、自主、多元的分区体育活动环境,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让幼儿在晨曦的阳光下自由奔跑、自主成长。

多元化分析,合理规划区域

笔者所在幼儿园一直致力于“晨间分区体育活动”的实践和研究,并逐渐形成了园本特色的分区体育活动模式,即把幼儿身体锻炼的各个项目按类别划分区域,由一到两位教师蹲点组织指导,同一平行班的幼儿可以独立地、自由地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感兴趣的活动区域、指导教师,从中获得经验,提升认识、自主发展的晨间体育锻炼新模式。比如,一条宽3.6米、长100多米的环形跑道包围着整个幼儿园,园里充分运用这一地理优势,从幼儿的兴趣与需要入手,精心斟酌分区体育项目的确立,合理地划分区域,使之成为幼儿体育锻炼的“健康大道”。

就地取材,化静为动 幼儿园体育锻炼活动,包括走、跑、跳、钻、爬、平衡、投掷等,即身体动作的全面发展,在研读《指南》小、中、大幼儿身体锻炼的内容与目标的基础上,幼儿园充分挖掘并利用现有的户外活动场地,巧妙地利用与开发环境,将这些体育锻炼项目划分成8个锻炼区域:平衡区、投掷区、钻爬区、小车区、跑跳区、球类区、拓展区、滑梯区。这8个区以健康大道为主线,分布在跑道、草坪、操场的各个角落。就这样,农庄地旁成为天然的跑跳练习场;宽敞的大道成为推小车、钻爬、踩高跷的好场所;天然草坪成为快乐的球场;树林成为了快乐投掷区;教学楼外墙成为攀岩、挑战的乐园。

合理搭配,取长补短 8个区域的合理开发、划分,还必须要有对应的教师在每个区域进行指导、协调。俗话说:“十个手指各有长短。”教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有各自偏爱与擅长的地方,所以,在确立各个区域的指导教师时,幼儿园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指导特长或兴趣爱好,选择一个区域进行指导协调,参与和支持幼儿的分区体育锻炼活动,每个区指导教师进行合理搭配,如,新教师与老教师的搭配;活泼型与文静型的搭配;骨干教师与保育老师的搭配等。这样的搭配形式既有利于整个幼儿园的师资互相取长补短,又能使教师在指导时更加得心应手,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指导效果。

尊重差异,突破常规 分区体育活动打破了单一性和封闭性的锻炼形式,在空间、地点上充分开放,在材料、合作伙伴的选择上充分自主。幼儿园根据每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小班以班级为单位进入区域活动,中大班以年级为单位进入区域活动,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可以跨班交流、探索、发现、感悟,从而拓宽了视野、孕育了友谊、提升了能力。

整合资源,保教结合 健康大道的四周景色怡人,春天花开芬芳、夏天林荫成群、秋天金桂飘香、冬天菜色满园。当孩子运动累了、出汗了,大道两旁的紫藤架下、休息椅子上都是孩子们休息的好去处。生态的自然环境使健康大道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健康的气息,让每一个在这里运动的孩子身心愉悦、积极向上。

多维度开发,有效投放材料

材料是影响幼儿学习、探索的重要因素。《纲要》中提出:幼儿园的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幼儿间的交往。基于这一点,我们从多个维度来制作和投放运动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练习技能、磨练意志、获得发展。

情境性的运动材料,激发兴趣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从孩子的喜好出发,幼儿园赋予材料以情境性,以此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比如,钻山洞、小蚂蚁搬家、推小车、小小坦克兵等游戏情节,孩子们玩得始终兴趣浓厚。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组织活动时,也考虑其年龄特点的不同,可以将该区域的活动材料合理搭配、游戏情节也或简化或丰富,保证孩子对游戏持久的兴趣。

多层次的运动材料,满足需要 在同一个区域中设置不同层次的材料。比如,投掷区高低不同的篮球架、平衡区的大小不等梅花桩、跑跳区的三种高度的跨栏、钻爬区的可调节的山洞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自主选择,以满足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需求。

多变性的运动材料,萌发创造 单一高结构的材料容易使幼儿失去兴趣,不能长久坚持。因此,幼儿园开发一些低结构、多变性的材料,这类材料玩法不固定,幼儿可以通过自主探索尝试着组合、玩乐。目前已经形成“乐在垫中”“欢乐红绸”“精彩球趣”“创意纸箱”“百变轮胎”“趣味竹梯”6大系列游戏。在与这些材料的互动中,孩子的思维充分滚动,想象大胆奇特,玩法新鲜有趣,孩子的天性淋漓尽致地得到了发挥。

挑战性的运动材料,铸就品质 体育运动中富有挑战性的材料,不仅可以吸引幼儿的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的个性心理品质。因此,在分区中适当投入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材料,比如,将垫子铺在皮球上,让孩子站在垫上保持平衡;高空过梯子桥;空中摘果子等,以鼓励幼儿不断地挑战自我、体验成功。

多形式引领,自主参与活动

分组只是形式,自主才是目的。在分区的过程中,幼儿园把自交给了孩子,让幼儿在广阔的分区环境中去交流、探索,主动地获得发展。

自主选择手牌 手牌是由孩子一起参与设计成该区域的明显动作标记,如,平衡区,孩子设计成了平衡木的标记,统一用橘黄色表示;跑跳区设计成了小人跑跳的简笔画,统一用蓝色表示……各个区域既有孩子们看得懂的区域标识,还用统一的颜色来区分,教师将其塑封、打孔、穿上皮筋,一个区域牌就可以投入使用了。每天早晨,孩子们入园的第一件事就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好今天想玩的区域,在手腕上套好区域牌。到操场以后,教师和幼儿根据自己的指导区域与选择区域进行整队,并迅速跑到目的地点,即可进入该区域锻炼,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一气呵成。孩子们在这其中,自主能力不断提高,自信与成功常常溢于言表。

自主选择同伴 分区的孩子是快乐的,分区的教师是幸福的。因为打破了班级与班级的界限,教师认识了更多的孩子,孩子也熟识了幼儿园不同的教师,师幼之间的友谊播撒在幼儿园每个角落。每天不同的伙伴、不同的教师似乎让孩子有了更多的新鲜感与活动的热情,融洽、和谐的师幼关系使幼儿形成了积极的心态,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建立和谐、健康的心理环境。

自主选择材料 每天的分区体育活动中,教师会在区域内组织简短的集体活动,但大部分的时间还是留给孩子们。在这一时间内,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自由组合,按自己想玩的方法来玩。这时,指导教师要做的是,关注活动时的幼儿安全和运动量,协调游戏材料,鼓励孩子“一物多玩”“器材组合玩”“合作玩”等,在动手动脑中放飞思维、锻炼肌体、提升品质。

自主记录活动 在分区体育活动的组织中,幼儿园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把决定权和管理权完全放手于孩子。每天分区体育活动结束后,幼儿会利用课间自由活动时间记录自己的选择、游戏情况、活动中的情绪体验等。学会记录并坚持记录分区活动情况,一种责任意识与自主意识逐渐深入到每个孩子的心中。通过孩子的记录表,教师也可以了解到每个孩子的活动情况,并针对个别幼儿或特殊情况进行分析和诊断。

结束语

分区体育活动,给予孩子开放、自主、多元的运动环境,成为孩子思维创造、挑战自我、自信成长的运动场。“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幼儿园紧紧抓住了分区体育活动这个主旋律,用它奏响孩子一天中快乐的开始,希望每一个孩子从这美好的起点开始,快乐起航、自信飞扬、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幼儿园)

上一篇: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汽车应如何进化?互联网+电动车=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