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之反思

时间:2022-09-06 03:13:31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之反思

摘 要:对如何让学生赏析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进行了分析,提出音乐鉴赏必须要联系生活,才能把握音乐的真谛,使学生的情感与音乐形成共鸣。

关键词:《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教学情境

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食粮,人们之所以需要它,是因为它能够给人愉悦,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美感。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用音乐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全曲长达30分钟,音乐长,难理解,吸引学生是很困难的。如何让学生在本课的欣赏中让学生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情,使其充分感觉到音乐的愉悦,让学生体验到音乐中的美呢?我从教学实践中粗浅地认为: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做学习的主人

在实践教学中,变“苦学”为“乐学”的状况最适于在音乐教学中体现,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梁山伯与祝英台》教学时,设计富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采用了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所以,在教学时采用片段式欣赏,选鸟语花香、长亭惜别、英台抗婚、同窗共读、哭灵投坟、化蝶六个音乐片段将呈现出来,先初步感受音乐,用学生熟悉的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音乐与文学、诗歌、戏剧、美术相结合,学生会感到很轻松,并树立了多元文化意识,从而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整个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不同的音乐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大胆地和文学、诗歌、戏剧、美术相结合,通过学生的表现、自己创作,去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二、让优美的音乐教学情境与听觉和视觉有机地结合起来

音乐教学中的创设美的意境和视听结合,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乐趣,而且会使他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梁山伯与祝英台》赏析中,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用具,根据不同的音乐情绪选择了学生喜欢的影视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精彩画面,创设出不同美的意境。为了让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听觉、视听结合起来,更好地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体验到乐器的表现形式及其表现的能力和作用。本节课采用倒叙的手法,先初听,再呈现结构带着标题内容视听结合深入复听,这样,学生很好地完成了“感知音乐—认知音乐—理解音乐”这三大环节,将一部冗长、深刻的作品,进行了一次轻松、愉快的欣赏,达到了让优美的音乐教学情境和听觉、视觉有机地结合。最后再现《化蝶》,让学生体验长笛轻柔的力度,缓慢的速度,使音乐重新回归安详、宁静的气氛,把人们引入神话般的仙境。独奏小提琴再次奏出了爱情主题,仿佛化作一双彩蝶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在花丛中欢乐自由地翩翩起舞,使之达到情感共鸣。

《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中,那动人的旋律、翩翩起舞的彩蝶是梁祝故事的完美体现,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它优美动听、感人心魄的旋律,成为对梁祝故事的最完美的演绎。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教学,我得到了新的感悟,音乐作品是作曲者通过对生活的感知、感受和感悟提炼出来的,因此,进行音乐鉴赏时必须要联系生活,才能把握音乐的真谛。

(作者单位 新疆石河子一三四团第一中学)

上一篇:浅谈中职学生创业 下一篇:秀雅纯洁的玛格丽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