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招标机构服务水平 促进招标行业健康成长

时间:2022-09-06 02:41:58

提升招标机构服务水平 促进招标行业健康成长

摘要:不少招标机构急功近利,服务水平低下,本文分析了招标机构存在的问题,希望引起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从多种层面上帮助机构,帮助招标机构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招标行业健康成长

关键词 : 招标机构, 服务, 行业, 健康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many bidding agency eager for quick success and instant benefit service level is lo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idding agencies, hoping to draw the attention of the competent trade authorities, from a variety of level to help agencies, help bidding agency promote the management level, promote bidding industry healthy growth

Key words: a procuratorial agency, service, industry, health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自2000年1月1日实施以来,已历经12个春秋,招标作为一种国际通用且理论和实践都证明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采购方法,已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公共采购方式的主流。作为招标采购的重要载体——招标机构,随《招投标法》的实施应运而生,在招标事业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作用。它具有降低交易费用的比较优势,实现招标“程序正义”的价值内涵。

但在近几年运行的过程来看,部分招标机构还存在一些不利健康成长的因素,其服务过程体现出来的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影响着行业的形象,不利于行业的健康成长。

(一)有待提升服务水平的具体表现及相关要求:

服务的深度和“含金量”不足。

当前,不少招标机构急功近利,往往揽到项目后“一招了之”,缺乏服务的深度和“含金量”,可替代性太强,长期以往难以成为招标的主流和主导。招标机构应该经常把握业主的需求水平和满意度的整合性,以不断变革、不断提升的服务质量有效地适应业主的需求水平和满意度,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站住脚并有“位”有“为”。

二、.愿意推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机构数量不足

能够按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标准进行体系认证的机构可谓凤毛麟角,占比不足10%,普遍存在服务不规范,管理肤浅。

招标机构一定要确立高素质、高质量、高信誉的目标,而其中质量是关键中的关键。ISO9000质量标准是西方国家总结几十年企业管理经验,通过不断提炼、吸收先进管理思想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套规范而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推行这套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一是有利于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二是可以从制度上保证招标质量。三是能够提高企业的质量信誉。

扩大和延伸服务范围产业链存在断裂现象。

招标机构必须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发挥专业优势,努力进行“招前”和“招后”的延伸技术服务,增加技术含量,逐步从商务型服务转变为技术型服务,最终向进行全过程承包服务的项目管理公司或工程咨询公司发展。

四、服务的质量与意识不高

许多机构在招标文件的编制及工程量清单的计算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继而引发投标的纠纷、争议或投诉,影响其社会形象。具体表现在:

依据设计图纸计算出来的工程量清单漏项、缺项较多。如某一安居房项目,漏算130个进户门、地下防水等。

招标文件编制不专业,不坚守立场。表现为:

招标文件的正文部分一般复制、克隆的较多,没有针对不同项目的具体特点,量身定制,将招投标当作走过场,许多内容前后矛盾,不能呼应。

过分迎合业主要求,偏向于业主,在招标文件中设置陷阱,招标文件带有倾向性,排挤部分投标单位,为中意的投标单位“量身定制”,为其入围提供便利。

招标文件的正文要求与所提供的格式不一致。如招标文件要求在封面的右上角盖正、付本字样章,而提供的格式在封面的中间部位。

建造师、造价员在商务标上未要求均签字,实际操作未签字视作废标。

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业务素质已成为时代的潮流,顺应潮流是时代的呼唤。

职业道德方面存有欠缺:

在招标过程中漏标、泄标;

为获取业务,不惜大幅降低招标费及违规收费,为获取业务,许多机构承诺免费或大幅降费服务,最终将服务费用转嫁到投标人身上,许多机构在招标资料费上大做文章,一份招标资质预审文件,竟收一、二千元不等,还有招标机构要求投标人先支付费,否则、招标文件中设有对中标人不利的条款等等。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已刻不容缓,成为当务之急。

招标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

在开标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表现在:

在开标、评标过程中未作记录或记录不详细;

开标结束未及时向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招标情况报告,一些招标机构编制的招标文件条款明显违反招标法律、法规规定或前后矛盾的内容,因未及时报备案,问题没有及时纠正,引起争议或投诉;

招标存档管理混乱。

招标整个过程资料归档不及时,资料丢失、不规范。

建立科学的招标管理流程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加强这一方面的基础性工作,是提升服务水平的关键要素。

促进招标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招标是一项朝阳产业,需要政府加大挟持力度,从宏观上为其创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1、要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引导作用

需要全社会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对招标业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推介和讨论,让大家了解招标业的实质和作用及其发展中的存在问题。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也要通过实践、服务质量和业务成效向全社会展示机构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作用,树立行业的形象和品牌,提高知名度和公信度,扩大影响,开拓市场。

2、要制定招标业的扶持政策

第一,制定相关联的政策,对委托招标的企业给予必要的补助,这在扶持采购企业的同时也间接地支持了机构。此外,在市场准入、税收等方面,给招标机构直接的优惠政策,促进机构“造血”和发展。第二,建立招标当事人的激励机制。如果通过招标的工程、采购和服务,能够优惠得到政府拨款、贴息贷款和税收减免;如果招标采购交易的节资部分能合法地在招投标当事人之间分配且主要用于奖励;如果招投标的业绩能够成为优先获得政府项目和提薪晋级升迁职务的重要“资本”,那么,推行招投标制度总比现在光靠人的“觉悟”和毫无“实惠”的宣传要容易、有效得多。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法人”还是自然人,都首先是有理性的“经济人”。第三,要给招标机构合法合理的利润空间。招标机构是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需要生存和发展,对其收费的定价理应符合市场和伦理的基本要求。现在,政府出于治理乱收费的整体需要,不断“打压”招标收费,而业主则从自身利益出发,要求招标机构少收费或不收费。这是“竭泽而鱼”的做法,不利于招标机构乃至整个招标事业的发展。其实,经济学中的“均衡价格”是指在需求与供给平衡基础上保持“社会平均利润”的价格,并非收费“低低益善”。 此外,还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协调、管理和监督功能。

3、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招标机构的管理力度

加大招标文件的审查深度,及时处理不规范现象,加强机构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督促招标机构自律。加大政务公开透明度,接收社会的监督,严肃查处不依法行政和执法者违法的问题。为此首先严格招标机构质资管理,建立资信综合评价制度,加强招标机构的信用建设,其次加强机构的收费管理。

4、积极推进招投标职业水平考试,建设高素质队伍。

5、大力推广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

按ISO9000质量体系运作,评标环节上规范操作:

第一、坚持科学评标。 评标工作是招标投标活动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否在评标环节上对投标文件作出公正、客观、全面的评审和比较,是招标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也是能否公正地推荐和确定中标人的必要前提。科学、合理的评标,涉及许多问题,这里仅强调三点: • 要重视评标委员会的配置比例。法律规定,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或其委托的招标机构熟悉相关业务的代表,以及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成员人数为 5人以上单数,其中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招标机构人员建议回避参加评标委员会,以免影响评标的客观公正性。第二,要重视专家库的建设和管理。招标人能否选择到技术、商务综合评价最优的投标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标专家的素质高低。因此,招标机构必须建立和使用方方面面的专家库,这也是招标机构优于一般招标人的基础资源。动态管理,优胜劣汰。

第三,要重视运用现代评标的理论和方法。评标实际是对诸因素、多目标复杂系统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如果仅靠评委的主观判断,随意性太强,且缺乏综合评判,很容易产生偏差,影响其公正性。因此,需要借助一些数学工具来提高人脑评判的准确度和有效性。据本人的实践体会,可以在评标中的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层次分析和神经网络等 3种现代数学方法。

6、扩大和延伸服务范围产业链。

招标机构的规范运作,对促进招投标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需要政府与市场参与者们的共同努力,以推动整个招标市场的健康发展。

上一篇:国内外城市单向交通组织实施经验与启示 下一篇:浅议大气污染与监测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