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围手术期病人心身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2-09-06 01:42:26

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围手术期病人心身影响的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整体护理对围手术期病人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围手术期病人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对两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心率、血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术前3 d,两组病人焦虑抑郁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晚上,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随着手术临近,两组病人心率、血压均不断上升,且对照组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

[关键词] 手术室;整体护理;围术期;影响

[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2(c)-016-03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influence research of whole nursing to peri-operation patients

XU Dong-mei

(Department of Operating Room,The First Hospital,Shangqiu,Henan 476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influence of whole nursing to peri-operation patients.Methods: 112 peri-operation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accept whole nursing,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ccept traditional nursing, whos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ut-bed move time, cut cure time, syndrom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ore of two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 3 days before operation(P>0.05);the score of control group rise before operation(P0.05),the scor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but with the operation drawing near, the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of contro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observation group(P

[Key words] Operation room; Whole nursing; Peri-operation; Influence

整体护理作为康复治疗的一个方面,它主要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框架,把病人看作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全方位考虑病人的问题,并根据不同问题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1],其护理观、护理对象、护理着眼点、服务范畴、护理方式和职能均与传统护理模式不同。我院手术室将整体护理运用到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当中,观察其对病人心理生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05年12月~2006年4月在我院手术室行择期手术的围手术期病人112例,其中,男性62例,女性50例;年龄20~60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0例,中学 (含中专)40例,小学44例,文盲8例。

1.2研究方法

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包括:①术前资料收集。了解病人家庭文化背景、心理需求,得出护理诊断并针对诊断制定护理计划;②术中护理计划实施。按所制定的护理计划解决病人舒适及潜在的安全问题,并根据术中出现的新问题实施有关措施;③术后护理评价。回访病人,了解病人一般情况,讲解术后注意事项,获得反馈资料,评价护理效果,完善护理计划表格。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术前常规介绍手术注意事项,禁食禁水等准备工作,巡回护士按传统手术护理配合为主,术后未回访。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研究指标

1.3.1 焦虑、抑郁焦虑自评量表(SAS)该量表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4级评分,1分表示从无或偶尔,2分表示有时,3分表示经常,4分表示总是。抑郁自评量表(SDS)的构成及评分与SAS相似。两组病人术前3天测得焦虑、抑郁基础值,术前晚上再次测定焦虑、抑郁值。均由主管护士对两组病人进行调查访谈,逐项填写问卷项目。

1.3.2生理指标分别于入院次日清晨7∶00,术前晚,术日晨及入手术室后30 min测量病人的心率和血压;并观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及伤口愈合情况。

1.3.3 满意度术后待病情稳定无明显疼痛后随访,按我们设计的满意度表,采用问卷法对两组病人进行调查,内容有是否了解手术、能否顺利配合、自己需求是否得到解决、手术室护理人员技术与服务态度等,对手术室工作质量综合评定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两组比较定量资料运用t检验,定性资料运用χ2检验。P

2结果

2.1 两组病人焦虑、抑郁评分比较

术前3 d,开展护理之前,两组病人焦虑抑郁值均超过40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术前3 d相比,术前晚上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升高(P0.05);术前晚上,观察组焦虑抑郁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2.2两组病人不同时段心率及血压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入院次日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手术临近,二组病人心率、血压均不断上升,且对照组术前晚、术日晨、入手术室后心率、血压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

2.3两组病人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比较

经整体护理后,观察组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比较

两组病人均无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愈合良好,观察组满意率为83.93%,高于对照组的60.71%,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的重点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向疾病、心理、社会全面护理转变,因此要求手术室护理人员有一种系统化的科学工作方法,以护理程序为基本框架,视病人为一个心理社会的整体,满足手术病人全身心的需求[3]。在护理方式上,整体护理打破传统的功能制,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临床业务与护理管理的多个环节结合起来,具有传统护理不可比拟的优势,本研究从多个方面证实了这一结论。

对于病人来说,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无论手术种类、大小,病人在术前都可因为本身疾病或损伤,各种术前检查与治疗,新环境和生活方式改变,以及担心麻醉手术效果等而产生焦虑抑郁状态,进而影响机体的神经免疫调节功能,削弱机体的防御作用,加速病情进展,故心理护理尤为重要[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病人术前3 d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但随着手术临近,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升高,分别由(42.5±3.7)、(42.96±4.27)分上升到(51.4±4.3)、(49.89±5.14)分,显著高于观察组的(41.1±3.9)、(40.39±4.81)分,由此引起一系列应激反应,如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现为入手术室后心率达(95.8±6.6) 次/min,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达(131.5±25.3) mmHg、(76.9±5.8) mmHg,而观察组心率和血压相对稳定。对照组术前负性情绪和血流动力学的明显变化,是因为病人的心理应激反应得不到及时疏导和缓冲,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所致,因此表现为术前焦虑抑郁加重;而观察组病人通过接受系统的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等整体护理措施,缓解了术前焦虑抑郁情绪,降低了对手术的应激反应。

同时,手术室整体护理调动了病人主观能动性,协调了护患关系,减轻了疼痛。通过术前访视、术中护理及术后回访等一系列护理措施,使病人了解术后尽早适当活动可促进器官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5,6],因而第一次下床活动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护理的着眼点是人的整体,认为人是生物、心理和社会的统一体,在整体观的指导下,护理人员更新护理观念,制订出与以往不同的工作内容,改变了过去护士流水作业,治病不治人的现状,通过培养病人积极的心理应对方式,调整其负性情绪,增强与疾病斗争的精神和自信心,给他们提供感情上的支持,从而减轻躯体症状如疼痛、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等反应,使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最佳状态[7,8]。

另外,整体护理采用 PIO (problem 问题,intervention干预,outcome结果)护理模式[9],对病人存在的问题 (对住院环境陌生感、对治疗效果的担心、依从性、语言障碍、对药物的副作用等)逐一进行评估,制订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和护理计划及心理护理辅导,根据病人的不同性格特征给予指导,训练自我控制能力[10],术后根据手术情况及时地进行术后随访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疾病恢复的情况,有无并发症等,并对术后的康复活动进行指导,促使病人早日恢复健康,积极认真听取病人及家属对手术室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大大提高了病人对手术室服务的满意度,而且有助于护士正确评估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11],积累工作经验,不断自我完善。

总之,与传统护理方式相比,整体护理真正实现了把病人当成一个完整的人,增强病人自我控制能力,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和矛盾冲突,加强了手术室与病房工作的衔接[12],使手术和麻醉能够顺利实施。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应增加人力、改善条件,拓宽心理护理的广度,挖掘其深度,全面适度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党忠珍.整体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及影响因素[J].护理研究,2007, 21(5):1388-1389.

[2]刘东璐.术前访视在择期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 3(6):72-74.

[3]蒋志坚,赵福海.整体护理提高高血压病人心理护理质量的临床研究[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5):239-240.

[4]毛付金.浅淡手术病人的心理反应及如何进行整体护理[J].广西医学,2002,24(12):2136-2137.

[5]王英力.整体护理对提高尿毒症患者心理素质的作用观察[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2,20(1):31.

[6]党忠珍.整体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康复的影响[J].现代护理,2007,13(13):57.

[7]闫荣,丁荣霜.整体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分析[J].山东医药,2003,43(26):4-6.

[8]张玲芳.恶性肿瘤患者整体护理中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10):1-3.

[9]李锦绣.浅析心理整体护理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卫生,2005,6(21):95,1197-1199.

[10]朱爱菊.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肾囊肿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9):79-80.

[11]于建丽,武士科.脊柱结核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9):85,88.

[12]谢卫.巡回护士在整体护理中的角色功能[J].九江医学,2000,15(1):54-55.

(收稿日期:2007-11-15)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免疫性卵巢早衰小鼠生殖能力的研究 下一篇:重度虎口挛缩的外科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