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探讨

时间:2022-09-05 08:22:34

实现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探讨

【摘 要】制定实施了林业生态工程计划,大力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并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

【关键词】森林;护林对策;森林环境;可持续发展

森林是指以乔木为主体的植被类型,是指地球上那些长满了森林的区域。这些区域给早期的人类生活提供了食物、燃料、木料、药材和其他生存物质。人类的文明起源与森林密不可分。森林按其在陆地上的分布,可分为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红树林、稀树草原和灌木林。按效益可分为用材林、防护林、薪炭林、经济林和特种用途林等。

1.森林环境可持续利用

森林环境持续利用内涵:利益协调,森林环境持续利用将经济发展与森林环境改善相融合,其利用过程既要符合当代人的共同利益,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造成损害,使森林环境资本得到连续不断地保持与增加,资源利用补偿,森林环境持续利用仍是一种利用方式,但随技术进步与经济水平提高在利用结构上有重大变革;持续利用程度。森林环境持续利用存在强持续利用与弱持续利用之分。森林环境实物性利用对森林景观破坏造成的损失也不能忽视,生态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是指要合理地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掠夺式的经营方式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满足人们的当前利益,但是由此造成的资源环境破坏则会带来长远的影响,使林业生产难以维持和进一步发展。持续不断地提供充足而可靠的林产品以满足社会需求,这是可持续林业的一个主要目标。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可持续性定义主要关注林业生产者的长期利益,重点强调林业生产中的效益问题。这里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林产品产量的可持续性。

2.森林的管护措施

我们要对森林资源保护,提高民众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强化人类生存环境意识的同时还要采取一下措施: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业管理。要管好林业,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方式;严格采伐审批手续;重视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用征收森林资源税的方法,加强森林保护。合理利用天然林区。利用森林资源,合理采伐,及时更新,使木材生长量和采伐量基本平衡。同时提高木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率。提高森林覆盖率。应分期分阶段和分不同地区来实现森林覆盖率指标。营造农田防护林,加速平原绿化。积极推广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建设。提高单位面积上的生物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同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改善土地和环境条件,减少水土流失。搞好城市绿化地带。城市应大力植树造林,把城市变为理想的人工生态系统。开展林业科学研究。重点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关系研究。控制环境污染对森林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酸雨及酸沉降等都能明显对森林产生不同伤害,影响森林的生长、发育。水污染和土壤污染随着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也将对森林产生影响,控制环境污染的影响有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

3.今后经营方向

努力对其森林资源实施可持续经营。国有林区森林面临着几个同时存在的挑战,除大面积的森林归政府所有外、地方组织和私人拥有一部分森林,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不被破坏,必须使以原材料和保护地方市场为基础的森林工业向其他地区获得原材料,参与大范围的市场竞争的森林工业转变。木材生产业的规模发展迅速,也影响到了东北国有林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近期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开始极为重视森林,政府政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趋向于控制天然林的采伐,并扩大速生人工林,将速生人工林作为需求不断增长的工业原料的基本来源,同时也就减少了天然林的压力。

3.1制定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制定国有林场发展规划必须坚持森林可持续经营原则,充分考虑森林资源自然消长的内在规律,以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整体需要出发,确定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模式与经济目标,促进森林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最佳结合,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做到既维持和保持生态环境,又能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使森林既能最大限度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构成危害。要不断优化森林资源结构,在林种结构上,适度控制低效商品林,合理配置生态公益林,保护天然林,建设防护林;在树种结构上,要适度限制针叶林,特别是纯针叶林的发展,保护和发展阔叶林和混交林。通过合理编制、严格实施规划与森林经营方案,促进国有林场森林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3.2分类经营,发挥森林资源综合功能

分类经营,因场施策,按照森林所处的区域、作用、用途和三大效益发挥的效果,将森林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并根据各自不同特点和经营规律,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营管理体制和经济政策。改革传统经营措施:强化森林生态功能森林经营由以生产木材为中心向培育森林生态功能为主转变,加快环境生态林建设,加速森林植被的恢复,促进生态林区植物群落向常绿阔叶林演变。降低对林地的干扰强度,保护与恢复生物多样性。

3.3发展生态林业

生态林业是指遵循生态经济学和生态规律发展林业,是充分利用适当地自然资源和促进林业发展,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创造最佳状态环境的林业生产体系。要因地制宜,山区采取以林为主的综合发展,并立足本地产品和资源,形成多层次、多品种、粗精结合的加工业体系;林区则采取以封为主封造结合,实行轮封、轮造、轮放办法,使眼前与长远利益结合。提高森林综合生产能力;提高森林对调节生态环境的整体功能;充分发挥森林效应和互补作用;保护资源永续利用的动态平衡;提高系统各资源单位面积产量,缩短生产周期;形成商品生产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加工工业,维护生态功能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性。

3.4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充分发挥天然林资源生态效益,以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加大森林资源管理力度,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经营管护体系,全面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实施科学经营,按森林分类区划合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对禁伐区停止森林采伐并依法严加保护。本着保护、培育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严格按照采伐限额控制采伐的前提下,有步骤地调减木材产量。是木材生产向以培育森林资源为主、采育结合、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向发展。在落实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加大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强化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要在防火期间制定预防、扑救森林火灾的预备方案。

上一篇:兰海集团向省青基会捐赠12.7万元雅安救灾助学... 下一篇:黑白食材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