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乡歌舞景独好

时间:2022-09-05 05:19:21

赤土畲族乡位于南康区西南部,是江西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乡。赤土红壤甚多,又产赤金,赤土以此得名。赤土河横贯全乡,构成了“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环境。

2013年仲秋,记者来到南康区赤土畲族乡的民族中心小学。一踏进校园,校门旁的两棵参天白玉兰,便迫不及待地送来阵阵清香。我们心旷神怡地继续前行,在馥郁的畲乡氛围中越走越深。学校不大,教学楼也只有两栋。进门处,一条长长的学生剪纸作品展览栏排列开来,各种吉祥喜庆的窗花、灯笼、小动物错列其中。前后并排的教学楼、综合楼的走廊上张贴了许多少数民族教育的谚语、格言。教学楼正对着大操场,在操场的,色彩斑斓地衔接着的是民族知识文化墙:上面展示着我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和畲族历史、风俗、服饰、建筑等风土民情。结合畲族装饰图案,选取畲族代表性色彩的红、黄、黑为标志色彩,框出“畲”字轮廓,一只象征“德、忠、勇”的畲族图腾――凤凰环绕其外的校徽镶嵌在每个蓝、红相间的楼栋之上。

记者到访恰逢学校举办一周一次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在上午11时开始,正当记者一行人在文化墙旁信步参观,浸润在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氛围中时,步伐却不禁被身后传来的“开、合、开、合、开开合”的沓沓竹竿声打断。

循声回首,只见一群穿着极具畲族特色红衣黑裙白袜的小学生踏着节奏,转着裙摆欢快地跳着竹竿舞。这是由学校中高年级小姑娘组成的竹竿舞队:在两根粗壮结实的竹竿之上,架着八根细长翠绿的竹竿,八个姑娘蹲着,每个人双手平握竹竿末端,拼成一个大大的“井”字,按节奏张合敲打;八个姑娘随着竹竿的张合,两脚不断上跳下踏,踩着“探路步”轮流跳着。

踏步的小姑娘们蹦跳着穿行于竹竿之间,头上的马尾顺着节奏上下摆动,欢快的节奏就这样被踩在脚下。打竹竿的小姑娘们用稚嫩的双手,竭尽全力地握住竹竿,时而横摆、时而直推,开合有序。竹竿对于这些学生而言还过长、过重,但是小姑娘们挂着汗珠的脸上溢满着愉悦与坚强。一个回合之后,舞者与打竹竿者互换位置,清脆紧凑的节奏再次在校园回荡。

“竹竿是很重,但我不觉得累。”刚跳完竹竿舞的陈子欣还来不及擦掉脸上的汗水,红着脸喘着气地告诉记者。竹竿舞队是学校“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一大特色。每周三下午,学校都会利用第三节课余活动时间开展“五个一”活动:唱一首畲族山歌,跳一曲畲族舞蹈,参加一项畲族体育活动,讲一则畲族民间故事,朗诵一篇畲族经典文章。指导学生跳竹竿舞的王梦兰老师告诉记者:“这个学期学校的竹竿舞队有20多个成员,都是自愿报名参加。跳竹竿舞首先需要具备胆量和节奏感,如果胆怯或不熟练,就会被竹竿夹住,舞也跳不下去了。而最重要的是要有团队精神。”

的确,跳竹竿舞两人一对,竹竿分合、进退跳跃,必须同心协力方可完成,不仅锻炼了体力和提高了节奏感,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就拿陈子欣来说吧!原先她是一个很娇气的女孩,从来不干脏活、累活,平日扫地都嫌累。刚来我们队,她嫌抬竹竿太累,从来不会主动去抬竹竿。”王老师笑着说,“于是,我们便告诉她我们是一个团队,一个好的团队需要我们每个人都为之付出。于是我让她们两个人一组结成队,互帮互助,一起合作。平日抬竹竿也轮流来。时间一长,她们也慢慢认识到只有每个人共同努力,互相配合才能真正享受到舞蹈的乐趣。”

随后,记者在身后看到了穿着民族服饰的少年腰鼓队。咚咚的鼓声伴着一个皮肤黝黑的男孩高喊着的口号此起彼伏。单点、花点挨个敲着,转动着身躯,变换着队形。

站在铿锵的腰鼓队旁,是引导学生行动的指导老师徐桂华,她是2012年从赣南师院毕业考到这儿来任教的。她一来这儿就同任教数学的张露露,一起担任起学校腰鼓队的指导老师。两人都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教授学生一些基本打法,而在此之前,她们自己从未碰过腰鼓。因为缺乏专业的指导,她俩大多从网络上下载视频,自己先学着打,琢磨出门路后再指导学生们排练。所幸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很高,排练下来不仅腰鼓打得有模有样,还兴趣盎然地学变换队形。

“自从我们学校开展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后,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身体。学生家长甚至附近的老乡们对学生的关注也变多了,反响也很好。最关键的是这样的集体活动对学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徐桂华老师还告诉记者,刚才喊口号的男孩刚加入腰鼓队时,学得很慢。最初按照“新老队员结对”传统,徐桂华老师安排了一个鼓打得好的老队员对他单独辅导,可这男孩学了一个多星期仍然不会。“小师傅”就不愿教他了,还向徐桂华老师告状说:“他太笨,教不会。”徐老师听后说,没有教不会的徒弟,只有不耐心的师傅。从那以后,“小师傅”教得可认真了,连着身边的队员有事没事也会争当起小师傅,你一言我一语地教他如何打鼓,怎样变换队形。

记者的视线扫过操场尽头来到老篮球场上,注意力马上被手持铁钩推动铁环向前滚动的学生吸引住了。他们衣着鲜艳,这是学校近来开设的民族体育活动。今天的主题是滚铁环。只见二三十个学生排成四队,接力推着铁环,来回奔跑在篮球场的两头,哗琅哗琅的声音响成一片。其中一个看上去七八岁的小男孩,因为用力推着铁环,铁环径直向前离了铁钩,急得小男孩不顾一切伸出另一只手扑身向前,想去抓住脱了“缰”的铁环,惹来旁人一阵哄笑。而另一队的蓝康同学可谓是滚铁环的高手,只见他一手紧紧地握紧铁钩,铁钩轻轻地钩到铁环的底部上面一点,快步地向前跑着,不一会儿就将伙伴们“抛”在身后。跑到操场的尽头,他那小手一转,铁环便随着他变换了个方向,他就这样笑着推着铁环跑回到了起点。“我能把铁环从家一路滚到学校,还可以过水塘上的小木桥哩。”蓝康兴奋地说着,手上还不忘挥着铁环,“我们手里拿着铁钩,推着铁环奔跑在路上,别的孩子只有在一旁羡慕的份,太有成就感了!比去网吧玩游戏有意思多了,我们的民族体育运动太棒了!”迎着太阳,这个皮肤黝黑的小男孩天真地笑着,脸颊上的汗水被照得闪闪发光。

行走在此刻的校园,就像是游走在繁花盛开的花丛之中,而这些灵动活泼的同学们鲜艳的衣服,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才是最鲜活的花朵。陪着记者游走其中的校长陈兴生还告诉记者,学校开设的体育课会让学生学畲家拳、武术、推钢圈等具有畲乡当地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在前不久开展的学校运动会上,学生们还表演了舞龙头、扭扁担、抽陀螺、推钢圈等民族运动项目,吸引了附近不少乡民观看,乡民们都说像是回到了自己的童年。

“其实对于学生来说,民族文化还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学校处在赤土畲族乡,是畲族同胞聚居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畲族丰富的语言习俗、服饰艺术、民歌传说、传统医药、武术等灿烂文化被遗忘、淡化,太可惜了。我校从中选择优秀的畲族文化进行提炼,用新的形式引进校园,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在活动中传承畲族文化的精髓。”陈兴生校长向记者介绍道,学校为了传承畲族文化,一方面专门邀请南康区专门研究畲族文化的专家来校做讲座、聘请民间艺人担任课外辅导员,聘请退休教师担任兴趣小组辅导员培养年轻教师。同时,学校还专门编著了校本教材《畲乡风情》,利用班会课宣传民族知识,开展体验家乡文化的“五个一”活动,让学生在不断学习、实践娱乐中知晓、体验民族文化,以民族文化为乐,在教育中传承民族文化。“不仅如此,我们学校自2010年起组织学生开展以‘传承畲族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三年来,先后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开展了走访畲族村落,访问畲族老人,收集畲族书籍,观赏畲族建筑等亲近本土文化之旅。”陈校长不忘补充道。

翻看校本教材《畲乡风情》,封面上赫然刻着赤土民族中心小学的校徽,右上角的古塔之后深绿的稻田绵延伸向如黛的群山。记者手持教材,去听五年级二班正在上的民族知识大讲坛。从教学楼走向综合楼,只有一条能容一人通过的窄弄,刚进弄口就见在弄的那一端,两个穿着红衣黑裙的小姑娘突然停了下来,眼神示意着等着我们先通过。走过小弄,记者还来不及说句谢谢,她俩就急忙敬个少先队礼,灵动的背影最终消失在悠长的小弄中。

还没来到五(2)班教室,老远却传来了“畲族姑娘美呦,西西西,美在好身段呦,西西西……”的歌声,循着歌声来到了五(3)班的教室,映入眼帘的是在齐整校服的映衬下,摆着一块亮丽的黑板报。黑板的两旁凤凰飞舞,颇具民族风情的板式,粗线条勾勒出“弘扬畲族文化”的主题。用五颜六色描绘着畲族的服饰、风俗习惯,“有客人到门,都先敬茶。”透过这些稚嫩的笔画,仿佛看到一个恭敬谦卑的孩子,一本正经地捧着茶杯,缓缓向我们走来。

站立在教室中间的音乐老师叶萍香,娟秀的脸上洋溢着欢乐。同学们将桌椅拼成一个大大的长方形,围绕在教室四周,为这堂课提供了一个开阔的舞台。叶老师正笑着请来班上的三男三女同学到舞台中间,带领同学对唱一首民歌。这六位同学在来访者的注目下还卸不下羞涩,忍不住拿起手中的歌词,不时挡住涨得通红的小脸,只露出一双清澈的大眼睛。但仍旧按着老师的指导男女两组站在教室的两头,牵着手,摆动着身子,带着全班的同学唱着:“每年三月三,我都要赶过来,品你乌米饭呦,看你花容颜……畲族姑娘美呦,美在心底善……西西西……”越唱越响亮,回荡在校园,久久都没散去。

当记者走过一个接一个的以“畲族民族分布”“畲族传统节日”“畲族礼仪”等为主题的黑板报各教室来到多媒体教室时,蓝翠萍老师正在给班上学生上“畲乡情迷”的校本课。“畲族自称为‘山哈’,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蓝老师话音还没落下,下面的同学便抢着应答:“就是山里客人的意思。”蓝老师笑了笑,继续问学生们畲族的起源。这时,教室开始热闹了起来,但没有一名学生能确切说出。“畲族族谱及民间相传,广东潮州市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其他省畲民都是由凤凰山迁徙而去,凤凰山成了畲族崇拜祖先的圣地。粤、闽、浙、皖、赣等省畲族中有着‘广东路上有祖坟’的传说。始祖原居住深山,以狩猎为生,后不幸被‘山羊’所伤,死于丛林中,葬在广东潮州凤凰山上。妇女的头饰扮成凤凰形式,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始祖。为此,凤凰也成了畲族的图腾。”蓝翠萍老师说着,同时还不忘向同学们展示他们喜闻乐见的各种色彩绚丽的民族图片。

记者联想起来学校之前,一路上遇过很多人家,门口张贴着“有凤来仪”“鸾飞凤舞”“凤凰”等对联,就连学校的校徽、板报上也都少不了凤凰的踪迹。“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三月三’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主要活动是去野外踏青,吃乌饭,以缅怀祖先,也叫‘乌饭节’。乌饭就是用一些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饭染成乌色。”“畲族的民族服饰以头饰的‘凤冠’和‘牛角帽’闻名,服饰的颜色以黑色、蓝色为主。”记者坐在课桌上,同学生一起,了解、学习着畲族文化,感受着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

课后,记者找到蓝翠萍老师,才知道这位刚才带我们领略畲乡风情的老师本就是畲民,就在今年上半年,还凭着自编自导体现当地畲民丰收喜悦的《畲乡禾竿舞》而获得市中小学文艺调研活动的“优秀节目”奖。“我就是赤土花园人,之前只知道自己姓蓝,中考、高考可以加分。”蓝老师笑着,很坦诚地说,“在这儿生活了这么久,在爷爷奶奶身上已经看不出与汉族人的不同之处了。直到2011年,我考到这个学校,才从我们的校本教材中了解到,我生活了十几二十年的地方其实还有很多灿烂多彩的民族文化。我突然为自己的这个姓感到自豪,为自己的民族感到骄傲。当然也认识到保护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据了解,《畲乡禾竿舞》就是蓝翠萍根据自己成长经历,用竹竿代替锄头,将当地人忙碌、艰辛同时无比喜悦的一天劳作搬上舞台。“在排练前,我就告诉同学们,我们手上的竹竿就好比是村民肩上的锄头,我们的舞蹈就是体现劳动的乐趣,丰收的喜悦。舞蹈的高潮,也就是我们不断加快节奏一起打击竹竿的时候,这就正当其时,这时就是代表着村民在日头最烈之时用尽全身力气去收割稻谷之时。”蓝老师这样一说,同学们就表现得更加自然与生活化了。

“日常劳作也是我们畲乡的风情,劳作中的艰辛与喜悦也是一幅流动的风景。”中文系出身的蓝老师不忘补充道。

对,流动的风景,还有这风景中美丽的人。采访结束后,记者脑海中还回荡着“畲族姑娘美呦,美在心底善……西西西……”的美妙节奏。

上一篇:培养学生读懂教材的能力 下一篇:面向国防科技工业开展协同创新的路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