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

时间:2022-09-05 05:06:38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研究

摘 要:幼儿教育作为一种启蒙教育,对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再加上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也正是这种不想“输在起跑线的心理”让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严重地违背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教育规律。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6-0214-02

幼儿园作为儿童早期经历中影响最大的教育环境之一,要为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却愈演愈烈,许多幼儿园将小学的学业提前到幼儿时期进行学习,日常教学活动占据了幼儿的大部分游戏时间,这样不仅加重了幼儿的厌学情绪还严重泯灭了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分析此种现象背后的成因,认识其危害性,制定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还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让其健康全面发展。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是指幼儿在教学实践中被当做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来培养,远远超出了幼儿的接受限度,类似于拔苗助长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日常管理小学化

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好奇多问、富于想象等等这些是每个处于幼儿时期孩子的主要特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也应该是在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后,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符合他们的教育环境,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然而,现在的许多幼儿园都忽视了孩子们的这些天性,将管理小学生的一些日常规范守则实施于幼儿身上,把小孩子们都培养的规规矩矩的,不许乱讲话、乱跑动,那种整齐化、统一化完全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创新限制,培养出来的都是一些老态龙钟的幼儿,这样下去我们还何谈创新,何谈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教学形式小学化

“游戏是正在成长中的幼儿最大的心理需求,幼儿在游戏中编织了假想的世界,却在身心方面实现了真实成长”。日本学者伊藤隆二曾经指出:儿童的本质是游戏,否定游戏或剥夺游戏,就是消解儿童。对于幼儿来讲,游戏是幼儿学习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我国的幼儿教育法规都提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其所接受的课堂形式和学习内容本应是丰富多彩的,但是现在的许多幼儿园却一味地追求学习效率,教学模式成为了小学教育的前奏,课堂教学占用了绝大部分的游戏时间,而讲授的课堂知识又远远超过了幼儿所能接受的限度,这样一来幼儿对知识没有足够的消化时间,幼教形式就完全成为了一种机械的、灌输的填鸭式教学。

(三)课程内容小学化

幼儿园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形式一样都要求具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所以课程安排要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但是许多幼儿园很少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来进行课程的制定,超出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学习能力。大多数幼儿园将英语、数学、拼音、识字等知识性内容强行划人到幼儿园课程教学体系中,并且每节课都在40分钟左右,每天最少4节课,远远超过了原国家教委 《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 “每课时不得超过30分钟,每周不得超过12―17课时”的规定。再加上现在家长盲目的攀比心理导致孩子们不得不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甚至有的完全忽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所以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不仅加重了孩子的学习和思想负担,还扼杀了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

一种社会现象的背后必然有其深刻的原因,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之所以愈演愈烈也必然是多种原因导致的结果。

(一)应试教育体制

在我国,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应该符合其全面性、普及性的性质,不应该带有选拔性质的。然而,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体制模式下,将升学率作为教学重点的趋势不仅没有在教与改革的浪潮中有所改观,反而这种现象更趋于低龄化了。为了提高升学率,幼儿园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不得不对幼儿进行高强度的教育,开设所谓的“加强班”、“特长班”,这完全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应试教育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原因。

(二)家长望子成才心理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幼儿园作为孩子离开家庭之后接受的第一个教育集体组织,家长自然是对其抱有很大的期望,所以家长的需求对幼儿园的办学具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对幼儿教育存在很多的误区,片面的认为玩游戏就是在耽误孩子的前途,对孩子的未来不负责任,而一味地觉得教育内容越多越好,要求对幼儿施以识字、算术以及特殊技能的学习和训练。此外,家长总是打着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的旗号,全然不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是要求孩子们要学习什么绘画、舞蹈、钢琴等等。这样,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幼儿园不得不以教育内容以那些复杂的识字、算术为主和各种种类繁多的特长教学。这种迫切希望孩子成才的迫切心理无疑推动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发生。

(三)幼儿园自身发展竞争激烈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幼儿园的办学越来越呈现出市场化、多元化的趋势。由于国家政策提倡鼓励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再加上为了满足不同经济层次家长送子女入园的需求,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开始办园。许多非法个体幼儿园单纯的以营利为目的,其无论是基础教学设备、活动场地、幼儿玩具还是师资力量等方面都要比正规的幼儿园差很多。但这些幼儿园的收费往往都比正规的民办幼儿园低,他们不能开展正常的以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教学活动,而仅仅是一些简单的算术、识字等等课程为主。这一做法正好迎合了家长那种望子成龙的心理,导致那些有正规办学条件的幼儿园在人力、无力、财力等方面造成了闲置。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满足家长的需求增加生源,那些正规的幼儿园也不得不将本来正规的幼儿教育改为小学教育,久而久之,幼儿教育就陷入了“小学化”的恶性循环中。

(四)小学招生标准的片面性

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因为幼小衔接失衡。相当一部分小学在招生时关注的不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而仅仅是以识字多少、算数能力等来评价学生的优与差,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幼儿园不得不增强学生的知识技能的训练。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及对策

幼儿教育小学化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不仅在心理方面会造成孩子的厌学、畏惧心理,在身体健康方面由于孩子们长期缺乏活动,会严重影响小孩们的身体健康成长。而且从长远来看,单纯的重视智育发展而忽视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无疑埋下了“祸根”,只注重智商而忽视情商的培养这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无疑是行不通的。所以,能否解决好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不仅关乎着儿童个体的发展,而且牵系着我国今后无数多创新人才的培养,乃至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必须在分析其背后原因,认清其危害性后,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改善此种现象愈演愈烈的趋势。

(一)改革中小学单一的入学选拔制度

我们从上面的原因分析中不难看到,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小学入学选拔制度的单一性所影响。为了让幼儿园摆脱小学预备班的命运,我们必须加强中小学教育的改革力度,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入学选拔标准,严禁组织各种入学考试,彻底贯彻就近入学,加快中小学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速度,淡化考试竞争的压力,重视幼儿的全面发展,降低“应试教育”向幼儿教育的扩散。

(二)加强家长正确幼教理念的培养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很大程度上是受家长幼教理念的牵制所形成。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家长教育理念的培养,让家长能够明白什么样的幼教形式才是科学的,才是真正对孩子有利的,淡化家长的那种功利心理,培养真正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理念。与幼儿园达到幼儿教育的共识,使得幼儿教育能真正健康发展。

(三)重视幼儿教师素质的培养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很大一部分责任是因为幼儿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的原因造成的。因此,作为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改变其教育思想尤为重要。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很有必要对教师的教育思想进行培训和宣传指导,让其明白相比于知识来说,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才是最重要的。这样教师在教师的实践过程中才能真正从孩子的立场出发,让孩子真正的有一个快乐的学前教育生活。

(四)完善幼儿园办学的监督机制

首先,要健全幼教监督机制。发挥幼儿监督机构的作用,严格按照《纲要》所规定的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及时进行抽查发现存在“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并给予相应处理。此外,还要严把办园质量关,提高个体幼儿园的整体水平,对那些不符合标准的幼儿园要进行严格清除,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全面防范因不规范幼儿园“小学化”教育而导致的生源恶性竞争,为正规的幼儿园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政策和制度保障。

总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幼儿教育小学化都是不正确的,而且其危害性极大。要使得幼儿教育正常化,就必须坚持“幼儿教育以游戏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开发智力,体味学习的快乐,在保育教育并重的基础上,充分的使得儿童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培养。学前教育阶段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开始时期,这对于个体的未来,国家的未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的人才竞争实力都起着不可忽视的奠基作用。所以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这种违反教育规律,严重损害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行为,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但是,这种现象的发生不是单方面原因造成的还需要我们协调推进,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去彻底根治它。

参考文献:

[1]王小英.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教学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52.

[2][日]伊藤隆二.儿童与游戏[M].日本:日本文化科学社,1987:2.

[3]朱敬红.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园:教育科研,2011(15):81,82.

[4]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66,167.

[5]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3):42.

[6]胡睿,赵凤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认识与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158.

[7]周小青.探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11(23):39.

上一篇:试论唐三彩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下一篇:“基础―实践―创新―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