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考核改革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05 04:22:39

高职高专英语考核改革策略研究

【摘要】高职高专英语考核中存在较多问题,认识并解决这些问题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在考核中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将更好地发挥考核的积极作用,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育质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考核 改革策略

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要达到“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目标。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英语不是为了学术交流或者科学研究,英语对他们来说只是一种工具,只要能够满足普通的日常交际和简单的涉外业务工作就足够了。因此,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特别关注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学以致用。在英语学习中,考核是对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师教学状况的直接反馈,在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要发挥考核的积极作用,应该运用测试学的相关理论,适应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优化高职高专英语考核模式,使考核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学习进度,并从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语法解释、语篇翻译为主的教学方法,即使有些学校改进了教学设施,安置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教学方法的改进程度依然不高。课程考核更是延续长久以来的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考核方式。具体来讲,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局限。现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普遍采用期末笔试的考核方式,内容涵盖本学期所学的课文知识,题型包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翻译、写作等传统项目,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整个学期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考核内容的局限,考核方式的单一无法真正反映出学生英语学习的真正效果,以及学生在整个学期中实现的进步状况。

2.缺乏过程性考核,无法体现学习中的进步。终结性考核无法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和取得的进步,它只能整齐划一的用统一标准来划分学生等级,这对于很多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是严重的障碍。有的同学基础很差,但是经过刻苦努力,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但横向比较来看,依然排在多数同学后面,对于这样的同学,终结性评价可能会坑苦了他。他可能会认为无论自己多么努力,也不可能超过其他同学,那么他可能就会从此自暴自弃,放弃了对自己的要求,成绩将越来越差。

3.评价主客体之间交流太少,考核结果缺乏人情味。终结性考核中的一张试卷决定了学生一个学期的命运,是及格还是不及格,好像命运是多么地残酷。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学生考试之前突击复习,甚至铤而走险,参与作弊的重要原因。终结性评价结果太残酷,没有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人情味淡漠。学生英语基础是有差异的,个体努力程度也是不同的,仅仅以一张试卷决定学生的命运,确实是有失公允。

二、高职高专英语考核改革策略

1.注重过程管理,引入形成性评价。高职高专学生自我管理意识薄弱,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帮他们做好日常学习的管理,这就有必要在考核中引入形成性评价机制。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学生行为表现为主要参照的评价模式,简单来讲,相当于因材施教。形成性评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能够即时地获取结果并反馈信息,能够让教师和学生看到学习中的点滴进步。采用形成性评价,要实现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多样化。具体来讲,形成性评价中应该根据学生个体的基础差异、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设计评价标准,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因人而问,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都有机会表现自己,从而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形成性评价方式也应该多种多样,不一定非得是严肃地笔答或者师生对答。

2.注重综合能力考查,改革考核内容。高职高专英语要培养学生真正使用英语的能力,就应该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敢听,敢说。在教学中应该循序渐进地增加听力和口语教学内容,由易到难,慢慢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在考核中也应该增加听说能力的考查,以考促学,使学生逐渐能够听懂,并能够勇敢地张嘴去说。

3.因材施教,考核也可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也是学生们梦寐以求的教学方式。高职高专由于学科专业广泛,开展英语教学更应该因专业而异,甚至因班级而异,因人而异。英语教师对学生个体情况了解比较清楚,因此在课程考核中应该有针对性地设置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标准。通过这样因人而异的教学活动,每个学生都能或多或少的领会到、学习到一些知识,而且由于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都是不同的,学生更能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特殊关怀,从而感受到英语学习中的人情味,提升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三、结论

语言学习的考核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师十分困惑的一个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针对考核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很多学者也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尝试,路漫漫其修远兮,这是一条充满了坎坷的荆棘之路,会有困难、会有疑惑、会有阻碍,但英语教师不会放弃,一定会不断探索,不懈努力,为提高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水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勇.高校公共英语教学评价的改进策略[J].华夏地理.2014.

*本文为长春工程学院2015年教研课题“高职高专英语学习成果考核方式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勇,男,(1982-),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上一篇:高职英语教学中激发与培养学生学习动机的措施 下一篇: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