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拓宽改建设计方案

时间:2022-09-05 04:12:43

公路桥梁拓宽改建设计方案

1概述

某二级公路现状路基顶宽为12m,断面组成为:1.5m(土路肩)+9.0m(车行道)+1.5m(土路肩),车行道为水泥混凝土路面,因路面狭窄,机动车道受沿线非机动车干扰较大,道路通行能力较低,需对其进行拓宽改建,结合用地条件并经多方案比选后,最终确定的改建方案为单侧拼宽7m,同时将路面改为沥青混凝土路面,以提高其服务功能,拓宽改建后仍维持原二级公路技术标准。

2桥梁现状

本工程范围内共有8座现状桥梁,根据跨径布置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即单跨桥和多跨桥,上部结构均为预制板梁,梁长共有3种,即8m,12m和16m,其中8m板梁高52cm,12m板梁高52cm,16m板梁高75cm。单跨桥的桥台均为重力式并采用扩大基础;多跨桥墩为墙式墩,桥台为排架式,基础均为30cm×35cm预制打入方桩。

3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二级公路,计算车速:80km/h;2)设计荷载:公路—Ⅱ级;3)新建桥梁结构工程的设计基准期为100年;4)桥梁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为三级,结构重要性系数取为0.9;5)抗震设计:工程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设防类别为C类,抗震设防措施等级对应的地震烈度为6度;6)桥梁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环境类别为Ⅰ类(一般环境);环境作用等级按照Ⅰ-B~Ⅰ-C类控制。

4老桥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根据总体设计方案,本工程采用单侧加宽7m的方式对老路(桥)进行改建,根据现场踏勘,除少数板梁有较严重病害,如梁底裂缝超限、混凝土脱落、钢筋锈蚀和外露等,绝大部分板梁的使用状态良好,基本无可见裂缝等病害。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桥梁设计原则,改建工程应首先考虑老桥的利用问题,以下就老桥的上、下部结构及基础的利用问题分别进行论述:上部结构:根据收集到的竣工图资料,采用平面杆系有限元程序对上部结构8m,12m,16m板梁进行了验算,计算取用的汽车荷载横向分布系数按照铰接板梁法的计算,为满足调整路拱的需要而在现状板梁上加铺10.5cm钢筋混凝土铺装作为恒载考虑。计算结果表明,主梁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裂缝宽度、挠度,承载能力状态下的强度均满足使用要求。下部结构:按照现行规范对桥台和桥墩进行验算,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基础:根据收集到的地质勘察资料,对重力式桥台扩大基础和桩基础分别进行了验算。对于重力式桥台的扩大基础,根据JTG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第3.3.6条,经过多年压实未遭破坏的旧桥基,地基承载力容许值可乘以抗力系数1.5,据此,虽然为调路拱增加了桥面铺装的厚度,导致改建后桩顶反力有所增加,但地基承载力仍能够满足设计要求且留有一定的富余。另外,按照最不利工况对单桩承载力进行了验算,因当初设计时留有一定的富余,验算结果亦满足设计拼建后的单桩承载力要求。综上所述,现状老桥的上、下部结构及基础均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5老桥拓宽改建方案

5.1上部结构及桥面铺装

老桥拼宽改建时上部结构的主要连接方式如表1所示。本工程的上部结构均为预制板梁,为提高行车舒适性并减少后期养护的工作量,推荐采用“铰接”的连接方式。根据总体设计方案,本桥为单侧拼宽7m,新的道路中心线与原道路中心线不重合(南移约3.5m),而拼宽后的路面仍为双面坡,因此需要对原桥面铺装进行加罩处理,考虑到原铺装层已存在病害,本次考虑将其凿除后再重新加罩处理,加罩后的最大铺装厚度由原设计的8cm增加为18.5cm(局部)。另外,为在尽量少增加桥梁恒载的前提下,为提高行车舒适性及桥面防水性能,提高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在新加罩的钢筋混凝土桥面铺装上铺设7mm薄层环氧抗滑层铺装。改建后的桥面铺装示意图见图1。

5.2下部结构

为使下部结构受力明确,同时尽量减少拼建桥对老桥的影响,拼建桥和老桥之间不连接。具体做法为:凿除南侧边梁上的栏杆,拆除边梁并更换为中梁,凿除原边梁悬臂投影面内的盖梁(或台帽),与拼建的盖梁(或台帽)之间设置2cm变形缝,详见图2,图3。

5.3基础

根据调查,本工程范围内的现状老桥已经运营近20年,沉降已经基本稳定,为避免新、老结构间因差异沉降而导致路面开裂,必须采取措施降低新结构的绝对沉降值,显而易见,采用桩基础可以有效减小桥梁的绝对沉降,另外考虑到预制打入桩施工时难免对老桥结构产生不良影响(如沉降等),因此推荐采用钻孔灌注桩,同时为更大程度地减少拼建桥的后期沉降,钻孔灌注桩均采用桩底后压浆工艺。

5.4减少差异沉降的措施

如前所述,控制新、老结构间的差异沉降是桥梁拼建工程的重要一环,因老桥已经运营多年,沉降已基本完成,因此控制差异沉降实际上主要是控制新建桥的绝对沉降,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拟采用以下措施:1)后压浆:钻孔桩进行后压浆工艺,减少基桩工后沉降;2)后浇带:新桥板梁架设完毕后,桥面铺装暂时不与老桥连接,新老桥之间预留50cm左右后浇带;3)预加载:新桥进行压载,压载过程中不断观测沉降值,当一个月的总沉降量不超过2mm时浇筑桥面铺装后浇带,后浇带采用微膨混凝土,防止桥面出现收缩裂缝。

6结语

本工程为老路(桥)拓宽改建工程,为减少投资,充分利用了老桥结构,通过精细化设计,新、老结构间采用上部结构铰接,下部结构不连接的方案,并采取了桩基后压浆、桥面铺装预留后浇带、对新结构预加载等措施,极大地减小了新建桥梁对老桥的影响,目前该项目已经竣工通车,运营状况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作者:曹东 池俊 单位:陕西西咸新区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青浦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上一篇:医疗系统设计方案分析 下一篇:新农村建筑景观规划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