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施工中卫生间渗漏问题

时间:2022-09-05 11:55:15

如何解决施工中卫生间渗漏问题

【摘要】:卫生间渗漏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如何防治渗漏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质量控制重点,笔者在多年的施工管理中总结了一点经验加以阐述。

【关键词】:卫生间渗漏施工 质量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在建筑过程中,卫生间渗漏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通病,特别是对已交付使用的建筑物,如果出现渗漏,将会影响其使用功能,用户十分反感,并给维修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所以防治渗漏是施工过程中的一个质量控制重点。

一般主干管漏水现象很少见,通常出现在大小便器、地漏、下水管穿越楼板四周等处,目前建筑施工队伍的多数操作工,缺乏专业训练,造成施工质量低劣,导致渗漏。其主要表现在:1)安装管道质量低劣,导致排水承接插口、给水丝接口处产生渗漏。2)楼地面管道孔定位不准确进行改孔,导致乱凿孔。3)泛水收头不严密,套管环隙未填塞,套管低等造成立管四周渗漏。4)标高控制不准,不能按设计要求正确找坡。5)找平层未按规范要求施工,出现粗糙的高低不平,或因找平层没有干燥,致防水层产生空鼓,降低防水效果,造成渗漏。6)防水层成品没有很好保护,造成破坏,又未能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针对以上情况,为了消除卫生间渗漏质量通病,应采取以下相应措施:

1严把材料使用关

1.1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选用合格的给排水管和配件。杜绝使用不合格材料。对到现场的材料质量、规格、型号、材质进行逐项检查,并记录进场使用时间、位置,以便一旦发生问题,及时找出原因。

1.2根据设计要求,选用具有“建筑工程防水材料使用证书”的防水材料,并具有近期“技术性能检测报告”和该批产品的合格证。对产品要有施工操作规程。

1.3根据卫生间尺寸的大小,选用合适规格的地面装饰材料,以利室内坡度、地漏等节点的出理。

2严格施工质量管理

2.1施工准备阶段。首先应该选择专业化施工队伍,按标准化工艺各种流程进行施工。

1)认真熟悉和和审查施工图,真正掌握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凡图纸中防水细部构造不祥或难以保证施工质量的,应及时提出修改变更意见。2)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卫生间楼地面、墙面防水施工技术交底文件”,同时制定卫生间区域的施工工艺流程详图,使这些文件成为现场操作性强、指导性强的施工文件。3)加强施工管理人员业务学习,认识治理卫生间渗漏问题的重要性,并对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持证上岗。

2.2施工阶段。

1)施工技术人员依据技术交底文件,对阴阳角,管子根部、地漏处、坡度等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增补处理措施,向施工人员详细交底,并进行样板施工,及时补充、完善技术交底方案。2)严格按工艺流程标准进行施工,加强工序检查,每道工序完成后,都必须经过自检、互检,工序质量交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3)档确因某些因素需要重新凿孔,破坏已完成细部构造时,要做好现场记录,作为质量控制、验收的重点,并采取补救措施,防止留下隐患。4)做好管道口的成品保护工作,使之成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减少因人为的堵塞、损坏而返工破坏已完防水构造的事件发生。5)在卫生间防水层做完后,进行24小时以上的蓄水试验,最浅处的蓄水深度要大于20,并做好详细记录,若发现渗漏现象,要及时处理,处理完毕再进行蓄水试验,达到无任何渗漏现象后,再进行24小时的蓄水试验,如无渗漏现象,方能验收认可。

3加强使用阶段管理。

1)工程交工后,应把卫生间使用须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户,使用户能够正确的使用卫生间。2)用户在对卫生间进行装修或改造时,应按管理条例签订保证书,交付保险金。承诺不对房屋承重结构、卫生间防水节点等进行变动、破坏、违者按有关法规处理。3)在卫生间装修过程中,应有物业管理部门技术人员或由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并做好记录。如发现违章情况,提出处理意见,使其及时改正不正确的装饰行为。4)装修或改装完毕后,物业管理部门或施工单位应及时组织验收,并对卫生做蓄水试验,试验是否渗漏。5)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渗漏,应组织有关方面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勘探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签署签订报告,分清责任,及时修理。

上一篇:浅析屋顶防水施工技术的管理与发展创新 下一篇:浅析输电线路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