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高”楼

时间:2022-09-05 11:21:30

莽莽周原耕耘地,巍巍高岗出此楼。

踏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农”)北校区,不经意间,就和他扑面而遇……

他就是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三号教学楼,也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他没有动听的名字,不像博雅塔那么温文,不像清华园那么灵秀,不像岳麓、东华那么敦厚,仅以数字代称,仿佛一不小心就湮没在其他楼宇里。殊不知,对于每个西农人来说,他始终长久地占据心间,不愿离去……

他是有显赫出身的。民国元老于右任亲勘校址,爱国将领杨虎城手书奠基,民国委员戴季陶亲题“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34年,在众人的见证下,他荣耀奠基。建楼是艰辛的,当时建楼的门窗材料从上海用火车只能运达兴平,是师生们用马车从兴平再运至学校。一年后,一栋主体三层,塔楼四层,整体七层的建筑拔地而起,在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上雄伟峻拔,卓然超群。据说当时整个西安城内尚无七层高的建筑,可谓“西北第一高楼”。乘火车至数十里外仍可见其雄姿,可谓“佳气接终南,百代宏图奠胜基;晴光临渭水,千间广厦育英贤”。三号教学楼的第六层为钟室,每到整点,庄严的钟声传遍校园,夜深人静时可达数里之遥。彼时的三号教学楼是那么英姿勃发、踌躇志满。

他也曾血泪浸染。1940年,日军的轰炸机曾在他的头顶盘旋,流弹、炸药也曾散落在他的肩头,西北角楼在蹂躏中损毁严重,弹痕斑斑。光阴似水,他衰败得苔痕满地,墙壁斑驳。然而西农人没有任其老去,几经翻修,他又在人们的期许里重焕光辉,再现新颜,古朴的外表下跳动着崭新的脉搏。

历经八十年的风雨沧桑,三号教学楼俨然在时间长河中修炼成了一个宁静安详的智者,以博大的胸怀包容着在教室里孜孜求学的学子们。清晨,他与校园里啁啾的鸟儿们一同醒来,从气定神闲的教师到急三火四的学子,人们都在往一个方向走去,楼道内木地板的“吱吱”声像是三号教学楼的欣慰回应,又像是他在问候“来了啊,来了”。白日里,每个教室中都别有一番景象,既有高等数学的经典推理,又有字正腔圆的英文朗诵,理风文乐,激浊扬清……每个传道者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便是文明薪火相传的洪钟大吕。夜幕降临,三号教学楼在林木掩映下显得格外幽谧,但每个窗口透出来的灯光又仿佛在告诉人们,夜晚的他并不孤独。记得有人形容北大的未名湖“浅湖只孕一顷水,百万状元未汲干”,那古朴的三号教学楼便是“高楼仅有千砖瓦,化作基石固子心”。

在三号教学楼的周围,栽种着枇杷、松柏、玉兰、芍药……即使是寒冷的冬日,这里也是芳草萋萋,秀木葱葱,更不必说春日的花团锦簇和夏日的浓浓绿荫了。蝉鸣时节,总有穿着中山装的男生和穿着靛青上装、黑色裙子的女生在楼前毕业留影,时光仿佛回到了八十年前,一切从未改变。然而八十年的深厚积淀已深深地留在这片土地上,以“诚朴”作魂,将“勇毅”为骨,成为每个西农人身体的一部分,你可以轻易离开,但很难将其从生命中抹去。就是携着这样的魂魄风骨,西农涌现了无数的园艺学家、育种家、昆虫学家、水利专家,将生命的种子播撒向更广阔的土地。

走出校园,再次回首,最后盈满视线的依然是那三号教学楼。此楼无名,却像国画留白一般欲说还休,仿佛希冀你载誉而回,又似乎无欲无求,劝你心安即是归处。大学之大,既在大师,也在这些悄然给予我们博大心灵的楼宇中……

高校名片

本期嘉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属性头衔:教育部直属高校

出生年份:1934年

现居住地:陕西杨凌

精神内涵:诚朴勇毅

擅长学科: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上一篇:110kV东坡站主变经济运行分析 下一篇:对企业实施六个标准管理体系整合的研究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