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定海与沈家门

时间:2022-09-05 11:11:05

金沙与大浪并没有消耗尽我的体力,恰恰相反,大海似乎在向我的身体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我对舟山有了更多的渴求,驱使着我走到它的更深处。

虽然是夏天,但是沈家门和定海渔港的海风却总能带来一丝凉意。

沈家门似乎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渔港之一,事实上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也的确如此。无论是否处在休渔期,在这里总能见到连片的渔船,一艘与一艘尽可能紧挨着。每一艘渔船上都树立着红色的旗帜,在海风中向着同一个方向飘扬着。

渔港海岸上是整齐划一的大排档,前门朝着停满了大巴车的热闹的滨港路,后门有一条木栈道,品尝完海鲜的游人在这里支起了一个又一个三脚架,把他们的镜头对准视线可及的每一处景色。

每个晴天,夕阳西下的时候,也是这里快门声此起彼伏最频繁的时候。无论你有什么样的镜头,装上什么样的滤镜,也许都无法穷尽描绘展现在眼前的这幅景象——斜阳金黄色的光芒越过海面上小岛的脊梁,先落到了波澜微兴的海面上,留下一串串粼粼的足迹,而后又攀上了渔船的身子,把白色的船壳染成金色,把蓝色的船舱染成深绿。阳光赋予了沈家门渔港一种更加绚烂的风情,与海洋的气味和海浪拍击的声音一道,把所有关于大海和港湾的印象深刻烙贴在了我的心中。

定海的港口,又是另外一番模样。在这里,被漆成绿色的渔船,马达轰鸣,在舟山本岛和周边的许多小岛之间忙碌地穿梭着。这里除了有公营的渡轮外,数十艘营运性的渔船显然更满足了人们出海的需求。

走进码头,穿过铁浮桥,我来到了趸船上。这里已经等候了几拨人——皮肤黝黑、脸上刻满了皱纹的,想必是本地的渔民或工匠;拎着公文包、西装革履的,大概是在某座岛屿上有工厂产业;几位年轻的上海女孩统一穿着长裙,打算趁天未暗要到海上去兜风……还有许多人,在这并不大的趸船上,舟山本地话、上海话、标准的京片子,在趸船与渔船之间黑色的轮胎上来回穿梭、交换,待谈妥了价格,凑齐了船家满意的人数,这船便解下了缆绳,吐着柴油机的黑烟,驶离港湾。

无论是渔港或是码头,在舟山的许多地方,这样的景色都不罕见。只是人们约定俗成地喜欢到热闹的地方,哪怕这里也许规划的味道更浓一些,哪怕这里也许是人云亦云的去处罢了,但总的来说,都不会失望,都能觅得自己喜欢的气息和视野。

舟山的城镇也是如此。走在定海与走在沈家门,如果不是穿行的公交车提醒,很难分辨出我究竟身在何处。然而定海与沈家门又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的关系,恰恰相反,如果仔细观察,定海的味道大概更老一些,更市井一些,沈家门则渐渐孕育出一种浪漫的感觉。

这也难怪,定海毕竟是老城。早在鸦片战争时代,定海已经是海防的要塞。虽然古城遗留下的痕迹,不过只有西大街、东大街几处,但前哨炮台却历经修缮而保存至今。在定海客运中心旁不足百米的竹山公园,山坡上至今还保留着鸦片战争纪念公园,有瞭望台可以俯瞰整个海港,监视船只进出,有一座座青冢,安葬着在170年前血战牺牲的清军官兵。

上一篇:素雅与妍丽的交织 下一篇:“熄灭”的洋火